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推动场景应用落地,加快人工智能发展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未来产业的焦点,也是全球主要国家的必争领域。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的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应用逐渐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工智能将助力传统产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能,从而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根据GitHub上的统计对比,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开源项目猛增至91万,涨幅高达264%和34倍。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合人民币104万亿元。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主要是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大、数据资源丰富,但也面临核心技术依赖、国际竞争压力、人才不足等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就应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大和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从市场端发力,通过市场应用场景的快速推进,带动技术的迭代和进步。因此,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优先选择。
我国目前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足,也缺乏足够多的国际经验供借鉴,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各类应用场景开放度不足,是制约我国人工智能加行动落实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可以考虑在以下五个方面加速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
首先,扩大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其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地扩展,包括智能交通、环境监测、治安管理等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还能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扩大智能政务服务场景应用。在政务服务中,人工智能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并根据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给出反馈与分析,在提升行政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行政成本。“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可以为提升我国政府行政效能提供新技术,例如政务咨询、辅助办理、机关运行、辅助决策等场景。
第三,扩大自动驾驶和无人机等场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技术已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正不断被挖掘。对降低交通拥堵、事故率,帮助城市构建安全、高效的未来出行结构,对汽车产业变革、城市交通规划、工业监测、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等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扩大智能教育和医疗场景应用。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核心业务与场景,促进关键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关键教育场景的智能化,可以大幅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效率,创新教育教学生态。近年来,用于医疗目的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工智能有可能通过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降低医疗保健成本。
第五,扩大实体企业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实体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生产线优化到质量检测与控制,从供应链管理到个性化定制与生产,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企业的未来。例如智能分拣与物流、设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智能机器人、智能供应链与库存管理、人机协同作业与智能决策支持等。
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执行层面,应当增加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开放包容度。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初期,我们应当增加法律开放包容度,除了要严格落实“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外,还要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大胆创新和尝试,甚至应当修改和中止一些阻碍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政策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