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小鹏组织结构大调整,布局飞行汽车

2024-03-14 14:42:26 - 商学院

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小鹏组织结构大调整,布局飞行汽车

2024年底,小鹏汽车将实现整体成本降低25%的目标,降本措施会使小鹏的毛利率在2024年显著改善,2025年实现收支平衡。

01

小鹏汽车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

近日,小鹏汽车(以下简称“小鹏”)官网中的“团队成员信息”一栏中,公司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已经从“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而且二人官方介绍均没有小鹏的具体公司职务。

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小鹏组织结构大调整,布局飞行汽车

在此之前,小鹏官网上夏珩和何涛还是核心团队人员,除了联合创始人的称号,还担任了具体的职务,比如夏珩的联席总裁以及何涛的高级副总裁。

对此,外界猜测不一。是财富自由主动选择离开,还是因组织架构调整而被动出局,小鹏方面对此暂未给出回应。小鹏表示:“联合创始人夏珩先生和何涛先生将以小鹏汽车终身荣誉顾问身份继续支持公司发展。”

2014年小鹏成立之初,创始人共有三位,分别是夏珩、何涛和杨春雷,三人均具有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背景。

夏珩和何涛都来自广汽集团,前者曾在广汽新能源中心主导广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开发工作,后者曾主导智能车型广汽传祺Witstar和无人驾驶样车的开发。杨春雷曾担任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经理及广汽丰田电动车开发项目经理。

彼时现任董事长何小鹏并未在小鹏担任具体职务,时任UC创始人的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等对小鹏进行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2017年8月份,何小鹏从阿里离职,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同年,杨春雷退出。

至此,小鹏最初的三位创始人——夏珩、何涛、杨春雷均已淡出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小鹏汽车也正式进入何小鹏时代。

小鹏现任总裁王凤英2023年1月加入小鹏汽车。

小鹏财报显示,王凤英拥有超过30年汽车从业经验。在加入之前,其自1991年至2022年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多项职务,包括但不限于自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任副董事长,自2001年6月至2022年3月任执行董事及自2002年11月至2022年7月任总经理。

02

王凤英大刀阔斧调架构

据界面新闻报道,这些变动在外界看来,均与小鹏调整组织架构有关。2022年10月,小鹏开始了组织架构调整,创始团队在内的多名核心高管先后离开小鹏,2023年年初,原长城汽车二把手王凤英担任小鹏汽车总裁,接手产品规划与销售服务体系。

2023年3月,小鹏营销体系变革开始。在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上,汽贸和用户发展中心(UDS)两个渠道团队完成合并;销售体系上,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除,调整为小区制。

变革期间,小鹏的高管也有不少变动。除了夏珩辞去执行董事职务,还有小鹏CEO助理李鹏程、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动力总成负责人刘明辉、小鹏自动驾驶AI负责人刘兰个川等高管离职。

2023年9月,何小鹏在G9发布会上曾说,“在去年小鹏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有12个高管,在今天还剩下来的高管只有两位。”

2024年,小鹏的团队变革还在继续。今年1月,在总裁王凤英主导推动下,小鹏再迎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等多个部门,前长城汽车总经理、也是王凤英的丈夫张利,曾与王凤英共事的“老搭档”江子杨加盟小鹏。

03

连续两个月交付垫底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2023年,小鹏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实际销售了14.16万辆,同比增长17%。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达到了40万辆,但是不及理想(37.6万辆)、蔚来(16.0万辆)、零跑(14.4万辆)。

2024年,小鹏为自己定下了“业绩翻倍”的目标,年销量需达到28万辆,但显然现阶段的月销量情况难以满足,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在销售压力下,小鹏放弃了0库存的新零售模式,选择让经销商一同分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小鹏开始要求经销商储备库存,每月采购数量为目标销量的一半。

在今年2月小鹏的经销商投资人大会上,王凤英重点强调了该问题,并表示:“过去一些经销商同时卖多个品牌的车,其他品牌都有库存,小鹏如果不给经销商一些库存压力,他们可能不会全力卖小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价格战的影响,2023年整体终端优惠较大,大部分经销商新车业务方面普遍亏损,同时主机厂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经销商,大家把利润基本上都打没了。”

