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转自:长江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挖掘“土特产”潜力,激发“土特产”活水源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力量,关键在榨出最大价值。既以数字、文创、乡愁赋能,又延伸产业链,让“土特产”实现跨界融合发展,方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释放更大的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绘就乡村振兴锦绣图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沉睡乡土的“土特产”资源,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是乡村振兴用之不竭的资源,也是促进乡村“破茧成蝶”的本钱。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关键在写好“土特产”文章。从黄土高原到四川盆地,从黑土地到红土地,从东北平原到江汉平原,从……不同的气候、土壤、水源,滋养了不同的自然物产,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乡村振兴的“支点”。根植乡村的特色资源,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关键在做好调查研究,要摸全面、摸清楚乡村的自然资源,榨出更多独具特色的“产业资源”,让更多的“土特产”亮出来、走出山,成为“摇钱树”。
“酒香也怕巷子深”。写好“土特产”文章,也怕销量不足、影响力不够、后劲力量不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拓宽销售市场,更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当前,“土特产”发展面临缺乏品牌、小散乱、数字化程度低,出现了“景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榨出“土特产”更大价值,关键在科技赋能,依靠“数字化吆喝”来扩大传播力、影响力,既打出招牌、擦亮品牌,又精准施策、不盲目跟风、升级服务品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努力做出好口碑,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让“土特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更好地“富”乡土、“富”乡亲,依靠乡村特色产业富民强村。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写好“土特产”文章,让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关键在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推进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链”上多下绣花功夫,延长产业链、畅通循环链、做强富民链。榨出“土特产”最大价值,关键在每一条“链条”上多下深功夫,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土特产”变成“风景线”“文创品”,既丰富了“土特产”的表现形式,更在守正创新,让“土特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土特产”是乡村振兴“富矿”,越挖越有、越挖越多,榨出“土特产”最大价值,既要政策添力、项目给力、资金助力,更要人人努力,集思广益谋创新,万众一心促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