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2024-03-14 13:56:15 -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聚力推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高水平应急救援体系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中宏网记者: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问,在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杨平:省煤田地质局着力在打造深地探测技术品牌上求突破,勇于“走在前”,围绕黄河北富铁矿、胶东金矿、盐腔储能库等重点领域,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取得原创性技术突破,形成立体探测的技术体系。在重要矿集区、储能发展前景区、重大地质灾害区、煤矿安全生产区等关键地带进行试验、示范,形成深部探测示范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成矿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富铁矿战略性矿产资源,创新提出了煤与铁共同赋存于煤系地层的“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建立了异地迁移、复合叠加成矿的“禹城式”成矿模式,首次在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发现了大规模厚层富铁矿,开辟了找矿新空间;创建了深覆盖区富铁矿“空-地-井”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利用地震和广域电磁探测来识别矿与非矿,突破了传统铁矿找矿单一依赖重磁方法的局限,破解了深部富铁矿体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探测难题,取得齐河-禹城富铁矿找矿突破,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二是开创性解决金矿深部找矿关键难点。在胶东金矿集区围绕三大主要控矿断裂,开展了系列二维地震探测,实施了我国首例金矿三维地震探测,揭示了金成矿带赋存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预测了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三是深地探测技术成功运用于废弃盐腔储能。围绕大汶口盆地废弃盐腔储能需求开展了三维地震探测工程,分析识别地下近1000米深度的盐腔特征,精准雕刻了盐腔空间立体形态,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址提供了依据,标志着盐矿废弃空腔这一生态“包袱”实现了向绿色“财富”的转变,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关键举措。

四是钻探施工工艺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开展禹城富铁矿深覆盖区钻探施工工艺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难题,钻进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采取创新优化施工参数、复合定向钻进技术等手段,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施工质量和钻探效率大幅提升。《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获国家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自主研发的2项深地探测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新黄河记者:

矿山的开发利用与生态修复,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性问题。请问,省煤田地质局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赵民:省煤田地质局围绕矿区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固废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态势感知与预警等重点方向,统筹建立“水土-矿-环”一体化生态修复高效协同模式,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打造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品牌上持续突破,不断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是高质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重大课题调研。牵头开展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修复省重点课题调研,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论坛,10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力推进了山东黄河战略的深入实施。举办全省矿山绿色生态修复职业技能竞赛,43支队伍同台竞技,激励带动高技能人才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举办“海洋牧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关键技术”国家级高级研修班,积极推进海洋领域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依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了“黄河下游地质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价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围绕黄河下游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制定对策措施,黄河下游区域盐碱地水土协同治理工作方案得到中国科协肯定认可。编制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导则、验收规程。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持续优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

三是积极承担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制定泰山、沂蒙山及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及相关方案,探索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泰山模式”“沂蒙方案”,承担了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省级验收工作,开展了沂蒙山区域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程。参与全省生态地质调查、矿山环境保护修复、采煤塌陷地和采空区治理、土地整治、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等工作,承担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承担南四湖地区1:5万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是全省首个大型湖泊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参与承担国家三部门联合开展的“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与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项目,查明了565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现状,为全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主动服务“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散煤清洁化治理,与省内外150余家能源、电力、化工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年检样品量达6000余件。建立了2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完成全省7地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8地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省煤田地质局围绕应急抢险救援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答记者问|找矿新突破!山东开创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先河

徐志强:我从6个方面简要介绍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

一是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年”活动,编制《全局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全局“1+N”应急救援工作模式。建立培育建设工作机制和共建共享工作机制,集全局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二是全面加强人才团队培养。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创新“培养+引进”方式,强化领军人才、一线工匠型人才队伍建设;推荐技术专家加入国家级救援专家库,为应急救援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着力强化救援技术攻关。用好两个山东省应急管理厅重点实验室,持续实施大口径救生通道快速成孔、坚硬岩石生命通道快速钻探、复杂地层全套管跟管钻进等救援技术的研究创新,确保在快速钻进、快速固井、快速堵水等科学钻探救援方面再上新台阶。

四是不断强化救援实训演练。深化“平战一体、以练代战”备战训练机制,坚持在生产项目中培养锻炼队伍,强化装备操作能力训练,强化救援过程中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能力训练,强化新技术、新工艺试验,强化人员、设备拉动演练和各环节、全流程联合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

五是持续提升救援装备实力。紧紧围绕钻探救援主责主业,持续推进“装备提升创新工程”。加快装备升级进度,配齐配强各型主战装备及配套设备;加大装备改造力度,强化模块化、集成化建设,提高响应效率;加强装备适配性建设,全面提升装备利用率。

六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济宁救援基地在完成一期土地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队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建设工作,打造集救援响应、指挥调度、科技研发、仓储保障、装备维护、演练训练、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应急救援基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