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 巩固基础拿下送分题 多方梳理 善用错题本归纳总结

2024-05-14 06:55:39 - 南宁晚报

回归教材  巩固基础拿下送分题  多方梳理  善用错题本归纳总结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不足30天时间,经历了前期一轮、二轮的复习,目前,考生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对重点知识、专题板块及高频考点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识,对自身的不足也更为清晰。冲刺阶段,考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争取最后关头再争一争?本期《尚学周刊》邀请到南宁市部分学校高考组备考教师,为广大考生提供现阶段复习建议。 

语文 作文关注“家国”专题

●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 何雪琴 

最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考生需要多看旧题,总结创新题的审题,同时注重训练量。新高考考察的不仅是学科素养,还有学生的家国情怀。这就要求考生关注时事热点。以南宁二中为例,我们学生语文复习做到“一天写一天讲一天反思”,三天为一轮,主要用的是模拟题,最后10天考生可以用真题来加紧训练。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需规范答题思路和步骤,完成所有手头上没有完成的题目。

作文方面,考生需要在考试中写满篇幅,树立自己的标杆作文,尽量拿到全区平均分45分。九省联考的方向是更侧重思变类的作文,关注当下的热点,如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法制、大国外交等方面。国家要进步和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更需要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和平相处模式。因此,这些都是考生需要关注的方面。 

数学 规范有序地进行套题训练

●南宁市第一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 黄兆海 

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内考取理想的成绩,这和良好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回想“九省联考”之时,有些同学因为题目和题型的“风云突变”乱了阵脚,在前面的难题中纠结了太多时间,以致后面两道难度不大的大题不够时间去做。因此,考试的时候要树立信心,坚信自己是最棒的,把自己应该得到的分数尽量拿回来。同时,也要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确定合理的目标,“不求奇迹出现,但求稳定发挥”。

二是规范、有序地进行套题训练。第三轮复习通过套题训练来实现查缺补漏、巩固基础、全面提高的目标。同学们在考试中要学会把握考试时间,灵活调整答题顺序。考试结束或完成套题后要对照试卷评分细则,了解答题的“采分点”,以及评卷老师改卷的三个赋分环节:1.公式方法分;2.代入过程分;3.结论结果分。重视答题的规范性。

三是回归教材结合错题本查缺补漏。在重做近5年高考真题,体会高考试题题型结构及考点分布的同时,回归课本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材中的核心概念、经典练习题要反复看。错题本是同学们复习时的宝贵资源,要利用好错题本查漏补缺,总结题型方法,对解题能力进行强化提升。 

英语 复习遵循“四个一”原则

●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高三英语高级教师 黄硕 

英语听力“一”天也不落下。保持良好状态,每天坚持20分钟的一套题训练,反复听高考真题或仿真度高的今年各省区市一、二模试题。牢记听力技巧,在正式考试中完成听力题后,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阅读理解一天至少“一”组。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阅读是关键。临近高考要坚持限时训练。以4篇阅读材料+1篇七选五阅读作为一组,在35~40分钟里完成,以适应正式考试的节奏。阅读过程要注意:单词、语法以及长难句的分析。做完一组后要着重分析C、D篇。

完形填空,保证每天做“一”篇。做完一套高考真题后要把答案填上,熟练朗读,慢慢领悟,培养语感。同时标记做错的题,重点分析。重视文章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篇章主题、解题思路要牢记。完形填空的过程就是由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的过程。

词汇语法,每天复习“一”部分。每天复习一种语法考点,浏览听课笔记、讲义、做错的题目(错题集)是复习该题型很好的方法。要重视语境题、上下文联系、时态题、短语等相关题。

书面表达,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类体裁。重点背一些过度词、短语和句型,写作前问自己4个问题: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格式?主体时态是什么?用第几人称?可分几段,段落之间用什么过渡词、连接词?带着这4个问题去审题,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列出提纲。最后丰富自己的提纲就可以了。同时,还需要注意字体,字母要规范书写,写作时要“清楚、整齐”就够了。 

