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如何看待中资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和挑战?

2024-09-04 17:27:00 - 财联社APP

财联社9月4日讯(记者郭松峤)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经济合作成为此次峰会热议话题。那么如何看待非洲市场的投资潜力?可以关注哪些领域?中非经贸合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哪些作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就相关问题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

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如何看待中资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和挑战?

唐晓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主持人。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曾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任职,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开发银行及多家科研院所和咨询公司顾问。曾赴亚非拉调研60多个国家,对数千名企业家、官员、工人、农民进行访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著有《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中非经济合作的方法和影响》《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以下为访谈实录:

财联社:你对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成果有哪些期待?

唐晓阳:一是体现在政治层面,在当前世界格局下,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了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非合作也是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典范。

二是在经济层面。未来中非合作将拓展更多新领域,比如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因为在当前美元利息和汇率都很高的情况下,资金成本太高,中非间不能够像此前十几年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此时中非合作可能采用新的投资模式,在新的领域找到增长点,这是此次峰会的经济层面意义。

中非合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下一阶段的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离不开同全球所有地区,包括非洲的紧密合作。因此,中非合作本身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

财联社: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你如何看待当地发展潜力?

唐晓阳:非洲市场还是潜力比较大,因为它的很多国家工业化程度不高,当地很多产业都没有太多竞争者,这是中国企业比较看重的,因为在国内和很多发达国家市场已经日趋饱和,有的还面临政治压力。但对非洲来讲,有的国家也比较欢迎投资,去填补当地空白,增加当地工业能力,也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

此外,非洲投资也面临风险,要注意当地的政策、环境、配套等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非洲国家市场太小,各种法律规则太复杂,都会导致中长期投资无法实现应有的效益。

财联社:据你观察,中国近几年对非洲投资和经贸领域呈现哪些变化和发展趋势?

唐晓阳: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有所调整,这也对中非合作产生了影响,因为中非合作跟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密不可分,很多出海非洲的企业把对非业务视为以中国为基础的全球业务的重要一站。

此外,一些针对非洲国内市场的投资是增加很多,比如说隆力奇、人福医药等公司,很多公司都是针对非洲国内市场进行投资。

时间拉回到过去,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有很多企业在非洲通过当地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或者通过关税对欧美的优势,在当地设厂做出口加工业务,但这样的厂现在不多,数量没有看到显著增长,这背后也和当地产业配套不全有关。

财联社:刚才你提到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对于中国企业,还可以建议在非洲关注哪些领域?

唐晓阳:每一个国家情况不同,非洲有5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的机遇不一样,大型的企业可以做一些跨国性的投资,比如华为、中兴等,可以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在当地深度布局。

此外,还可以关注当地社会、市场更相关的消费产业,比如化妆品、日用品等空间也很大。再举个例子,比如有的国家进口瓷砖和家具较多,这也预示这一种机遇,说明往往当地没有足够的瓷砖和家具生产厂家,在当地投资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损耗。

另外,有些国家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政策倾斜,比如服装企业等,这也是非洲很多国家政策比较支持的产业,在关税方面也有一定保护,这方面也可以关注。

总体来看,目前投资非洲的机会还是比较多,只是要和自身企业优势,当地国家政策和市场特征相结合。

财联社:据你观察,中非经贸合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怎样的帮助?对于扩大人民币在非洲使用有何建议?

唐晓阳:非洲国家对于人民币持有相对接纳的态度,因为在美元汇率高企的背景下,需要有其他的外汇渠道。

从资金角度来看,人民币在国际上有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使得非洲国家视其为理想的替代选项。为此,部分非洲国家已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比如埃及已发行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通过这一创新方式筹集人民币资金,作为埃及外汇资金来源。

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非洲国家虽然有有使用人民币的需求,但非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使得非洲市场上人民币供应量相对不足。此外,非洲还经常出现外汇短缺,而且换汇手续也相对不便。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了一些园区建设,通过政府间协商,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得到特批,让人民币在特定区域内局部循环使用,这不仅能解决非洲外汇短缺造成的投资困难,也增加了人民币的使用场景。

在非洲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未来还是建议在政治层面给予更多支持,政府和央行综合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风险与利益后进行推动,在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下发出倡议,比如,鼓励大宗商品交易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签署更多货币互换协议,向非洲提供一定量的人民币资金池等,但这些都要与人民币国际化总体战略保持一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