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如何守护?

2024-08-04 07:02:18 - 南宁日报

当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高压力的外环境,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包括情绪、行为、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心理健康与否,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社交氛围,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形式

儿童存在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各异。有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有的社交困难、情绪焦虑;有的多动狂躁、情绪波动;有的品行障碍、逆反强烈;有的游戏成瘾、无法自拔……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要提高警惕。

常见的6种症状为:

1.抑郁症。有的孩子深受抑郁症困扰,但家长却很难相信孩子患病了,把病症当作青春期的叛逆、矫情的表现,不予重视,错过治疗时机,引发不良后果。抑郁症就像一个隐形杀手,难以被察觉,却对孩子伤害极大。

2.焦虑症。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以过度、持续性的担忧和恐惧为主要表现,还可能伴随心律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发抖、虚弱、疲倦、睡眠困难以及肠道问题等躯体表现。

3.学习障碍。在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进度和要求,这时需要家长多加关注。

4.多动症。患上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学校都难以与人相处。

5.品行障碍。这类情况多发生于18岁以前的儿童和青少年,反复出现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

6.游戏成瘾。游戏成瘾(游戏障碍)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游戏成为生活中优先行为、不顾不良后果继续游戏行为,并持续较长时间。

二、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疏导方法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情况,以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及时予以解决。儿童心理疏导主要在于倾听和区分孩子的心理问题,以达到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1.教育疏导。有些心理问题是孩子因为对所见所闻不理解、看不惯而引起的,需要家长及时给予教育,帮助孩子分清是非,让孩子能用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2.精神支持。孩子有时遇上“好心不得好报”甚至恶意的回报而处于委屈、痛苦之中。家长要从精神上支持孩子,帮助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接受现实、把握现实,及时修正自己的愿望,不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3.认知矫正、宣泄情绪。根据情绪的认识理论,任何事情所引起的情绪都是由认知产生的,可以寻找引起情绪事件背后的认知,让孩子进行认知调整,用积极的认知替代负性的认知。比如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家长不要让其积压情绪,应用合理的方法让其宣泄情绪,例如运动等。

4.学会聆听。如果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家长需要先聆听其心理感受,不要急于反驳和压制,因为发泄情绪的过程有助于心情恢复平静。在孩子诉说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分析主要问题,并思考是否能够解决。

5.让孩子表达。如果孩子出现负性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首先,家长要避免把自己想象成孩子负性情绪的受害者,其次,家长需要讲述自己的感受,并用示范性言语帮助孩子学会使用言语正确表达情绪。

6.回避转移。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者把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安宁。

7.以身作则。有些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家长行为不检点或情绪不健康造成的。家长应该先反思自己,以自己的心理健康带动孩子心理健康。

8.宣泄放松。帮助孩子将积压在心中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缓和焦虑的情绪。

9.弥补过失。如果是孩子自己的过失而引起的烦恼,家长需要帮助其改正错误,使别人得到安慰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快乐。

孩子压抑的心理可以通过良好的环境进行开导,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尽量不责骂、不体罚,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

如果孩子心理出现了偏差的苗头,家长应该及早请专业人士进行干预疏导。

(作者系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管护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