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刊文点赞→

2024-08-04 20:51:30 - 央视军事

强军文化的“三味”

——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八一”特别节目《向着胜利》说起

男儿有梦梦如歌,青春赋诗诗犹壮。

《向着胜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的“八一”特别节目,以胜利作为节目的主题和脉络,言约旨远地构成了人民军队这部宏大历史叙事的导读。

“大道至简。”所有艺术形式都有其精神图景,都有其鲜明的文化属性。军营文化之所以产生直击心灵的力量,简而言之,就因为蕴含其中的“战味”“军味”“兵味”,构成了强军使命的文化篇。

战味——人民军队的“胆剑篇”

《解放军报》刊文点赞→

我国古老的典籍《孟子》较早表述了胜利的辩证法:“战而胜之”——胜利,必须以战斗来赢取。如战士歌声所唱:“有一个道理不用讲,当兵就要打胜仗。”

人民军队建军97年的征途,可用一个充满铁骨豪气的成语概述——负弩前驱。负弩者,携器持锐、拔剑张弓;前驱者,狭路刀锋、浴血前行。历史风云、时空叠影,战胜、打赢,从来都是人民军队发展道路上恒定的坐标。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人民军队从此有了建军节。同年颁布了我军最早的军人誓词——《中国工农红军誓词》。红军战士的战斗誓言振聋发聩:“拿我们刺刀和枪炮与敌决一死战。”

爝火传薪,雄关漫道。在今天的强军使命中,我们同样面对深刻的“胜战之问”。新一代士兵的《军人誓词》同样铿锵有力:“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

世界上很多东西能够复制,但胜利从来不可以复制。这是战场的根本法则,也构成了军旅文化的根本标注和美学品质。

梁启超在中华民族多难的年代曾这样感慨:“中国向无军歌,发扬蹈厉之气尤缺。”然而,自从“八一”镌刻下一个神圣的时刻,胸怀“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强军梦的人民军队,不仅改变了历史,也重新谱写着军歌。让激荡着血脉、翻卷着战火的军歌,成为强军征程上的“胆剑篇”。

“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以艺术的形式来展现这样的军旅文化特质,从审美的角度来描述这种历史风骨血脉,无疑使文艺作品拥有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化深情。文艺作品需要“温醇之境”,但作为历史沉淀最深厚、最凝重的军旅文化,更需要“风雷之句”。文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艺术的“化境”——

“我要冲锋,我要出击,我要胜利。”年轻士兵的歌声直白却壮怀激烈地畅抒着胜利的渴望;“红装美,武装美,报国岂能让须眉。”在女军人的戎装面前,种种名牌顿失颜色;《战士与祖国》的诗朗诵,以报告词的形式展开,朗诵者一张口,便激荡着战斗气息……

这是一场没有舞台的节目——军港、甲板、训练场、野营驻地……皆可且歌且舞。但让观众眼睛为之一亮的是,在每一个节目中,一身迷彩服就是演出服,道具都来自战士们日常训练生活。

毫无疑问,以战位为舞台、以戎装为演出服,是军营基层文化活动最常见的形式,简单质朴,但其中的美学容量绝非一般的道具布景可替代。所谓战斗气息、战斗精神,往往展现在这种风格中,既充满火热的“战味”,又充满诗意地彰显出文化自信。

军味——强军征程上的“红旗谱”

《解放军报》刊文点赞→

“山河铭刻”,是节目的主题之一。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忠诚信念,就是铭刻在山河之间的“铁的必然性”。

对军人而言,忠诚是一种信念。而信念之所以成为信念,是因为内心对于理想的渴望、对于梦想的坚定。我们这支军队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被称为“人民子弟兵”的军队,这种人民子弟、家国儿女的身份认同,构成人民军队特有的精神内涵,成为我军光荣与梦想的支撑点,也延续着我军红色基因。

歌声传岁月,枪杆担山河。人民军队独有的红色文化底蕴,打造出红色基因鲜明的精神标识。

当年采访过的老红军回忆说,南昌起义枪声一响,颈系红色布条、臂扎白毛巾的起义军官兵便开始放声高歌。参加起义的部队,很多参加过北伐战争。而这些部队中的党代表和政治主官大多由共产党员担任,由他们所编创的一大批革命歌曲,成为我党在军队中开展宣传和教育的有力武器。于是,从八一军旗飘扬的那一天起,《工农兵大联合歌》等红色军歌的节拍,便伴随着我军征战的步履。

