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让儿童发展自我、成为自己

2024-10-14 08:47:19 -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出版20年来多次再版,影响了不少中国父母和家庭。日前,她的新作《在爱中成长》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该书阐释了在人的一生中“爱”与“成长”的关系。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就此进行了专访。

    父母不要夸大自己的权力

    记者:您认为,在教育孩子和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怎样做才能不夸大自己的权力?

    孙瑞雪:父母首先有自然属性,然后才有权力属性,而且这个权力不能无限制地夸大。父母的权力只存在以下几方面:任何人不可以伤害孩子,孩子不可以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等。父母不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替孩子做决定,要和孩子保持平等和爱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监护和被监护、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

    记者:父母对孩子怎样的爱是恰当的?

    孙瑞雪:爱是无条件的,是全然地爱他原本的样子。如果他在你眼里是一个笨孩子,不必改造他。如果他是一个聪明的、活泼的孩子,就让他挥洒自己的热情。要改造孩子的想法,会让孩子和你都在痛苦中纠结不已。每个孩子来到家里都是一个礼物,有自己的使命和活着的意义。爱孩子就是让他成为自己。越成为自己的人,越有天分,自我意识越强大,可以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父母更应该是观察者

    记者:父母应如何用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孙瑞雪:在《在爱中成长》中,我提到家里要有爱,这就是善。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不要骂他、逼他学习,而是要观察孩子,把精力投到孩子身上、找原因。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父母要真正看到孩子的内心,了解他喜欢什么、他的独特性,尊重他,帮他发展自己的潜能。当父母看到孩子的独特性,才会知道其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记者:现在有种现象“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孩子作业就会鸡飞狗跳”,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孙瑞雪:孩子拖延有多种原因,父母应跟孩子沟通,问他想什么时间做作业?多长时间能完成?让孩子自己选择。如果孩子在自己选择的时间里没办法完成作业,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父母要考虑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能仅仅作为监督者,盯着孩子把作业做完。

    记者:一些父母“鸡娃”内疚,不“鸡娃”又焦虑,如何寻求一种平衡?

    孙瑞雪:父母焦虑的背后是恐惧。我建议,父母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这是跟孩子相处的一个底线。“鸡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家长给孩子设立目标。但那是家长的目标,不是孩子的。这是全能自恋的表现:我要让他学,不管他快乐不快乐、能不能学完,学不成我就高压,直到我满意。这个状态挺吓人的。

    内驱力是发自内心的,当孩子有热情,感到快乐,不由自主持续性投入,他的学习才会有效果。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记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形成与自我的关系?

    孙瑞雪:自我观照的天赋是人类的最高智能,这一部分天然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从儿童期就开始了。2岁多的孩子可以对父亲说:“你的话伤害了我,我很生气,你要给我道歉。”孩子已经开始感受到他身体里边发生了什么。他有了边界感,不容许别人侵犯他的边界。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孩子小时候跟他说:“你可以自己玩一会儿。”“你要照顾一下自己的情绪。”……以此引导孩子形成与自我的关系。

    记者:如何保护儿童的自我存在感?

    孙瑞雪:幼儿园孩子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或与其他孩子产生冲突时会对老师说:“我想先和我的情绪待一会儿。”或者说:“老师,我已经给他道歉了,他也原谅了我。但是我就是难受,我想一个人坐一会,陪陪我的难受。”这些语言和这种境况,都是儿童自我观察和自我反省的一种表现,反映出孩子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当父母的情绪大过孩子的感觉时,当成人过于猛烈和严厉时,会让儿童感到恐惧。如果这样的过程持续发生,就会导致孩子人格障碍。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应把握一个底线:“我存在着!”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都要尊重他,不忽视他的存在。

原标题:孙瑞雪:让儿童发展自我、成为自己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