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发出重农强农强烈信号: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包兴安杜雨萌
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重点是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详解了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2月13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需要真金白银地投”
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来自哪里?唐仁健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需要真金白银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投入、人才、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强调部署。
第一,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政府投入。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二是金融投入。主要是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三是是社会资本投入。这方面要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
第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一方面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等。另一方面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第三,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二是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三是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制度。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适时的、科学的评估。
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有哪些政策利好助力农民增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达到了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吴宏耀表示,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稳定就业增加。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这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我们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民工就业。
二是经营增效提升。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我们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通过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三是财产收入挖潜。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我们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四是转移收入拓展。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88%,是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筑牢社会安全底网,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吴宏耀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农村改革总的思路是,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三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安排。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的改革。承包地方面,重点是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结合农田集中连片整理探索解决细碎化的问题。宅基地方面,重点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聚焦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在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加强规范管理,探索完善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内容及其配置的实现形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重点是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要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
二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是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既要抓好运行机制的完善,推动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也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同时,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经营权。
三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
(编辑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