通过经销商储备库存的方式,可为小鹏减轻一定的“负担”,加速资金回笼,提升资金储备。在智能化的投入与更多车型的开发方面,一定的资金储备也为小鹏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开年以来,小鹏没有维持住去年销量连续上涨的势头,前两月销量累计为12795辆。其中,受春节假期影响,小鹏汽车2月销量为4545辆,跌至2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新车型难以保持长久的销量势头是小鹏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小鹏G6在保持了连续3月销量8000辆以上后,已经跌至不到2000辆。

3月5日,小鹏再次官宣降价。小鹏P7i鹏翼性能版直降5万元;小鹏P7i其他车型分别降价2万—2.5万元,入门价来到了20.39万元;小鹏G9全系车型降价0.5万—1万元。而在3月3日,小鹏G6已经官宣降价,全系直降2万元,与1月春节前的降价幅度一致,起售价达到了18.99万元。2天内,小鹏目前主售的4款车型(小鹏P7i、小鹏G9、小鹏G6、小鹏X9)中的3款再次迎来了集体降价。这背后,既有销量低迷的压力,也有同行的降价压力。

“小鹏汽车是以低价方式来获取市场优势,竞争加剧将分化小鹏的潜在用户,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李颜伟表示。

2023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为-2.7%,汽车销售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润或亏损占汽车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为-6.1%。而2022年小鹏毛利率是11.5%,汽车销售毛利率则为9.4%。

不过,何小鹏称,从该季度开始,公司就会进入初步的正循环。针对盈利问题,何小鹏也提出了非常清晰的目标:2024年底,小鹏将实现整体成本降低25%的目标,降本措施会使小鹏的毛利率在2024年显著改善,2025年实现收支平衡。

04

布局飞行汽车

2024年小鹏还有其他值得期待的地方,例如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离量产交付越来越近了。

3月8日,小鹏汇天宣布,飞行汽车“旅航者X2”顺利完成城市CBD“天德广场—广州塔”区域的低空飞行。

据企查查APP,股权穿透图显示,“广州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鹏汇天”)由广东小鹏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和广州汇天星级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实控人为何小鹏,直接持股比例60.10%。

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小鹏组织结构大调整,布局飞行汽车

据悉,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全身是碳纤维打造,能够允许双人乘坐,最高续航达到25分钟,最大时速为130km,最高能够飞到1000米的高度,使用场景为未来城市的短途使用。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期间,小鹏汇天宣布,这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此前1月2日,小鹏公告称,子公司广东小鹏与广东汇天订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合作,广东小鹏将为广东汇天提供研发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及销售代理服务。飞行汽车由两部分组成,即陆行体及飞行体。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广东小鹏将负责陆行体的制造及飞行汽车的最后组装。

三位创始人全部出局?小鹏组织结构大调整,布局飞行汽车

据《时代周报》报道,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己坐过飞行汽车,对公司内部的要求是,飞行汽车卖出去前,所有做飞行汽车的高管,都必须开5000公里、飞5000公里,只有真正地飞,才能感受到如何把安全做好。何小鹏称,明后年将见证低空飞行器逐渐走向生活的主流。

除了小鹏汇天外,亿航智能、广汽、吉利汽车旗下沃飞长空等企业均在加速布局飞行汽车这一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吉利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太力),进军飞行汽车领域。2020年,吉利收购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太力与傲势合并为沃飞长空新公司。2023年底,沃飞长空完成了AE200适航技术验证机一阶段试飞,同时适航审定率先进入第三阶段——符合性计划制定和批准的新阶段。

广汽方面,今年2月6日,广汽集团宣布,其与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合力打造丰富的低空产业链生态,共同推动广州在万亿级低空赛道争先,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而在此前的2023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GOVE飞行汽车实现首飞成功。

日前,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动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低空航空器产业化,要求加速载人eVTOL、飞行汽车等应用产品产业化发展;对研制载人eVTOL、飞行汽车并实现销售的在深圳实际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低空经济企业,给予一定比例销售奖励;推动低空飞行与轨道、机场等开展联运,不断丰富低空经济新业态等。

对其前景,何小鹏认为,低空经济在未来能占到中国甚至全球汽车产业商业规模的10%-20%,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空间,预计飞行汽车在明后年会逐步走向个人生活,并且在未来5至20年内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报、中国证券报、时代周报、界面新闻

封面 |视觉中国

编辑 | 吴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