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地下空间产业链引领者和支撑者——专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

2024-07-04 19:23:53 - 瞭望东方周刊

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我国地下空间产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因此,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跟进新技术新发展成果运用,推进地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应用。

​当好地下空间产业链引领者和支撑者——专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

近期,“第四国土——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该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共同主办,主题为“开拓新质生产力未来空间”。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前瞻部署未来空间等六大新赛道。“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未来空间赛道的重要板块。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我们要当好地下空间产业链前端技术引领者和后端创新支撑者。”

​当好地下空间产业链引领者和支撑者——专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

培育新质生产力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是中央地质勘查单位,肩负着提高地质资源保障能力的重任。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易荣:新时代新征程,在总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智慧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质、环境治理等新兴产业,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履行国家资源安全守护者的职责使命。

回顾过去,我们积极投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工程勘查和岩土施工产业,先后完成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奥运场馆“鸟巢”、雄安新区等多个深大地下工程,为城市现代化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地下基础”。

进入21世纪,我们依托地质地学科技创新优势,在地下空间岩土施工、地下市政智慧管理及城市病害体防治等领域不断拓展延伸,建立了体系较为完善、理念与科技创新较为领先的地下空间产业体系。

新时代以来,我们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开展理论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2023年,出版了《第四国土——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专著,并提出了“总体规划引领,地质调查先行”的开发理念。2024年,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指数研究”,并和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与案例研究”。

二是进行了较充足的组织准备。成立了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与中国地震局所属防灾科技学院联合组建了“城市安全与地下空间研究院”,围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空间安全与风险评估等领域,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确权登记”等系列关键技术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旨在为各级政府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智库支持。

三是构建了产业标准体系。牵头12家中央企业、3家高校、14家科研机构编写城市地下空间系列技术标准,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体系。

《瞭望东方周刊》: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地下空间如何发挥作用?

易荣:首先,地下空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场景。

地下空间开发潜力巨大,能够解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土地供需矛盾,提升城市空间效率和品质,把城市交通、污水处理厂、商场等设施建于地下,可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立体化拓展,打开城市发展新维度。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地下空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育发展新型地下空间应用场景,如深隧、地下快速路、地下物流及储存空间,能够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开拓新质生产力未来空间提供了强大动能。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老旧城区深部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可有效挖潜存量,更新土地利用效率和开发价值,整合和优化高密度城区的存量空间结构,解决交通拥堵的同时带动商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可为新质生产力生成提供强大动能。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地质地学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产业链。

发挥引领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产业链”这一概念。矿产资源研究院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直属的重要研究机构,专注于矿产资源的研究、勘查、评价与开发。以你的视角,在该产业链中,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将如何发挥作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易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链包含地质调查、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管理运营等五个环节。

在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化地质探测以及地质大数据融合应用方面,我们拥有多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因此,我们要做好地下空间全产业链前端技术引领者和后端创新支撑者。

地下空间资源存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不透明的,也是不可逆的,一旦开发建设很难恢复到原有状态。因此,我们一直倡导“总体规划引领、地质调查先行”的开发理念,强调地下空间开发必须以地质地学的前沿技术应用为主导。

此外,我国地下空间产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因此,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跟进新技术新发展成果运用,推进地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应用。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产业链中端各环节的协作,打通政、产、学、研关键节点,促进地下空间产业协同发展,激活地下空间要素资源,增强经济活力及经济效率。

《瞭望东方周刊》:下一步,围绕新质生产力未来空间的发展,矿产资源研究院作为智囊团和研究主力,对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该领域的规划布局,有何考虑?

易荣:经过多年积淀,矿产资源研究院已形成地质勘查与地质科研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在未来空间领域的开发利用上,可充分配合、支持总局推动相关工作,发挥所长。

首先,我们将立足地质行业特色,担当使命职责,努力服务国家城市安全、城市更新、深地探测等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同时,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能力。

此外,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促进各方力量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紧密合作,促进地下空间产业协同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共同推进未来空间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