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 | 反转系列之四:转折是一系列的观念事件
市场需要观念
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源自一篇文章,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掀起全党大讨论的“观念”之后,是不是社会就顺利转型了呢?
其实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伟大的八十年代,发生了一系列的“观念事件”:
“联产承包”的“猫论”;
“傻子瓜子”的”剥削论”;
“深圳特区”的“先试论”;
“土地拍卖”的“修宪论”;
“股份制”的“资本论”
……
没有以上一系列的事件,很难想像有世纪之交的“入世”和“世界工厂”的今天。
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一定是哪些个重要的事儿做对了,他老先生不认为以上这些观念是重要的,因为许多国家都不用这些观念的转折,比如印度、南美,他们为什么比不过中国?进而他指出,是中国的组织行为——“县域竞争”最为关键,即因为地方政府GDP的竞争,使得一切“观念”都不必争论,干就是了!
其实,这“不争论”的智慧,也是一个“观念事件”,就是小平的南巡。
那么本次市场的转折能否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趋势,还应该发生哪些“观念事件”呢?
百万亿“债”=“厉害了我的国”
如果你出国二十年,回到中国,而且假定你的老家在偏僻的十八线小城或是山村,相信从飞机落地那一刻起,你就会发自内心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飞机场
高铁
高楼大厦
高速公路
街道绿化
灯光工程
交通车辆
家庭住房
手机和应用
水电煤气
服装鞋帽
商品服务
……
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硬件有多大差距?
我的祖国家乡怎么这么厉害?
这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实打实花钱投下来的,公共部分而言,主要是地方政府干的,钱从哪里来的?就是“百万亿”的债务!
为什么地方政府敢花钱?主要因为“土地”能借到钱;为什么现在债务缠身,当然主要因为“土地”不再值钱,但钱是花了出去,而且实实在在地打造了“厉害国”。现在问题是这些“债”是不是“资产”?当然是!
其实“公共资产”只能由政府投资,而且是最“重”的“资产”,比如高铁、飞机场、水电通讯、高速公路……那么,这些资产的效益呢?
公共资产效益=有形的直接收益+无形的公共收益
比如地铁,地铁票是直接收益、提升城市人群通勤效率是无形的公共收益。
不能说非直接收益就不是收益,其实是更长远的收益。但是债务是刚性的、有形的,当直接收益不能偿还债务利息的时候,当“土地”不能充当还债主要来源的时候,怎么办呢?让地方政府破产吗?当然要理直气壮地、大大方方的“为民化债”!
至于有些政府投资浪费乱投资那是另一码事,在此不讨论。
“化债带来大通胀”是迷思
为了解决“地方债”问题,要超发特别长期国债,于是:
化债=“无锚印钞”大放水=通货膨胀
这个说法“喧嚣尘上”,而且非常具有“经济学”逻辑,乃至我们看到在“化债”的规模上,颇有举棋不定的犹豫。
可是,发行“超长期国债”已经不是本次刺激措施的新举措了,为什么社会整体上没人感觉有“大水漫灌”?为什么通缩依旧?为什么从地方政府、企业到家庭感觉债务压力依旧?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债务”还远没有“化”掉,换句话说,而且目前区区几万亿的规模,还远远不够!
当债务压顶,新债只够用来偿还旧债利息的时候,还想刺激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无异于异想天开和“痴人说梦”。
什么叫真正的化债?
新的债务主体把债务从原地方政府头上接过来;
将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剥离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
在以上两个巨量主要债务化掉之后,才能为“三角债”问题解决前提条件,而且也没有道德风险。
想当年朱镕基总理就是这么做的。“化债”是动手术切除毒瘤,“放水”是增加赤字,并不是一件事。化债,化的是公共资产这一长远无形收益的债,不是注水放进流通的增量货币。但是却可以解决:
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
解决土地财政,为转型打好基础
源头上解决地方国企拖欠款问题
解决金融机构的呆坏账
实事上为僵尸企业注入活力
让“带病之人大手大脚花钱”本身既是观念上不通,实践上更是缩手缩脚,不在状态。
目前“化债”几乎是无关国际地缘政治,完全是内部结构转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