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2023-08-04 09:30:42 - 重庆晚报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鹅岭的桐轩石室据说夏季很凉快,近日,重庆晚报-厢遇记者经多方打探找到了桐轩石室,遗憾的是石室正封闭维修中,只好改道,打卡了历经百年风雨,风景依然美丽的石绳桥。有什么奇遇呢?且看重庆晚报-厢遇记者一一道来!

绳桥卧波雅名漪玕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石绳桥,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内,建于清宣统年(1909~1911)。

据附近碑文和民国《巴县志》记载,百年前,信奉“生而好礼”的“礼园”园主李耀庭(清末首届重庆总商会总理),他的两个儿子为了给父亲养老,在鹅岭修了私家花园,便是礼园。

据悉,李耀庭的儿子李龢阳(李和阳)是个建筑设计师,参考了很多江南园林设计,亲自设计石绳桥,反复调整9次才满意,成了我们如今可以看到的绝美模样。

此桥原名漪玕桥。漪(yī)指水波,玕(gān)指像珠子一样的美石。此名虽雅,奈何大部分民众不认识,因桥栏像两股大绳,民众便直观地将此桥称为“绳桥”,久而久之,“石绳桥”成了正名,被沿用至今。

石绳桥下有人工湖,湖如靴形,依岩开凿。传说开凿后的石材,一部分建了石绳桥,一部分搭了石室桐轩。

百年前,湖的名字是“红荷湖”,想必湖中有种红色荷花,夏季到此,甚是美丽。如今,湖中没有红色荷花,却有红色游鱼,又因石绳桥旁有上百年的榕树,虬根盘结,苍翠欲滴,更名为“榕湖”,美如江南。

偶遇老人拳拳之心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张爷爷主动给桥上的游客拍合影

在石绳桥上,重庆晚报-厢遇记者看到游客纷至沓来,有家庭组团来的,有情侣牵手来的,有位老人,步履蹒跚,亦上了石桥。

他热情地和正在休息的重庆晚报-厢遇记者打招呼:“你从哪里来?晓得这座桥的历史不?需要我给你讲一下不?”

于是,这位自称住在解放碑、年已古稀的张爷爷乐呵呵讲起了他和石绳桥的点滴缘分:大约在60年前,老师带着还是小学生的他和同学们,就到过石绳桥玩。那时春游或者秋游,经常来。小小的他,就喜欢在桥上蹦来跑去。长大了,他就喜欢自己骑着摩托车,一个人去全国各地旅游,但已经三十年没有来石绳桥。

为何突然想来看看?张爷爷说:“重庆近年的旅游发展很快,好多游客来。这石桥,历史上好多名人来过,年轻人不懂,可得好好保护。我就是想来看看这个老朋友,有没有不懂事的年轻人捣蛋,不爱护它。好在,出来旅游的游客素质高,都很不错。”

石绳之美源于上古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重庆作为桥都,这样古朴的小桥,可能绝无仅有吧?为何设计成绳纹,似乎不是很霸气的样子?

对渝中区文脉流传比较了解的胡征老师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冯庆豪老师曾调查过此桥,写文(《礼园》节选)如下:

双孔石拱桥,拱券是采用纵联砌置法筑成的,各拱顶的中部悬一奇形的钟乳石。拱下方,修有五角形分水金刚墙。桥面铺垫石板,形成中间高两端低,如起伏的波浪。桥栏上部的栏杆为圆形,面上刻粗绳纹,故称“绳桥”。

该桥系李耀庭之子为父精心设计并督造而成的。据传,施工中,曾来回9次返工,方告完成。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赵熙(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曾为漪玕桥题诗:竹寒沙碧浣花溪,此地依然万竹低。虎落绿阴晴更润,鱼窠(kē)红藕夏初齐……

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甘信荣:

据提供的部分照片看,石室和石绳桥的石材是不是同一种,不确定。

石绳的取材为本地沙石,远看似整体,近看有缝隙,是多条石头组合一起来的,在受力的石墩上接头,新建的时候,都用这样的方法制作。

(记者数了一下,确实如此,一“石绳”有9块石头组合,另一条有10块。)

资深收藏鉴赏家张慧::

绳纹看似简单,实际需要极其高超的工艺,难度可以说是最难弄的一类。在工具匮乏的年代,要完成所有纹饰的连贯和统一,没有几十年功力是不可能把握好的。因为线条接续要设计和控制好,在微观和整体上要完美一致,而且要一次成型,绝无后期修整。可以想象,没有现代电动工具,都是纯手工,设计之巧,匠心独运,绳纹之古拙,线条之流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中国民俗学会原理事余云华:

上古结绳记事。比如,弇(yǎn)兹氏距今约1.2万年,也是结绳记事。弇(yǎn)字,象形字,上合下开(简写),有凤凰涅槃之意。兹字意思是双股绳。单股绳称为玄,双股绳称为兹,三股绳称为索(素)。绳结,承接了人们寓以“长寿安康”“幸福吉样”等祈福的深厚内涵。这粗绳纹是双股绳还多股(比如三股、四股、八股等)?若是双股,便有祈福平安之意。

石屋之凉孝心可嘉

寻城记|石绳桥上赤子心

据悉,李耀庭在重庆留下了不少印记,李家沱就因他而得名,留存至今的渝中区储奇门卜凤居,就是李耀庭公馆。桐轩因建园时四周种梧桐树,取广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之意,所以就取名“桐轩”。

卜凤居和桐轩,似乎遥相呼应。

据微昭通发布的消息,李耀庭的儿子李龢阳,字裴知,重庆巴县人(祖籍云南昭通)。光绪年间留学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蜀军政府成立后,李龢阳任监司,负责城市建设,重庆人和湾码头即他所督建。

桐轩石室的设计,李龢阳很可能也有参与。

不知道石桥的石绳设计是不是有为父亲祈福平安的寓意,但桐轩石屋的各种细节,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用心。

曾游览过桐轩的重庆市文保协会会员王小迟说:

桐轩是全石料建造,各种花窗满满中国风。龙凤瓶子:寓意平平安安;寿字纹、莲花纹、知了纹(或者蝴蝶纹),都是在祈福长寿。当时设计师希望老人长寿平安,心意满满。朝迎旭日,暮送晚霞,花窗设计,既通风又采光,所以石室内感觉会很凉爽。石室中最美的石刻,当属“秋海棠”地图和里面的天体图……

据悉,李耀庭思想进步,支持辛亥革命,同意儿子李龢阳向同盟会提供了3万元的起义经费。1916年,李龢阳还在上海掩护梁启超月余,直至安全护送梁离沪脱险。孙先生有名言: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如今,桐轩的“博爱”“互助”亦可见。

1930年,李龢阳先生病逝于礼园家中。抗战期间,礼园迭遭轰炸,庭园失修,花木凋零。建国之初,李家后人捐出礼园。经修缮,1958年7月1日,“鹅岭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如今,游客如织,驻足留影,恋恋忘归……

(朱渝生、李静等亦对本文有贡献,一并感谢)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杨雪

责 编:戴  林

主  编:罗再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