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翔宇事件通报:苏州的不甘、屈辱和保卫城市的决心

2024-08-04 19:25:37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老梁市监论谈

文丨燕博士

这两天,苏州就马翔宇举报事件进行了通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虽然一些网民依然不太满意,但是从通报的整体内容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看,通报基本也能过关了。

我们如果将此次网络举报事件,放在一个中短期的历史时段来看的话,会发现苏州面临着一个不小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是不容有失的一个网络舆论博弈的战局。

一、苏州当下面临的四个挑战因素

一是,自人大女博士生举报导师猥亵事件之后,网络如同踏入雷区,类似网络举报事件接连引爆。涉事单位都及时进行了通报,直到苏州马翔宇举报事件爆发。由于此前涉及举报的各个单位都及时进行了通报,这意味着,苏州必须重视起来,尽快进行调查和通报。

否则,在这个作为连续统的一系列网络举报事件中,如果苏州掉了链子,节奏慢了下来,或者干脆采取“鸵鸟战术”,网民会将愤怒发泄到苏州身上,导致更大的次生舆情。已经有网民提及此前未能解决许某事件;

二是,苏州此前已经爆发过一次异常敏感的街头极端伤害事件。胡友平女士作为一位弱女子,被广泛认为以一己之力和个体生命代价,力挽狂澜,挽救了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胡友平再次证明,真正的英雄常常出自平民。这位英雄放射出巨大的光芒,也照亮了整个苏州城市,中国网民一时间对于胡友平和她所在的苏州,充满了敬仰之情。

在悲情和激情尚未消退之际,突然爆发的举报案件,将苏州再次推到了亿万网民的面前。城市荣耀受到挑战。苏州需要捍卫城市来之不易的光荣;

三是,苏州是一座孤傲而自豪的城市。苏州并不排外,但是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就是地方具有高度的文化向心力,乃至具有文化保守的倾向。经济明星城市,常常掩盖了苏州另外一个地标性身份,那就是苏州是个以吴文化为显著特点的文化中心城市。地方百姓无论是仕途还是就业,往往不愿意离开苏州,让他们去苏北做官,无异于背井离乡。当地人也更为欣赏和认可当地人。

在2004年苏州原副市长姜人杰出事之前,苏州一直保持着“又好又廉洁”的模范形象。多年来一直保持的“地表最强地级市”称号,再加文化自尊和经济自豪,以及略显内循环的地方圈子文化心态,让他们不允许地方出现丑闻。但最新的举报事件产生了全国性影响,他们必须自证清白。

四是,今天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无处不在的“上帝”,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参政议政党”,那就是网民群体,也可以叫做网民共同体。他们平时处于高度松散状态,刷刷抖音,追追剧、吃吃瓜,没事朋友圈撒个花,但是一旦网络爆发重大舆情,他们迅速聚集起来,进行围观和点评。如果冲击到道德伦理,他们更会啸聚在某面道德旗帜之下,爆发出强烈的群体能量。中国现实社会强烈的秩序感,以及权力高度中心主导特征,百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表现出顺从和迎合的姿态,但是一旦了上网,就对于现实社会充满了反叛性和批判性,更经常带着报复性的情绪对于公权力和社会秩序形成冲击。

线上和线下性格的显著差异,二者其实互为因果。这也意味着,线下现实社会如果高度开放自由,线上反倒不容易爆发出强烈的情绪;线下社会如果举报处理制度奏效,那么网络举报也就不会如此频繁而剧烈。

关键的地方还在于,当网民对于网络舆情进行了严密的围观和监督的时候,他们的诉求是直接的,就是惹怒了网民群体的当事人必须付出代价,比如去职、罢官、问责、丢乌纱帽或者被法办,而且网民群体不接受妥协和遮遮掩掩,他们执着于道德复仇,和快意恩仇。

经常的情况下,网民群体充满了情绪化、非理性的风格,但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构成了难以承受的网络舆论压力。你可以认为自己没有犯错,但是网民掌握着声誉形象和民意测评的主动权,他们是第三方权力机构。你的形象和声誉好坏,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既可以把你捧成网红城市,也能一夜之间通过情绪传播放大你的负面。

