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和美乡村·驻村日记】古村“一见钟情” 美景双向奔赴

2024-03-14 07:48:32 -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寻梦和美乡村·驻村日记】古村“一见钟情” 美景双向奔赴

2024年3月13日星期三多云

“古代女孩子拿东西优雅,用拇指和中指夹住莲花杆,别的手指虚夹……对了,眼神望过来!”在西溪南村枫杨林湿地,摄影师一边发出精准“指令”,一边按动相机快门,拍下“汉服小姐姐”的最美瞬间。

冬去春来,丰乐河潺潺不息。阳光穿透树梢,与春风联袂,柔抚着脆嫩的湿地青芽。大自然的乐章,在西溪南奏响序曲,引来游客如织。西溪南装饰了你的镜头,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摄影师与旅拍“汉服小姐姐”的画面,亦是他人镜头里的美景。

“来西溪南4年多了,与其说在这里工作,不如说是生活与寻梦。”摄影师名叫何昊,46岁,来自东北。他在溪边街开了一家旅拍店,正对着枫杨林湿地,整日美景相伴,让跑遍五湖四海的何昊“慢”了下来。

2019年,合肥的朋友邀请何昊到西溪南玩,他一眼就爱上了这里。“来西溪南是偶然,也是人生的必然。”何昊说,当时的西溪南相对小众,综合地段、人口覆盖等因素,经过评估,开旅拍店的评分不高。“然而你知道‘看对眼’的感觉吗?我喜欢西溪南,就像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何昊小时候的玩具,就是照相机。“那时是胶片机,使用成本高。”何昊说,七八岁拿起相机时,受到的第一次教育,就是构图要严谨,不轻易按快门,“胶卷贵,家人是怕我浪费,却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大学毕业后,何昊在叔叔的照相馆里工作。后来影楼生意竞争激烈,他不再满足从书本上学习摄影知识,而是坐上绿皮火车,啃着方便面,从北京到福建,从大连到上海,参加各种培训班,甚至到别人的店里当学徒。1997年,何昊在大连开了自己的影楼。

“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花的钱。”他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当别的影楼还在等客人上门时,何昊就雇来模特,穿上各种服装,在商场门口走秀、发礼品——现在毫不稀奇甚至有些土的营销,在1997年让何昊赚到了第一桶金。

进入21世纪,数码摄影来了,传统影楼进入“严冬”。

何昊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影棚规划设计公司,本来是为提升自家影楼开的公司,没想到来了很多客户。后来,他又在上海开顾问公司,指导影楼做营销、服务和秀场培训。随着文旅兴起,他还在哈尔滨、北京、海南等地开了旅拍店。

“西溪南就是一个天然影棚,不用任何修饰。”在西溪南开旅拍店,何昊从决定到开店,只用了一个多月。

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何昊的旅拍店,各个朝代风格的服装有600余套。个性化的定妆、造型,配上专业的摄影服务,让游客流连在郁郁葱葱的枫杨林、穿梭于粉墙黛瓦的徽派街巷,既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记忆,也让他人“赏心悦目”。

枫杨林是西溪南“绿野仙踪”的核心区域、游客热门打卡地;而枫杨林边的旅拍店,则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为西溪南带来更多青春面孔。

前段时间,何昊关闭了一些门店,却坚持经营西溪南的旅拍店。“就像爱一个人,不能总是风花雪月,历经坎坷才愈加坚贞。”何昊说。

随着西溪南各种业态逐渐丰富,品质不断提升,何昊今年打算把旅拍店门口的小广场做一次升级,改造成小花园,免费提供给游客休息,优化体验感。

“当人投入到自然之中,与美景产生共鸣时,这些美景和自然就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何昊说,很难说得清,是西溪南成就了旅拍店的生意,还是旅拍店为西溪南招揽了更多人气,也许,这就叫“双向奔赴”吧!

■本报记者武长鹏吴江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