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网红打卡地逐渐魔幻,“出片”的执念已成流行癔症
蒋璟璟
近日,一篇发在社交平台的图文在网上广泛传播,两位女子攀爬上上海漕河泾地铁站口这一岗亭,与岗亭背后的木绣球合影,照片在网上引起争议。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岗亭本来是巡逻队员在夜间执勤工作或雨雪天气值班使用的,已有近20年历史,岗亭整体部分于4月13日拆卸搬离。(澎湃新闻)
拍照取景,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许还需要一点“敢为人先的创意”。为了拍出网红照,居然爬上地铁口岗亭顶。一番道具布景、凹造型、后期修图之后,最终放出的照片,固然“精美如海报”。只是很不凑巧,偏偏有路人全程围观记录,揭示了“美图”背后的尴尬一幕。在同一个时空场景下,经由不同的视角呈现,美丽与狼狈、优雅和轻佻,戏剧化地碰撞,俨然如黑色幽默一般。
拍照难,要想拍出在社交媒介上镇得住场的“美照”,更是难上加难。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去拼、去卷,去另辟蹊径、去出奇制胜。对于“出片”的执念,几乎已成为某种集体性的癔症。一方面,是网红们“开风气之先”,总能挖掘新的“打卡地”;另一方面,则是网友们“慕名而来”,一哄而上、拍照认证。于是乎,“拍网红照”近乎走火入魔,连带着各路新晋“网红打卡地”也越发魔幻化。潮起潮落,人来人往。
如果“爬上岗亭顶部拍网红照”的人间迷惑行为没有被戳穿、被群嘲,那么可以想见的是,必然会有相当多的网友“按图索骥”,循着“美图”来跟风打卡。也恰是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性以及潜在风险,有关方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果断决定拆除搬离涉事的岗亭,此举无疑是防患未然、永绝后患。无独有偶,最近河南安阳合涧镇也砸了一块被称网红“试胆石”的悬崖突岩——为的就是防范前赴后继来打卡拍照的人群发生坠崖事故。
社交媒介,天然有猎奇的属性,总是需要新的话题、新的刺激,来激发新的流量高潮。这一底层的游戏规则下,博主被激励着去“标新立异”、去剑走偏锋。事实上,那些差异化的、足够特别的“内容”,总能获得脉冲式的超高算法推荐,短时间内的爆发式的“到达率”,乃是所谓“网红文化”“打卡文化”的根本驱动力。其强大的“即时性”“广泛性”与感召力,意味着也许只要一夜之间,“小众”“冷门”“宝藏地”就摇身一变成为大路货,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也许,并不是网红打卡地逐渐魔幻,而是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深刻地“网红化”,从而构成了一种躁动的、平庸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