这意味着,即便苏州怀有高度的自尊,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也不得不沿着网民群体希望的路径进行调查和通报,并且进行必要而严格的问责。

二、苏州采取行动背后的不甘、屈辱

现实的社会追求法、理、情,讲究程序、证据,还有人情面子的考虑,事情的进展就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考虑和斟酌。所以即便马翔宇已经举报了一年多,可能相关部门已经有所行动,但是效率节奏处于慢吞吞的状态。查处干部,事关全局,历来是管理部门的权力范畴,不能轻易开口子任由网民“犯上”,这会破坏现实秩序,再加当下经济发展处于紧要关头,临阵换将乃是大忌。或许出于这种考虑,事情就看起来没有进展。

而且,正如上面所言,马翔宇是昆山人,也是清华高材生,他们希望把这种家丑尽量关起门来处理。苏州和上海共享一个文化词汇叫做“老娘舅”,就是和事佬,内部人有话慢慢说。当然,你不能排除这样的状况,就是现实中的举报遭遇了重重阻挠,成功的可能性太低,才导致了网络举报大行其道。我在人大事件爆发之后写的文章《关于近期几起网络举报热点事件的一个总结》,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马翔宇网络举报事件的突然爆发,将这种家丑直接曝光于网络的大庭广众之下,并一举夺走了现实中权力的话事权。就是说,现实中的权力逻辑突然就失效了,你只能按照网络举报的逻辑来。仓促之下,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路是现成的,是各地吸取了无数教训之后铺就的,其实也是网民一开始就指定的路子,那就是尽快地发声、组建调查组并给出通报。晚一点都不行,确实有点类似现实中查处案件的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味道。这会让现实中的人和权力感到不甘和屈辱,也可以想象到举报事件爆发后内部的紧急动员和紧急研讨的场景。苏州作为明星城市和经济重镇,甚至不排除上级领导的过问和指导。

成为这种不甘和屈辱的注脚的是,有信息透露,有的部门领导亲自下场对于马翔宇的举报事件进行了批驳。当然,类似信息是较为模糊的,也难以查证。我因为授课和咨询的缘故,和苏州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有过不少交流,感觉他们的开放意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在国内都是一流的。这带来一个效果就是,平时的工作作风可能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于矛盾的处理方式不是那么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的,而追求双面绣的两面体面,以及吴侬软语的软糯。但是一旦碰到舆情事件爆发,那也能轻装上阵,快速应对。尤其在今天,网络舆情涉及到了城市的声誉形象和营商环境,舆情应对得好,就是对一个城市各种软实力和软环境的保卫战。

所以这种网络举报的事件,无论是对于苏州的地方文化、官场文化、权力逻辑、城市声誉,都构成了挑战,尤其在当下这个时段,这个挑战的意味还显得更严重一些。尽快进行处理通报,给出一个令网民和社会满意的答复,就是特别紧迫的事情。

三、苏州通报的解读和分析

通观此次通报,处处都是针对马翔宇举报中的内容而展开的,也给出了较为翔实的回复。这是通报的一个逻辑思路,而对于举报内容之外的网民比较关注的事项,包括一些想象,通报并未涉及。

这也是官方通报的一般做法。就事论事,就当前问题谈问题,谈问题的主要矛盾,这就是当下官方通报的共同做法。如果在问题之外,再提起一个线头,那会牵出一连串的问题,超出了通报的大纲,反倒会惹出更大麻烦。而且,在短时间内追求面面俱到,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也因此埋下了网民不满的种子,因为网民希望了解更多,实现权力行使透明化的愿望。

由于马翔宇举报的焦点人物是上司祝局长,使得祝局长成为事件的矛盾焦点,他的处理结果也是通报的焦点内容。我在上文提到,网民对于焦点人物,尤其是体制内的领导干部,往往并不希望息事宁人,希望结果带有爽文色彩,有个应得的“下场”。“苏州市纪委监委已对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祝某立案审查调查,苏州市委已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这句话就意味着事件处理已经直接击中了网民的关注焦点。通报其它部分基本就是陪衬了。

