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破产审判?“法官来了”直播解读“破产”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2023-01-14 17:55:49 -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院的破产审判工作,在服务和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

为什么需要破产审判?“法官来了”直播解读“破产”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1月14日,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封面新闻联合开设的“法官来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系列直播访谈节目第二场,邀请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许静走进封面直播间,以案说法,详细解读破产审判工作,看其如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需要破产审判?“法官来了”直播解读“破产”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法院发挥破产审判作用

5年审理案件2968件

2022年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来,四川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中的重要作用,审理案件2968件。泸天化集团、达钢集团、川煤集团等企业重获新生,盘活资产730亿元,16万名员工稳定就业。资阳法院11个月办结全国规模最大的破产清算转和解案,推动清偿债务95.16亿元。

为什么需要破产制度?直播中,许静首先向网友们解释了破产制度存在的意义。简单来说,破产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公平清偿,让同等债权同等保护。对此,许静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欠债太多,被他的债权人申请执行。在“先到先得”的原则下,晚来的债权人权益可能就无法得到保障。“任何一种不公平都一定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效力,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这时破产法律制度就应运而生了。”许静说。

与此同时,破产制度对于营商环境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破产中的重整、和解制度,可以保证那些事业尚有挽救希望的企业,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避免破产,获得新生。”许静解释,破产是一项宽容失败,鼓励竞争的制度。如果没有这种制度保障,投资者因一次投资失败而万劫不复,当他再次面对复杂而充满风险的市场,必然是顾虑重重、裹足不前,没有人敢创新、创业。这既不利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也不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与创造力。

四川法院破案案件受理渠道日益畅通

审结案件数居全国前十

近年来,破产审判还取得了诸多工作成效,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案件受理渠道日益畅通。许静说,过去,大家认为企业“生易死难”,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短板。这几年四川法院破产案件逐年上升,审结案件数是五年前的八倍,居全国法院前十位。“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主动寻求破产保护,债权人债务人主动申请破产、法院依法受理破产申请的良性循环态势初步形成。”

许静介绍,此外,法院的审判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四川法院在破产案件繁简分流、预重整机制的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与破产审判深度融合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比例越来越高,通过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衔接而高效重整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项需要协调联动的工作,破产程序是一项需多方协调、整体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法院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例如职工社保问题、税务问题、土地调规、信用修复等社会事务需要政府部门协同解决等。”许静说,四川法院通过主动与政府的沟通、对接,推动省、市、县三级府院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定出台制度规范,各方面同向发力、良性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直播中许静还透露,未来,四川法院将通过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中小投资者保护等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的提升及对外发布,助力区域性营商竞争力、对外吸引力的提升。

写入报告的四件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泸天化集团破产重整案:2017年12月,泸天化集团因企业负债严重,由债权人申请,集团5家核心企业同步进入重整程序。2018年9月,集团重整计划获通过,成功化解约105亿元债务。

》达钢集团破产重整案:2019年,达州钢铁集团面临严重债务危机,公司债权人申请重整。达州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助推达钢集团及24家关联公司重生,实现债权人、战略投资人等利益共赢。

》川煤集团破产重整案:川煤集团账面负债总额384亿元,债权人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成都中院裁定将168家关联企业纳入审计、评估,进行破产重整。川煤集团重整后资产总额297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15.20亿元,扭亏增盈13.62亿元。

》成安渝高速路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资阳法院受理成安渝公司破产清算案后,于2021年12月裁定该案转入和解程序并通过债权人和解协议。2022年7月,95.16亿元债务基本清偿到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