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2023-01-13 16:29:44 - 市场资讯

摘  要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是构建国家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与体现,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支撑,具有战略意义。拓展境外评级业务、树立国际评级声誉是提升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依据信用评级行业声誉机制与竞争机制要求,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声誉资本从量的积累到生成影响力实现质的飞跃需要依靠制度化认可与授权。加快培育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制度加持下评级话语权的生成与内生性根植,打破锁定效应,推动影响力跨场域、跨地域外溢以促进国际认可,实现由区域性生成向全球化形成演变。在构建上,应从政府、行业组织支持和机构国际化发展层面展开。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影响力 评价标准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被称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信用关系全球化发展的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枢纽之一。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变化、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开展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研究,对于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战略意义

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使其能以更客观有效的方式向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部门等国际评级市场相关参与者表明评级对象的信用质量,为全球市场提供更有声誉和公信力的信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决定着其所在国家在国际信用格局中的地位。

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债券市场,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竞争力系统,而信用资源的分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级话语权结构。从信用关系的国际化发展开始,在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下,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提高国家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与体现。

进一步来讲,信用评级话语权不但可以决定国内机构的融资成本与交易可行性,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与主权。国际上因国家意志、战略与利益影响信用评级的事例已多次证明,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弱化会增加全局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并涉及对金融乃至国家安全的整体性冲击。要牢牢掌握自身发展权,就要确保信用评级的国家主导权。在此过程中,拓展境外评级业务、树立国际评级声誉是提升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所涉及的市场环境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世界性大市场,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和开放的市场。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则体现为信用评级机构与国内外其他信用评级机构相比,更具有为国际监管者和投资者认可的国际信用风险揭示、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的专业能力。

提升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首先需要对国际竞争力有确切的评价标准,以便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参考有关研究,评价标准可以分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其中,在现实竞争力方面应关注:一是评级市场的国际占有率;二是评级声誉的认可度,即得到评级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政府、专家及投资者的赞誉程度;三是评级业务开展的区域范围,即评级结果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应用程度;四是评级业务覆盖的国际化币种类别,即评级结果应用于受评对象发行债券时用以计价和结算的国际化货币数量占比;五是评级机构国际化运营能力。而潜在竞争力主要关注信用评级机构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声誉资本发展的关键基础,也是打破锁定效应的重要根据。依据以上标准,可以将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分为区域性和全球性两个类别,有利于进行国际竞争力培育的路径探索研究。

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国际化进程为例,其国际竞争力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跨境资本流动,促使信用评级业务需求激增,产生市场外溢效应,推动具有先发优势的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在有利的监管条件下,凭借自身长期技术和声誉积累优势,从构建区域性国际业界权威开始,开展全球化布局。其开展业务的区域从欧美地区逐步扩大到亚太、拉美、非洲地区,再向全球其他地区扩张,覆盖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并形成了全球性竞争优势。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的路径探索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积累评级声誉资本、积蓄评级符号权力、积攒行业社会认同的发展经验和崛起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此基础上,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规律、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前述评价标准分类,可以进一步分阶段探索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的路径。

(一)区域性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生成的主要模式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生成源于一定的场域,先期需要基于评级声誉的认可度提高、评级业务开展区域范围及运营能力拓展。信用评级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评级结果正确率高、市场检验认可度高的信用评级机构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公信力及更大的生存发展机遇,积累声誉资本。在这一阶段还需要有其他因素的支持,如随着本国货币和企业走出去的渠道不断扩大、政府及行业组织积极推动制度化确认,会进一步引发质变,在不同场域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首先要建立起本土声誉资本的外溢需求。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有序推进,相关部门在不断健全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虽然全球直接投资受一些因素影响面临萎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如果得到政府的支持、多个联系紧密的区域跨境信用服务合作互认与制度化授权落地,就能有力地促进一些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积极有序争取各类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不断提升评级声誉的认可度,建立起区域国际竞争力基础。

近年来,一些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与国外同业开展合作,有的还约定双方互为其所在国的唯一信用评级合作伙伴。一般的合作内容包括:为对方开展跨境信用评级提供支持;与两国监管层、发行人和投资者共建持续交流机制,获取市场参与者合作机构的认可。2022年6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拓展金砖国家跨境支付、信用评级合作。在此背景下,跨境区域及国际组织合作正在构建酝酿中。

(二)全球性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催化模式

随着跨境场域内政府或行业组织权威认可产生的自上而下外力支持效果逐渐明显,在区域影响力生成并不断增长时,若要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可以考虑采取一些催化方式,以打破原有的评级锁定,推动产生稳定的自主可控跨境新场域。

具体来讲,需要使用多种手段满足国际多元评级需求,在监管与机构合作等外部支持下,提高信用评级机构对国际投资者的服务质量,拓展多层次声誉资本,促进自身国际影响力辐射到国际评级的场域理念与规则中,将其内化为越来越多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参与者自身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逻辑提升,形成广泛范围内的国际信用评级权威。

