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2023-12-14 22:00:26 - 光明网

读书,是一种信仰。移动互联时代,更是这样。

信仰什么呢?

作家冰心1993年说:“书摘是我看过的最好,最有意思的月刊”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信仰仪式感。书,编纂成辑,阅读时需要一页页掀开,这就有了“开卷有益”的意味。在古代,开卷是启蒙的标志。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读书前先洗手的习惯,足见人们对书的敬重。书的设计是有讲究的,章节分先后,字体有不同,插图有风格,留白有意蕴,这就有了“井然有序”的美感。再厚的书,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总会有一个“看完”的节点,翻过最后一页的那一瞬,就是英雄宝剑收鞘的时刻,就是高手落子收官的时刻,就是船长阅尽千帆的时刻——饱满的、踏实的、充沛的获得感,是电子阅读无法企及的。

画家韩美林1993年为《书摘》创刊一周年作画:“拓荒牛”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信仰主动性。书的阅读完全不是被动的,徜徉书海、博览世界,驾驭信息、享受回味,而不是被计算和操控。你可以在书页上随心所欲地勾勾画画,做个眉批,记点感想,全不像电子阅读,一旦进入网页就会被记录,成为人家收割的对象。

哲学家任继愈1993年说:“善读有益之书,可以治事养生”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信仰价值。文字、冶金术、城市遗址,是判断文明标志,文字排第一。文字是否成熟的一个关键指标乃是能否辑录成文成书。书是宝贵的,于个人言,它是精神的给养、修为的宝藏,于是有了“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的箴言;于家庭言,它是家风的载体,是子孙的护佑,于是有了“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古训;于民族、国家言,它是文明的集成,是有壮观瞻的凭籍,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代代有风流,于是有了“盛世修典”的传统。

作家王蒙2022年说:“采采芣莒,薄言采之,有之襭之”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信仰历史。书是可以收藏的历史。一本书只要到了你手里,就不能再更改了,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白纸黑字,真实不欺,不会出现一如手机中的链接“无法打开”“已删除”的情况。一本书就是一段历史。中国人藏书的传统和记录历史的传统一样悠久,从官府藏书到私人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储存了华夏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成长记忆,成就着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

作家杨绛2000年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书也有“汗牛充栋”的量级,以至于人们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慨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面对世界变化的更快、生活节奏的更快、知识更新速度的更快,如何去读又如何读得过来那自古以来就浩如烟海的书?

这就需要一道工序、一份摘要、一本集成,撷芳取华,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作家贾平凹1993年说:“《书摘》是个丰富多彩的朋友。”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书摘》就是这样一道工序,这样一份摘要,这样一本集成,帮助您聚英汇萃,漫步书海、驰骋高天,游之泳之而心宽、翱之翔之而意闲。

期待着您来体验。

学者季羡林1993年说:“含英咀华”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读书,是一种信仰——《书摘》致读者

◆◆◆

《书摘》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人文类月刊,1992年创刊。

《书摘》坚持与读者贴心,遵循“以书会友,以友辅仁”的办刊宗旨,“眼明手辣、胆粗心细”的编辑守则,追求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办刊理想。

《书摘》每期定价16元,全年192元。

订阅方式

1.邮局订阅

《书摘》邮发代号:82-492。

2.微信订阅

3.自办发行

书摘杂志社转账、开票信息

账号:11001079200059166188

开户行:建行北京明光支行

户名:光明日报社报业集团

备注:05

开票:书摘杂志社

纳税人识别号:110104E00663148

书摘杂志社

责编:李佳琦编辑:刘雨婷

来源:阅读公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