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2023-02-14 21:23:51 - 媒体滚动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文 |吴丽玮

前段时间看新华社评出的去年中国十佳运动员,突然发现,三联虽然没有固定的体育人物专栏,但这些运动员的报道几乎都没落下。在十佳运动员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运动员就占据了六席,其余田径、网球、综合格斗和跳水各一席。三联作为一个综合类的新闻杂志,能像垂直的体育媒体一样覆盖到这些领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年体育赛事少而集中的整体状况。

去年年初诞生的第一个体育超级偶像非谷爱凌莫属。三联曾为她专门制作封面,讨论一个与传统培养机制迥然不同的美国华裔女运动员的成长之路。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2020年1月20日,在瑞士莱森举行的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后,谷爱凌(右)与母亲合影(图|新华社)

这虽然不单单是一个运动员的故事,但在她完美的成功背后,有一点是无法忽视的:冰雪极限运动的残酷,以及超高风险的代价。我们采访了谷爱凌年少时崇拜的偶像,加拿大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卡亚·图尔斯基(KayaTurski),虽然她早已功成名就,但还是止不住地表达对谷爱凌的羡慕:年轻,没什么伤病,她会因此比别人的运动生涯更顺畅。

卡亚是一个欧美普通家庭出身的运动员,相比之下,支持谷爱凌滑雪的财力是非常雄厚的。她小小年纪,就在每年七八月份奔赴新西兰,在那里能与成熟的世界级运动员切磋,更是请了昂贵的私教,换来了训练效率,也让安全系数有了保障。

我采访了她的两任私教布拉德·普罗塞(BradProsser)和米斯拉·托尼亚宁(MisraTorniainen),他们对谷爱凌的判断,让我对优秀运动员的评价体系多了一份理解。布拉德与诸多知名运动员合作过,他说,谷爱凌确实有天赋,但有天赋的运动员太多了,谷爱凌身上最稀缺的品质应该是“勤奋”,这是他在其他运动员身上没看到过的。

但是,这种勤奋又跟我们认为的勤学苦练完全不同。众所周知,谷爱凌每天要睡十几个小时,还要处理学业和其他社会事务,她的勤奋不是靠时间换来的。另一位教练米斯拉的分析更直接一些,谷爱凌有过人的领悟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训练时几乎没有状态的起伏,每一堂课都能训练到位,这是一种属于她个人的“勤奋”能力。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谷爱凌与教练普罗塞合影

运动员成功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当你选择一个运动成绩出色的运动员进行报道时,这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问题。就像卓越如谷爱凌,我们的第一个落点,往往是她的天赋如何,接下来的传统叙事中还包含勤奋、拼搏,这些构成了想象中的运动员成功三要素。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在202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一战成名,成为世界女网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她的人物故事中,她的多位启蒙教练都回忆说,当时并没有觉得她有超过别人的身体天赋。但这并不是说郑钦文不适合打网球,可以对比着李娜少年时期一起看。李娜的启蒙教练余丽桥,也曾经带过郑钦文打球两年,在余丽桥眼里,不仅是小时候的郑钦文,就是曾经的李娜,也很难让教练识别出异于常人的能力。

但郑钦文给教练们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是她在场上的拼劲,她后来跟随的各个外籍教练们都说她有“饥饿感”;另一点是她严厉而执拗的家庭。网球是国内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个项目,郑钦文没有选择走体制内的路线,进省队,再进国家队,而是靠家庭支持,自主选择教练训练。这是一个很多家庭不敢冒险的选择,“高风险,高回报”,但郑钦文成功了,从湖北到北京,再到美国和欧洲。在杂志完整呈现的故事里,这同样是一个教育话题——家长以怎样的期待和投入来培养孩子。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去年8月,跳远运动员王嘉男在田径世锦赛上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田径队,尤其是男子田径项目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他的故事听上去就更有意思了。教练兰迪·亨廷顿(RandyHuntington)是中国国家田径队最知名的外教,最早他是因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而来。大约10年前,李金哲让中国队看到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希望,王嘉男是在那个时期,围绕着李金哲而被幸运选拔入队的。

但兰迪来中国之后,男子跳远项目一直没有取得特别出色的成绩。反倒是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的百米大战——兰迪近几年又成为了苏炳添的教练,他帮苏炳添改技术,最终兰迪因男子100米而名气变得更加响亮。