“我们是英勇红军呵,拼热血头颅,把革命完成。”这是一位百岁老红军唱给我听的《红军歌》。在解放军档案馆里,保存着1932年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刊印的《红军歌曲》集,里面有包括这首歌在内的24首红军歌曲。除了《国际歌》之外,其余都是红军各部队自己创作的歌曲。“每次打仗前打仗后,大家都要在一起唱。”老红军忆及往事,依稀可见泪光……

历史的方位感是如此清晰,今天,新一代士兵的歌声同样豪情激荡:“捍卫和平,我们枕戈以待;逐梦疆场,我们决胜未来。”如果说,一代代军人在不同的年代,选择了共同的文化表达,认同着共同的美学品格,那么请相信,这一定与这支军队秉承的价值理念有关,一定与这支军队的血脉传承有关。

血染红旗旗不倒,举旗自有后来人。人民军队百年红旗谱,就是红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军味”。

在“八一”特别节目中,集中了一批创作自我军各个历史阶段的经典军歌,在舞台上产生了强烈的同理心和共情力。皆是耳熟能详之词曲,却有百听不厌之魅力。蓬勃着无限生机的经典,让人获得一种凛然于历史、铿锵向未来的浓烈意蕴。

因为你的嘹亮,我们追寻到光芒——这是诗,也是史。

1949年,地处云南边境的富宁县解放。有一天,一支衣衫褴褛却排列成作战队形的队伍走出了山林,更让人惊讶的是,队伍中全部是妇女。由于刚刚解放,情况不明,我军守备部队立即展开警戒,以防意外。

突然,那支队伍里传来了沙哑却高亢的歌声。尽管听不清歌词,但旋律如此熟悉——《国际歌》。

这是我们的同志。部队领导闻之动情,当即派人同样唱着《国际歌》上前联系。原来,这是一支由壮族女子组成的红军队伍。虽然在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中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是她们一直在山林中坚持战斗。

当得知解放军来到时,她们欣喜若狂。可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不知该怎样才能接上关系。这时,她们想起了歌声——1935年,她们就开始传唱壮语版的《国际歌》,无论条件多么险恶,歌声从来没有停过。

《国际歌》的旋律,就这样成为找到自己的同志的文化密码。

我在东北抗联纪念馆曾看到抗联“口琴社”的介绍。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部队用缴获的口琴组织起若干个口琴队,200多人分散在各个部队,吹奏《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开路先锋》……

瞩目纪念馆陈列的斑驳口琴,抗联军歌《露营之歌》的旋律让我泪流满面:火烤前胸暖,风吹脊后寒……

流动的旋律构成有形的历史,军营红色文化的蕴集传递、光荣绽放,留下清晰的“军味”刻度。节目总导演杨丽的“导演阐释”如是写道——向红色经典致敬,与伟大时代同行。

兵味——新时代新的“大风歌”

《解放军报》刊文点赞→

这场节目,有影视明星抑扬顿挫的诗朗诵,有著名电视主持人担纲主持……这些当然是提高观赏力的亮点。而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代表出现在节目中时,立刻便成为节目的点睛之笔。他们不是明星,何以如此闪亮?因为他们的强军故事充盈着“兵味”。

由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所说,我们需要用新的形、新的色来表现中国人、中国事以及中国向来的魂灵。

刚在《解放军报》看到这样的新闻:抗日战争时,某部二连为庆祝战斗胜利而筹办了一次官兵同乐会,从那时到现在,这样的官兵同乐会已经举办到1198场了。

这个普通连队一代代官兵几十年步履如歌、壮歌如风,其中的价值承载、文化记忆所展示的“兵味”十足的新形象和新故事,足以超越“明星效应”。

正是这样的“兵味”,以向善、向美、向真的精神向度,为我们的军营文化提供了精神样本,让我们有了重新讲述、重新传播、重新书写今天军营声音、军营故事的新角度、新灵感。

特别节目中有不少新节目,军营生活气息浓郁、讲的都是兵的故事,如:《开发射车的帅小伙》《五公里》《75厘米》……一看就能感受到其创新之处。但是,它们最有韵味、最有价值的是浓浓的“兵味”,既有飒沓流星之潇洒,又有剑及履及的意志。你听,“我在军营数第一”的豪情风姿;你看,“顶天立地真英雄”的男儿情怀,足以抵得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祖国放心,强军有我。”这是战士与大好山河的一种永恒约定,也是用青春写给祖国的“军令状”。把这种新时代的奋斗观,浓墨重彩地体现在文化作品中,就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风景与版图,就是披坚执锐军旅方阵里风起云扬的“兵味”。

来源:解放军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