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东:产业结构升级要形成“创新-规模”的良性循环

2022-05-14 19:54:41 - 市场资讯

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鞠建东出席并演讲。

鞠建东:产业结构升级要形成“创新-规模”的良性循环

产业结构升级怎么做?鞠建东认为,从理论上来讲要形成一个“创新-规模”的良性循环,研发投入有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市场份额才有利润,有利润才能反馈给研发投入。假如“创新-规模”循环中有一个环节被卡了,比如市场份额被打断,就无法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

鞠建东指出,这样的良性循环如果遇到国际的技术遏制,比如芯片上的遏制,使我们的产业无法升级,循环也就走不下去。

鞠建东进一步指出,无论是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技术遏制,还是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都可以发现美国的遏制政策有两个特点:第一,打击敢于能够挑战美国技术垄断的领军企业,比如说华为;第二,在核心技术的世界(包括中国)市场上保持美国垄断,比如卡断中国技术的升级路径。

他指出,在阻断中国产业升级循环方面,美国一方面打击头部企业,另一方面在技术市场上实现美国垄断,这样两个核心手段使得我们的产业升级循环是断的。

怎样打破国际巨头的遏制?鞠建东指出,一定要培养本土技术的竞争力,要确保外国的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份额不超过70%,中国的技术至少要占有中国市场的30%,他称之为“反国际技术遏制政策”。

鞠建东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有个品牌叫“小果手机”,为了在下游保证芯片市场的30%是国产技术市场,所以需要从下游的手机开始,如果这个“小果手机”按照规定有30%的小果手机是使用中国芯片的那就没问题,如果没有按规定的30%的小果手机使用中国芯片,就需要有惩罚性的税。

“如果使用中国芯片的产品不足30%,国产芯片使用率大于20%、但小于30%,则收取20%的惩罚性税;大于10%、小于20%,则收取50%的税;低于10%,则收取100%的税;低于5%,则收取400%的税。比如像苹果手机完全不使用中国的芯片,那就征收百分之四百的税。如果想在中国市场卖手机,就必须保证30%的产品使用中国芯片。”鞠建东举例说。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一个问题,使用进口芯片的“小果手机”质量较高、价格较高,而用中国芯片的手机质量相对较差,鞠建东建议可以考虑降价,比如降到两千,甚至降到成本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要进行补贴,以确保使用中国芯片的手机厂商10%的利润率。

鞠建东认为目前我国产业升级特别重要的是要打破国际技术遏制,实际上就是核心技术有30%的进口替代。最后,他建议今后10年每年投两万亿人民币,确保外国技术在中国市场份额不超过70%,推动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进而推动中国GDP1%增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