王嘉男此次夺冠,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据我们所知,外教在中国各种项目上水土不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李金哲之后,为什么王嘉男能一直坚持跟兰迪训练至今?兰迪为什么在跳远之外,又可以帮助苏炳添在短跑上提高成绩?这都令人十分好奇。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2019年11月27日,中国田径队部分队员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进行冬训,备战2020赛季和东京奥运会。图为教练兰迪(右)与王国杰研究数据(鹿麟摄/中国体育图片供图)

采访的过程虽有波折,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地呈现出了运动员成功的复杂性。面对与传统训练观念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付出的成本会非常高,一旦成绩进入瓶颈期,该坚持还是退出?在国家队内是非优势项目,但在省队里是田径一哥,这对运动员的心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身体天赋和先进技术,哪个会成为成功的关键?在此之外,运动员该如何为自己搭建起满意的团队?体制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表现?一个外教涉猎不同项目的野心,和运动员所需的教练对自己的专注,怎么来平衡?这些问题,都在杂志报道的各种细节中得到了展现。

很多运动员想当然地都把媒体的采访当成是正面宣传,所以遇到去探究复杂性的记者,他们很可能感到不快。有一位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就直言不讳地表达不满,“我接受过这么多年的采访,你是唯一一个让我这么不痛快的,你应该反省你自己!”这种不满,最容易表现在长期进行体制内封闭训练的运动员身上,但也会体现在一些依靠家庭力量支撑的运动员身上。一个拒绝接受采访的运动员家长愤怒地打来电话,因文章不合他意,声称要起诉。一种家庭的极端性既成就了运动员,也让他们一身都带刺。

人是复杂的,人物报道也应该体现这种复杂性,当所有的复杂直指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时,得罪人是不可避免的。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但也有愉快的采访,比如去年年底的张伟丽,她经历了UFC金腰带的获得与失去,这一次重新站回了巅峰。跟她愉快的交流,并不是因为她正春风得意,得意的运动员多了去了,但大多数人跟她不一样。张伟丽从小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性格开朗,心态也更平和。她从来没走进过体制,倒不是因为她不想,而是没有机会给她,家庭也绝不会孤注一掷地要培养她去做一个格斗运动员。

我最初对她感兴趣,是因为一份中国女运动员商业价值评估报告。第一是遥遥领先的谷爱凌,第二就是她,第三名的商业价值跟运动成绩没什么关系,而是因颜值和社交媒体的活跃度。为什么她能在成绩仍处于低谷时获得市场认可?在大多数女运动员以形象而非成绩获得青睐的趋势下,张伟丽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如果说谷爱凌希望成为女孩的RoleModel,那这个努力摆脱父权社会的刻板印象,独自探索出路的张伟丽,显然更应该成为千千万万个普通女孩的榜样。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张伟丽战胜决赛对手杰西卡·安德拉德的瞬间(图|视觉中国)

听完张伟丽的故事,大家都会为这个美好的结局感到开心。一个执拗的姑娘趟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会给所有的女性带来多大的鼓舞!但在采访到最后,我又渐渐意识到,女性力量其实是一个有些局限的视角。

张伟丽在2021年丢掉金腰带时,已经剪短了她的长发,我问她为什么,她觉得挺好笑,怎么还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她说,一直想剪,练柔术的时候长发总会蹭掉一大把,但剪头发需要下很大决心。她之前在一个纪录片里曾说过,长发终于让她摆脱了总被人认成男孩的尴尬,面对镜头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现在主要是没有时间,但想谈恋爱还是很容易的,“追的人好多呢。”长发是让她重新树立起魅力与自信的标志。但她最终还是剪掉了,现在的她在场上编着贴头皮的小辫子,一身运动装,是飒爽英姿的美,她自己也似乎摆脱了一种禁锢。是啊,为什么要强调是女运动员呢?她就是一个卓越的运动员,无论性别。

我干的可能是全公司最得罪人的一个工种

我希望每一个体育人物的故事,都能为读者描摹出一个立体而又独特的运动员形象,又能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感受到一个项目、一个领域或者一种成长环境塑造人的力量。2023年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我们也将会在杂志中,奉献更多更加精彩的人生故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