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在铭记历史中凝聚前行力量
在铭记历史中凝聚前行力量
——各界代表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侧记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以国之名,祀我殇胞!山河呜咽,草木含悲!
12月13日上午,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隆重举行。约8000名各界代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死难同胞,宣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缅怀哀思 告慰殇胞
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国旗下半旗,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整齐列队、静静肃立。公祭台上巍然矗立的国家公祭鼎,向世人宣告着“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10时整,国家公祭仪式开始,伴随着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呜!呜!呜……”紧接着,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当时,我们全家都搬到难民区了,但日军还是跑到难民区来抓捕,我的父亲就被他们抓走了,再也没回来。因为父亲抱着我的时候,我在哭闹,日军还在我腿上刺了一刀。”参加国家公祭仪式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刘民生今年已经90岁,回忆起那场惨案依然止不住叹息。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外婆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公被日本兵刺伤,外婆本人也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胸口,逃过一劫。”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的外孙女、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任颖曾参与编写过《血火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她说,那段痛苦经历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刻在外婆的脑海里。令她欣慰的是,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告慰。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公祭台南侧,87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饱含深情地诵读《和平宣言》,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广场。
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我的妈妈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从小,我就跟随妈妈经常来纪念馆,那一件件展品、一份份史料,一点一滴地在我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领诵《和平宣言》的中华中学高二年级学生鲁翰磊介绍,平时,他作为纪念馆的志愿者,也会经常给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相关历史。
参加诵读的中华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高语杉说,平时多是通过书本了解南京大屠杀惨案,亲身参与诵读让自己对这段历史理解得更加深刻,对和平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生在和平年代,不能忘记历史,要珍爱和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站在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我仿佛能听到太奶奶的声音,她告诉我,永远不能忘记历史,要将这段历史传递给更多人。”“00后”大学生蒋秉錞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的曾外孙,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今年3月,陈桂香老人离世,但她的精神与记忆在蒋秉錞身上得到了延续。“今后,我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太奶奶的经历讲述给更多听众,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蒋秉錞说。
27岁的艾法如来自萨尔瓦多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他说,自己来到南京后才知晓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样的国家公祭仪式非常有意义,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也让其他国家人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铭记和平的珍贵。”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深沉悠远的钟声久久回荡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空,3000羽和平鸽振翅飞翔,寓意着对30万死难者的深深追思和圆梦中华的雄心壮志。
警钟必须长鸣,警示必须牢记。
今年大一的金飞宏来自河北,是第一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几个月前,她就认真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死难同胞的遗物、名录、幸存者的口述历史等,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今天又来到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内心深感震撼。”金飞宏说,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她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要好好学习,增强本领,将来报效祖国,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样第一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的软件谷中学初一学生殷莉雯说。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更要将国家富强的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努力做国家富强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参加国家公祭仪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学生王艺璇说。
和平鸽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空自由盘旋,温暖的阳光穿透薄雾洒下金色的光芒,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熠熠生辉。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愿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大地!
记者 邹伟 余梦娇 余梦迪 张安琪 祝东秀
本版摄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孙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