此外,不少网民表达了对于此次通报的不满,那就是没有提到此前马翔宇为何举报一年多没有下文,也并没有就此进行问责。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今天很多重大舆情事件的通报,不是法治手段,也不是制度性做法,甚至国内很多舆情调查组的做法是违背法治精神和制度建设的,其本质是满足舆情中网民“快意恩仇”的道德诉求,追求息事宁人,对于群体进行情绪和心理的安抚,给愤怒网民群体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至于真正涉及到法律法规的东西,通报常常会补充说“再进一步调查核实中”,就是说,通报的功能是仅仅解决当下网民和百姓最为关注、最为愤怒的焦点问题,至于更为深入的调查,有待进入制度性的渠道进行解决。

所以说,网民希望了解更多,希望了解举报内容之外的更为系统性的、深入性的信息,那就不是一次通报所能解决的了。愿望可以理解,但是现实实难达成。

网络舆情爆发之后,网民群体啸聚在一起,对于地方和涉事单位进行问罪,我们可以认为这依然是一种网络群众运动,希望通过一场疾风暴雨的群众运动来冲刷现实中的道德罪恶和一切的假丑恶。这其实正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的朴素的愿望,不过是在今天的网络化背景下,更为便利地实现了网络啸聚和兵临城下。但是在今天,一切都需要落实到社会建设和制度建设,这需要时间。放在现实的语境下看,依然需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追求快刀斩乱麻,手起刀落,快意恩仇,看起来是酣畅淋漓,大快人心,但是那会导致一种当代的网络暴政,带来更为危险的后果。任何历经了那个群众运动的时代的人,都会对此心领神会。

但是网络舆情是不是就没有多少价值?是仅仅需要短期应付的暂时性的危机?这显然又是错误的看法。中国网络舆情的出现,是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是权益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迎头赶上网络时代的多方因素共同决定的历史性产物。在历史和未来之间,在网民愿望和社会建设之间,在权力和民意之间,在社会和网络之间,搭建了一个阶段性的媒介社会,是个过渡性的桥梁。网络舆情的当代价值,在于以多数人的诉求倒逼现实社会尽快进行改革,倒逼现实社会的权力部门尊重民意、敬畏民意,实现权力部门“以我为主”到以民为主,实现了一种民主社会的转型。

网络舆情倒逼社会进行实实在在的制度建设,并且也倒逼制度建设不能流于空谈、沦为形式主义。就以近期接连出现的网络举报来说,各方舆论反思的结果,就是现实社会的制度建设没有到位,或者体制内的举报渠道此路不通,才导致了矛盾都堆积到了网络的入口,实际是现实社会的官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逼迫各种矛盾以网络爆料的形式,推动问题的更好解决。

网络舆情也警示了掌握现实社会中权力的“实权人物”,需要尊重百姓,敬畏群众。你在现实中掌握了实权,但是百姓可以上网发动网民对你进行“投票”,从而实现了对于权力的降维打击。当祝局长大权在握、对于马翔宇采取压迫措施的时候,他会想到今天的结果吗?网络是弱者的武器,舆情是权力的天敌。

现实社会遵循权力和实力的法则,而网络舆情则遵循民意和道德法则,后者是高维的、超越性的、民意型的,因此权力往往处于下风。

四、关于苏州举报事件的零散想法

才高八斗,何必为官?

即便近年来显示,清华进入仕途多,北大进入商界多,但是就个体而言,如果你是清华高材生,进入体制反倒意味着风险。如果性格比较较真,那就是险上加险。今天中国社会流传的各种关于情商的正面说法,实际是对现实社会的妥协,是权力驯服的结果,加剧了人情面子的内卷,而对于真正的科技和创新,价值不大。现在很多人开始指责马翔宇的“轴”“硬杠”,说他不适合职场规则,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这是中国社会的悲哀所在。

很多人并未意识到体制内公务员岗位,并非仅仅是个稳定的工作,更需要认识到它是个风险位置,需要配套的东西,比如合适的个性等。正如企业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那样。

作为相关部门也应该创造一个干事的环境,而并非一切向权力看齐。体制内富集了无数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却被权力折磨得奄奄一息,失去激情。人才沉淀于体制之内,郁郁沉下僚,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在权力和能力之间创造一个平衡的机制,或许是今天激发创新的一个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