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2024-07-04 17:57:19 - 哈尔滨新闻网

小时候参加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他被神秘的太空深深吸引,受高中校友、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事迹感染,他立志向航天事业靠拢。他以中国航天第一校为目标,如愿在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逐梦星辰,专业第一、国赛大奖、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健身达人……航天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铭凯的潜力在哈工大实现“大开发”。今天,一起走近他的故事。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一路追星,在哈工大找到方向”

“起跑时落后,就必须逆袭。”大一时在航天与自动化大类排一二百名,李铭凯对成绩并不满意,“学院的学业帮辅活动让我开窍了。”帮辅配对、知识点总结、模拟考试等过程让李铭凯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把书先读厚再读薄,上课时把知识点总结在纸上,作为附页一样插在书里,复习的时候抽出来,再总结一份一二十页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它更重点、更核心,让知识得到升华,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每门课学习思路不同,有的课程我会先从整体去看,有的从局部开始看,有的课程有核心章节,前面是为核心章节做铺垫,后面是基于核心章节的应用。”大三结束时,李铭凯累计39门课90分以上,2门考试课获得满分,17门课成绩位列教学班第一,学分成绩专业第一,李铭凯一边打基础一边寻找专业方向。大一时他也因方向不定而苦恼,“我选了新生研讨课,学习了丰富的科技前沿知识,还跟随老师进实验室感受专业知识,航天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了,我更喜欢力学和材料,后来又了解到复材所师资实力雄厚,有四位院士和一百多位教师,我就认准了方向。”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科创是我学习的延伸和生活的补充”

大赛大奖很遥远?李铭凯主打一个主动出击。“勤找老师、主动进实验室、抓住比赛契机。”大二上学期确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后,李铭凯主动找到复材所刘远鹏老师,进行电池方向的研究。“东北比较寒冷,电池低温环境使用的研究很有意义。”李铭凯和学长组队打比赛,暑假提前回校跟着学长完成项目。李铭凯参与的“基于甲酸异丁酯的极寒电池设计”项目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第一次成功让李铭凯意犹未尽。“科创是我学习的延伸和生活的补充,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体的应用,让我想法多了、脑子活了。”

大二下学期李铭凯作为队长组队参加了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获得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还想做一些没做过、没尝试的事情,学校既然有平台我为什么不去试呢?”李铭凯在科创的道路上停不下来了,今年4月,李铭凯得知小伙伴想设计一款AR智能潜水面镜,潜水时随时能看深度、氧气、心率,两人一拍即合组了队并通过选拔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今年5月,李铭凯参加了“AIforFuture”创意创新大赛,“学校提供的平台把大家聚到一起,我们在会场自由组队、自由讨论,我把已有的想法提出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形式是我以前没见过的。”李铭凯路演后,两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小伙伴也加入他们研制的智能潜水面镜。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一个人不能总学习”

李铭凯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给时光以生命”是他的座右铭。“一个人不能总学习,否则效率会降低,少看手机和电子产品,拒绝游戏,把有限的时间完全利用起来,让自己足够精彩。”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他参与举办了航天嘉年华、传统文化大会等一系列学校、学院活动。

服务、创新、发展是李铭凯做学生工作的自我要求,“搭建学校和同学的桥梁,服务好同学,创新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优化组织构架、培养骨干力量实现更好发展,三年下来我沟通能力强了,条理更清晰了。”李铭凯还在学业帮辅中担任讲师,“以前我受到帮助提升了成绩,现在我也要帮助别人。”

7:00起床,23:00睡觉,规律作息,“健”入佳境。李铭凯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中午是铁打不动的健身时刻,健身、乒乓球、羽毛球……李铭凯玩遍了学校的运动场馆。“学校刚刚实现100块羽毛球场地,新场地简直是大大的福利!”

“三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我常常以‘吾日三省吾身’问自己,是不是规格严格了,功夫有没有到家?我想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未来我将以‘力’为基,创‘材’之新,深耕复合材料领域,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由培远哈尔滨日报记者纪天伟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原标题:专业第一、国赛大奖……他在哈工大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