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携五部大戏赴沪驻演,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2024-10-14 17:16:00 -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14日至11月9日,北京人艺赴沪驻演,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以五部大戏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是北京人艺时隔十余年又一次大规模赴上海交流演出,不仅有《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作品先后登场,还同时开展研讨会、艺术交流、专题展览、联合党建等十余项活动。作为北京人艺赴沪演出的首部剧目,10月14日,话剧《茶馆》率先登上音歌剧院的舞台,开启本届艺术节戏剧版块。

北京人艺携五部大戏赴沪驻演,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此次北京人艺上海驻演不仅将为上海观众带来高水平的话剧演出,还将通过深度交流,促进京、沪两地话剧艺术的相互对话、融合互鉴、长足发展。在13日举行的发布会现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介绍了此次演出情况,并向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颁发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参演纪念牌。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去上海演出是有传承的,1988年人艺到上海曾经引起巨大轰动。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此次剧目安排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在的承接,更有未来的展望。《茶馆》《哗变》曾经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出,此次是第二代演员的演出,是我们对1988年的一次呼应。《日出》是北京人艺的新生代的力量,希望通过演出展现给全国观众。《杜甫》代表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新样貌,《正红旗下》则是北京人艺在70周年之后,重新启幕的新京味儿戏。这五个剧目的选择,代表着当下我们这一代呈现经典的态度。”

北京人艺携五部大戏赴沪驻演,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这是一次全方位、多角度、高能级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衷心祝愿北京人艺在上海的驻演取得圆满成功。

发布会现场,《茶馆》复排艺术指导、秦仲义扮演者杨立新,携剧中王利发扮演者演员梁冠华、常四爷扮演者濮存昕、唐铁嘴扮演者吴刚、康顺子扮演者龚丽君、小丁宝扮演者岳秀清等演员代表分享了来上海演出的体会。梁冠华希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上海的观众喜欢我们的演出”;濮存昕表示,“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观众对我们的厚爱,让我们北京人艺在传承创新的路上能够加加油充充电,一定不辜负观众,完成五部戏最高质量的演出”;吴刚表示,1988年跟随北京人艺来上海演出至今已过去了30余年,“希望不辜负上海观众对我们的期待,一定继续努力”;龚丽君表示,“我们这次来上海演出,是一份大礼,礼重,情谊更浓。希望上海观众能够喜欢我们的戏,共享戏剧盛宴”;岳秀清表示,“88年来上海的时候我们都是青年演员,希望这次再赴上海能和上次一样,引起更大的轰动”;最后,作为《茶馆》复排艺术指导的杨立新着重点出了本次《茶馆》演出的意义——“《茶馆》是我们压箱底的保留经典剧目,这次演出也是一次检验,希望我们能够递上一份合格的试卷”。

此次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的五部大戏,分别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从1958年老舍的《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开始,这部作品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上演了六十余年,“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些评价足以证明《茶馆》在话剧界的地位。《哗变》是北京人艺外国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话剧姓话”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话剧舞台的教科书与试金石。此次上演的《日出》是2021年由冯远征导演的全新版本。全新的舞台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为这部诞生于八十多年前的经典赋予了新的生命。《杜甫》是北京人艺近年来创排的历史剧目,以古典唯美的审美意境,诗化的叙事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收获观众认可。《正红旗下》改编自老舍同名半自传体小说,这部老舍遗作经由李龙云编剧,从老舍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将自己出生前后,清王朝没落黄昏中的北京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舞台上。

北京人艺携五部大戏赴沪驻演,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向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颁发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参演纪念牌。摄影:李春光

除了五部作品,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也同期开展。演出期间,北京人艺专题展览将在上音歌剧院展出;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将赴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开展艺术讲座;《哗变》“五虎”冯远征、吴刚、王刚、高冬平、丁志诚将走进上海戏剧学院,与师生们开展交流座谈;濮存昕将在上音歌剧院与观众们进行交流互动;人艺还将与上海当地相关单位开展联合党建。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台前幕后的展示,体现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的创作精神,让观众在看戏之余更全面地了解北京人艺。在演出尾声,还将举办此行的重磅活动——“在艺术节,遇见‘京’彩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驻演主题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京沪两地话剧界人士,共同研讨总结两地话剧界在艺术生产、人才建设、理论研究、展示传播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新时代话剧的状态与前景、机遇与挑战,探寻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新时代话剧高质量发展。

编辑吴龙珍

校对陈荻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