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和建筑里的“龙”

2024-02-14 14:35:29 - 北京晚报

▌杨征

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神兽”,尤其是在封建帝制时期,它更是帝王身份的象征。因此作为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都城,北京留下了很多“龙”的痕迹,可以算得上是一座“万龙之城”:宫殿建筑中数不清的龙元素,还有各个以“龙”命名的地名,甚至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处处都有龙的身影。

北京地名和建筑里的“龙”

北京地名和建筑里的“龙”

故宫九龙壁中的“坐龙”

北京地名和建筑里的“龙”

位于北海北地铁附近的龙头井街

龙头井唐代又名龙道村

从6号线北海北站B口出来,右转过马路是北海公园的北门,左转沿着三座桥胡同直走,则可以直达恭亲王府的大门。而就在这游人如织的地铁口旁,有一条向西北方向斜岔出去的小路,名为龙头井街,这条街巷,可谓是经历了沧海桑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龙头井的得名有个颇为有意思的传说。据说明代的时候这里名为“人头井”,后来有位在井边打水的人模模糊糊看到井里面有个龙头,惊吓之余他把这件怪事告诉了左邻右舍,但当大家赶过来后才发现其实只是旁边寺庙大殿上的鸱吻倒映在水井中。误会虽然消除了,但从此“人头井”也便改名为“龙头井”了。

这则传说经不起推敲,毕竟人头井这个地名未见于官方史料的记载。其实龙头井的得名是一个讹传,最早这里被称为“龙道村”。1956年,在如今北大医院东侧的爱民街出土过一方开成三年(838年)周元长的墓志,上面清楚地交代了该墓位于“蓟县东北之龙道之原”。蓟县是唐代幽州城的属县,其治所就在幽州城内,而幽州城的城址大致在今日广安门桥周边,因此蓟县东北,指的是如今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北部这一带。

另一方1976年出土的墓志则更加详细地交代了龙道村的位置,这是会昌六年(846年)宋再初和夫人蔡氏的墓志铭,出土于如今北京四中初中部的教学楼附近。其中有“都县礼贤乡龙道村西南一百二十步“的记载,按照这个距离测算过去,如今龙头井的位置正是当年唐代的龙道村,并且从这个记载还能知道龙道村的上一级单位是礼贤乡,归属幽州下属县的管辖。

从以上资料基本可以确定龙头井便是当年的龙道村,龙头应为“龙道”的讹传。而至于为何名为“龙道”,笔者认为极有可能和唐代东征高丽有关。当年唐朝的军队出幽州城后,正好由此经过,皇帝走过的路,便被称为“龙道”了。与之类似的地名,在北京还有若干出。比如,顺义区的“南王路”、“西王路”,也是因为李世民的军队曾经路过而得名。这些地名或许能够隐约为串联起唐代军队从幽州通往东北的大致走向。有趣的是,顺义区的“唐指山”和河北省的“唐山”,也与唐代的这次东征有关。据传,这两处得名非常类似,都是因为李世民用手指着眼前的山询问手下人山名,结果大家一时答不上来,最后就流传下来“唐指山”“唐山”这样的名字。

八达岭青龙桥挺起民族脊梁

北京有两处特别有名的青龙桥。其中一处位于颐和园北部,其得名与附近的明代皇家墓葬有关。明代皇室除了十三陵作为帝后埋葬的主要陵区外,其余一些妃嫔、夭折皇子、公主等,另有一处面积颇大的陵墓区,就在今天北京西山一带,民间也有“一溜边山七十二府”一说。而青龙桥的位置正好是北部陵区的东侧,按照方位属青龙位,故而名为青龙桥。明亡后皇家墓葬区不再是禁地,慢慢发展为西郊的三山五园以及健锐营和圆明园八旗的营房区。而随着原有的皇家禁地开放,“入驻”的百姓和八旗兵丁越来越多。

另一处青龙桥则位于延庆区八达岭附近,如今已经成为一处热门打卡地。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座著名的火车站,而且站旁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人字形”铁路。这也是京张铁路的一部分。

1905年9月4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当年的12月12日开始铺设铁轨。所有的路段中当属南口至八达岭这一段的建设最为困难,因为两地海拔高差即达到一百八十余丈。为此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这项创举令很多当时看不起中国铁路建设的外国人叹为观止。

青龙桥火车站本身也是一处景色绝佳的场所。百余年的老站房至今仍然焕发着活力,车站旁的山上有詹天佑先生铜像和墓园,默默守护着当年曾经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铁路和车站。再向上则可以看到位于山脊的长城如巨龙般蜿蜒起伏,正应了“青龙桥”这处地名的含义。

春暖花开之际,是时候踏上花海列车,和百年青龙桥车站来一次邂逅了。

龙须沟见证城市的发展

说起天桥,在北京可谓家喻户晓。如今在天桥的旧址上兴建了一座仿古式桥梁,但桥下早已经没有了水流,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一座桥了。早年间曾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从桥下流过,这条小河沟因为正处在北京城中轴线上,就如同一条巨龙的两根须子舒展开来,故而也被称为龙须沟。

这条小河沟从虎坊桥一带发源,向东南流到先农坛北墙根,当年在这里还有一座“永安桥”,如今桥梁故址的东西向道路也便被命名为永安路。过了永安桥,这条小河沟沿着先农坛的北坛根流到天桥,然后再沿着天坛的北墙根一路向东,经过金鱼池后到达红桥附近转而向南,最后从左安门西侧的水关流出汇入护城河。

