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故城:保存较完整的东周都城

2023-12-14 05:14:59 - 齐鲁晚报

邾国故城:保存较完整的东周都城

□吴济夫

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位于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地处峄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王城源于唐太宗李世民,他第十个儿子李慎的封地在邾国故城遗址上,因其封号为“纪王”而得名。

早在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就是邾国的都城。据《史记》记载,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生有6子,第5子名晏安,大禹赐封在曹国(今菏泽一带),以国名为姓氏,此为曹姓始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元年),曹氏后裔曹挟去邾地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

邾国名字的由来,据《滕县金石志》记载:“清道光十年,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土了伯俞父诸器……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

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都写成现在的“蛛”字。而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邾娄、邾、驺、邹,指的都是邾国,由于古人发音的差异,造成了史料记载上的一些不同。

著名学者王献唐在其著作《邾分三国考》中,说到邾国的疆域大概为:“邾,在今邹县中部、南部,济宁东境,滕县北境,东、西、北三面界鲁”。

邾国曾为鲁国的附庸,与鲁国接壤,而且“击柝之声相闻”。春秋初年,邾国一直被鲁国所轻视。直到邾国第十代君主曹克在位时,他向齐国靠拢,为齐桓公成就霸业东奔西走。齐桓公称霸时,向周僖王求请,封了子爵的名分,邾国开始位列诸侯。

邾国不甘被鲁国欺辱,出师伐鲁,鲁僖公竟然“不设备而御之”。两军交战于升陉(地名),鲁国大败,“获僖公胄,悬诸鱼门”。

公元前627年,为报升陉战败之辱,鲁军征伐邾国,夺取了訾娄(今曲阜市息陬凤凰山下大律村一带)之地。訾娄离鲁国很近,极不安全,因此邾国迁国都于邾瑕(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的唐口镇),这里地势低洼,常遭水灾侵害。

公元前666年春,邾宪公卒,邾文公即位。邾文公在位52年,是邾国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代国君,他的最大贡献就是迁都。

据《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就是说,将邾国国都迁到峄山之阳,这是顺乎民心之举,但是卜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至于我的生命如何,这是天意,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毅然将国都由邾瑕迁至峄山之阳,避免了水淹之灾,减少了战争之苦,邾国从此经济发展、国泰民安,然而,过了不久,邾文公真病死了。

到了战国中晚期,穆公曹胳任邾国国君,他是邾文公之后,最为时人及后人称颂的英明君主。

穆公即位之初,正值邾国与鲁国发生战争,邾国付出沉重代价。穆公犹豫不决之时,向孟子求教,这就是“穆公问政”著名典故。

《孟子·梁惠王下》中就有穆公向孟子问政,孟子劝谏穆公行仁政的记载。在《孟子》、贾谊《新书》、刘向《新序》等书中都有穆公的政绩记载。 经过穆公的治理,邾国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出现了“路不拾遗,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的繁荣局面。邾穆公为显示其政绩,便改邾为邹。 

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这里土地肥沃,适于发展农业生产。自从迁都后,邾国经济得到发展,这也奠定了邹城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记载,西周始封邾,至29世为楚所灭,在此建都400余年。邾国被灭后,邾国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铁山之阳,邾国故城逐渐沦为废墟。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邾国故城占地面积约6.32平方千米,现残存城墙总长7200米,有土筑、石砌,夯层坚硬、层次分明,城墙高2至3米,最高处达7米,墙基一般宽3至4米,虽历经沧海巨变,仍巍然屹立。

邾国故城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时期都城之一,城内出土文物甚多,大多带有文字,因此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和历史价值。

考古工作者在邾国故城内进行文物调查、考古发掘,陆续出土和发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物,数量达400余件。时代从春秋至汉代,种类包括铜礼器、铜兵器、陶器、铁器、印玺等。铜礼器中有盘、鼎、豆、盆、舟、匮等;铜兵器中有剑、戈、戟、矢镞、弩机等;铁器中有锄、犁、凿、铲、锛等;陶器有陶鬲、陶罐、陶豆、陶盆、陶瓮等。另有重要文物,如秦诏文陶量、东周至秦汉时期陶文等。其中,陶文多达3000多件,它们有的刻于盆、罐口沿和肩外侧,有的刻于豆柄中部和器座上。

2017年3月至7月,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组成的考古队对宫殿区的“皇台”展开了发掘,出土遗迹包括灰坑270余个、沟渠10条、水井4眼,还有房址、窑炉等。出土大批遗物,其中陶器有鬲、盂、豆、罐、盆、瓦、瓦当、砖等,铜器有新莽铜器8件,以及钱币、印章等。遗存的年代多数属于春秋、战国、汉代。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