在绿色数字经济时代,信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技术不断发展,也影响着新型信用评级理念创新,信用评级机构需要与时俱进。在利用金融科技来弱化不确定性、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可以通过满足境外投资信用风险揭示需求,克服以往锁定效应,促进认可信用评级机构所处新场域的运行革新规则,将该规则内化为国际参与者的行动指导,并引致自觉规范沉淀,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新心智模式,在逐渐赋予新的国际业界合法性过程中,根植于内部。

总之,在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寻求区域性评级合作互认、开展全球信用评级体系重构和完善国际性监管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不断兴起的区域信用评级合作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金砖国家信用评级合作业界的建议为信用评级机构带来了启发,可以通过摒弃过时的信用评级思路、创立具有全球高度的新评级标准、联结官方与非官方的多种渠道来增加非锁定益处,更好地为国际投资者服务,构建影响力与习惯,以提升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

加快培育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品牌竞争力的建议

国际化是本土信用评级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需要建立长期积累的声誉资本价值、国家及国际认可和国际金融运行路径依赖等优势。在升级开辟国际新市场时,本土信用评级机构会面临国际政治、经济金融以及各国行政司法、金融监管、社会管理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本土信用评级机构需要具备国际竞争的战略与实力,同时政府、行业组织也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组织保障。

(一)政府及行业组织的支持建议

政府及行业组织的信任与授权是国际竞争力生成和打破旧场域的重要因素。为促进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由区域性生成向全球化形成演变,有关政府及行业组织应积极完善信任与授权支持措施。

1.加强战略规划与制度建设

依据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建议组织各界力量系统研究编制信用评级行业国家发展行动规划,确定信用评级行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容、步骤与支持政策措施等,推动评级跨区域合作,构建行业声誉机制和良性竞争机制,营造支持氛围。

2.培养自主可控的本土信用评级国际化旗舰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声誉和公信力是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原则。鼓励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可持续成长、组织体系构建和企业家精神建设。依据法律及合规性要求,结合国家宣传渠道,有重点地支持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走向世界,支持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获取境外评级牌照和国际监管认可。

3.推动多国间及区域性信用评级合作

积极建立多个区域的国际信用评级合作机制,通过促进多层次评级合作高层对话,搭建广泛的评级交流平台,强化多种制度手段,获取合作认可,提供跨境评级支持。在经济交流及合作紧密区域,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共同筹建区域行业组织,推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设立信用评级研究机构,定期举办大型交流活动,拓展评级业务空间,传播声誉。

4.培育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化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需要科学管理,优化信用评级竞争与监管机制建设。应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监管引导,向境外投资者传递更多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观点,推动建立影响力。同时加强区域监管政策协调,扩大信用评级服务范围,共享相关信息,提升评级话语权。

(二)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建议

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可选择先做强后做大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具价值的国际信用评级服务,促进影响力外溢和习惯根植,积累境外认可,以逐步创立国际化评级新场域。

1.切实推动国际化战略发展

当前构建新全球信用评级体系面临新契机,金融科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弯道超越传统权威影响力的机会,一些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已具有对国内信用发展和信用风险评级的认识与实践优势,有利于培育声誉并做强,应积极加快自身国际化战略发展步伐,多方拓展国际沟通渠道,循序渐进地扩大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2.积极对接实现区域评级合作

国家间及区域性信用评级合作发展将促进本土协议评级机构在提供信用服务方面更有作为,同时也有利于中资企业国际金融安全和稳定。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快全球评级技术体系的开发,促进国际间的信任与接受,不断提高声誉资本。

3.有效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策略

多方获得国际市场准入资格是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然环节。应鼓励制定可行的国际化短期与中长期进入策略。建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申请评级资质、设立分支机构、兼并参股收购、进行技术与战略合作,获得境外信用评级市场资质,推动品牌渗入,提高知名度。同时,在国际化业务中逐步完善、优化信用评级技术,获得相关国际机构的认可,也有利于开拓评级结果的更广泛应用场景,强化国际化发展优势。

4.持续强化信用评级品牌塑造

评级锁定、习惯根植都要求提升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投资者中的知名度。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应依据国际评级市场的不同要求,持续强化信用评级品牌塑造;应重视境外不同投资者服务的特点,发挥技术特长,帮助降低融资成本,积攒声誉资本。同时,应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多层次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将评级机构的声誉内植于各国投资者的全方位需求中。

参考文献

[1]赵磊,张馨.美国资信评估霸权背后的场域逻辑[J].当代亚太,2019(3):78-94.[2]《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1-2022)》发布[EB/OL].(2022-06-09)[2022-07-31].https://www.sohu.com/a/555466172_828358.

◇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12月刊

◇ 作者: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邢军

◇编辑:张志杰 印颖 鹿宁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