原本可以为城市起到装饰作用的龙须沟,却因为旧社会相关部门管理上的不善,沦为一条臭水沟。

老舍先生在话剧《龙须沟》里生动地还原了这一地区在改造之前生活条件的恶劣:“这是北京天桥东边一条有名的臭沟,沟里全是红红绿绿的稠泥浆,夹杂着垃圾、破布、死老鼠、死猫、死狗……不但沟水的颜色变成红红绿绿,而且气味也教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所以这一带才俗称为‘臭沟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对龙须沟一带进行彻底改造。先是将昔日的臭水沟改造成地下暗沟,初步解决了环境脏乱的问题。紧接又将龙须沟周边的金鱼池填平,在原址上修建起了居民楼,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这一带无论是人居环境还是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小小的河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故宫里的“龙”数不清

明清紫禁城以及其周边的皇城内,有着很多蕴含着“龙”文化的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位于北海公园内的九龙壁以及紫禁城宁寿宫内的九龙壁。

这两块九龙壁,前者是北海北岸一处重要的建筑——大圆镜智宝殿的影壁。这组院落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作为北海西天梵境(亦称大西天)西所的罗汉堂而建。该建筑群由南至北包括真谛门、东西配殿、罗汉堂、后楼等组成。次年在罗汉堂山门(真谛门)前添建琉璃影壁一座,该牌楼与大西天正前方的华藏界琉璃牌楼同时开工,均采用五彩琉璃装饰,共花费了两万两白银方才建成。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西天发生火灾,罗汉堂和东侧刚刚建起来的镜清斋(今静心斋)均被焚毁,唯独留下来这块九龙壁。后来西所在乾隆年间经过改建,但民国年间此处再次失火。如今看到的九龙壁,是货真价实的乾隆年间原构。虽然名为“九龙壁”,但不止九条龙。影壁的一面有九条龙,绕到另一侧,还能看到同样构图的九条行龙。除此之外,影壁中的正反两面、侧面、斗拱之间、正脊和四条垂脊等处也有龙。有人经过大清点,其结果是一共有635条龙。

故宫九龙壁则是镶嵌在宁寿宫前的一面墙上,只有面北的一面有九条龙。从兴建年代上看,故宫的九龙壁要稍晚一些,因此从构造以及影壁的装饰上更加丰富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九龙壁有一处亮点,即最中央的一条龙,并不是“行龙”,而是“坐龙”:这条龙的目光不像其他八条龙“顾盼左右”,而是目视前方。站在这条龙的下面,沿着它的目光望过去,会发现它所凝视的,正是远处皇极殿的龙椅。当人们进入宁寿宫,走到皇极殿前再回过头来看,也能够远远地望见这条坐龙。可以说当初的设计,是让这条龙和皇极殿上的“真龙天子”四目相对。而且巧合的是,宁寿宫中路建筑的数量,从皇极门开始到最后的景琪阁,正好也是九座,可见乾隆皇帝对这座退休养老之所倾注的心血。

除了影壁,紫禁城中的龙可谓是无处不在,如太和殿里的龙,算上建筑构件和装饰绘画等,大概总计是一万三千余条,这还没有算台基上御路石上的龙以及栏板柱头上的龙。而且,故宫最著名的景观“千龙吐水”,即太和殿台基上的螭首,也没有算进去。这样看来,太和殿的龙,也和卢沟桥的狮子一样,让人数不清。

风俗节令中的龙元素

农历二月二日,在民间被称为“龙抬头”,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去理发,以图个口彩。不过从史料中看这一天最大的习俗还是吃一种“油煎饼”,其原材料是用黍面现做成红枣糕,用油煎后食之,还有些人家做成或荤或素的带馅儿饼,同样以油煎后食用。当然也有的人家用最为简单的方式,即和面摊饼而成。无论哪种饼,都美其名曰“龙鳞饼”。不仅如此,这一天的面条要称为龙须面,饺子称为龙牙,米饭则为龙子等,其实都是为了能和龙这种祥瑞动物挨上边。一过这个节令,春暖花开,播种的季节马上就到了,大家也都期盼着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二月二常与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相近,此时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孕育的同时,害虫们也都开始“抬头”。于是各家各户便都用硫磺一类的东西放到灶膛中引燃,用烟将灶膛和炕都熏一熏,以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同时也会将过年祭祀时用剩下的蜡烛点燃,照射房子的四壁,以达到驱逐蝎子、蜈蚣的目的。当时民间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的谚语。

熏虫的同时还有“引龙回”的活动,民间有俗语称,“龙出则百虫伏藏”,故而乡民们在这一天,从自家门外开始撒灰,一路撒到自家的厨房,然后绕着水缸再撒一圈,弯弯曲曲像龙蜿蜒入室,这就是所谓的“引龙回”。此俗有杀虫的作用,也用于祈求吉祥。

除此之外,龙抬头这一天,老北京民间还有接姑奶奶的习俗。所谓的“姑奶奶”,就是家里出嫁的女儿。旧时,嫁出去的女子要在婆家过年,而且整个正月不能住在娘家,即使去探望,也要当天赶回。而二月二则不同,娘家人可以把女儿接回家住上一段时间,娘家人还会以春饼招待回家的女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