物理 重要知识点逐一突破精准备考

●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 夏方方

一是回归教材,溯源固本。建议把历次重大考试和近3年真题试卷按照知识板块分类,对于某一类经常出错的知识板块,回到教材中对应的章节中关注概念规律的生成过程和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获得过程,也要关注教材中复习与提高部分习题及其情景素材、所提问题以及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还可以怎么改编。

二是重点突破,精准备考。对于“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的知识点:例如受力分析、天体运动、电磁场、电磁感应、理想气体等,可对近几年高考真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然后进行专项突破。例如天体运动这个知识点,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对比,找出命题的方向,然后找5~10个关于天体运动的题目进行重点突破,强化对于天体运动的建模能力和对该板块知识规律的灵活应用,提升以不变应万变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是科学审题,规范答题。利用近几年高考真题进行审题素养提升训练。熟悉从题干中获取重要信息并进行信息加工,将题干文字转换为物理情景,进而画出物理过程示意图,把题干中隐含的物理条件转换为数学表达式,通过对每一个过程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答题时需要注意规范答题,注意使用题目中物理量的定义及物理规律的原始表达式。 

历史 重视规律性总结关注时事热点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 赵洁

在最后的知识整合中,要重视以唯物史观为引领,以近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将基础知识进行多方位延伸、交叉和联系,形成以历史阶段特征为中心的贯通古今中西历史时空观,尤其突出社会转型期重要阶段特征并重视规律性总结。

一是悟真题、回基础。往年的高考真题都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冲刺复习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回归高考真题,回归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史实;总结、归纳和比较;知识的涵盖空间,“点要透、线要明、面要全”。虽然考题形式千变万化,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历史知识储备上面。记忆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一步到位,能力不足的同学可以通过真题训练,在知识的运用中增强记忆能力。

二是散思维、聚变局。历史是不断变化、有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全面了解真实而复杂的历史,既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寻求多种思路来分析历史现象,也要聚焦变局,感受人类的创造和进步,如社会转型之变、制度创新之变、思想之变、革命道路之变、经济发展模式之变、大国崛起之变……

三是应现实、扣热点。高考命题坚持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我们应关注时事热点,在历史知识体系中寻找契合点,做到通过复习社会热点,从历史中获得启示;通过复习时政热点,在历史中寻找智慧;通过复习学术热点,在质疑中呈现理性。 

 化学 及时回归教材并总结提升

●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化学教师 苏宏岩

第一,作为再选科目,化学复习更重要的是及时回归教材。自然学科讲究的是教材的映射。回归教材注重教材的指导意义,考生需要关注典型案例在高考中的启示和示范作用。第二,做好后期资料的规整。考生可以将进入高三以来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整理和提升。第三,做好任务的排序,明确强项和弱项,在5月份做到补强的工作,让薄弱板块不拖后腿,让优势板块更有优势。 

生物 巩固基础重温真题掌握规律

●南宁市第八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黎梓君

一是回归教材,巩固基础。由于高三进行大量习题训练,很多考生会迷失在“题海”中,忽略教材的重要性。考生切勿忘记:高考试题的解题原理都在教材中。针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记忆,考生在回归教材时,可以采取“滚动式”复习策略。建议做到“吃透黑字,留意小字,解读图表”。教材中的黑体字大多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小字部分尤其是旁栏思考题更是高考客观题的出题来源,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务必重视。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图表识别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应对如此趋势,考生复习时要对教材中的图片和表格进行语言表述,加深理解。

二是重温真题,掌握规律。通过对历年高考题的分析,识别高频考点,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建议考生把光合作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等高频考点按考法归纳,再进行重复性针对性练习。例如将对光合作用具体过程的考查总结为第一类型,对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归纳为第二类型等,把同类问题规律化,使之成为得分点。

三是重视已错,避免再错。回顾错题,找到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回归教材,并在书中清晰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方可对散乱的生物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高考最后阶段,考生应当重视两类题:自己一错再错的题和老师重点讲解的题。借助平时积累的错题集查漏补缺,达到能力的升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让失误降到最低程度。 

思政 抓实抓细多练真题细磨答案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 李晓云

一是回归教材,夯实必备知识,做到随用随调。如构建以大单元、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知识链等;把主干高频考点知识的背诵默写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高频时政热点训练(如全国两会、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

二是规范答题,注重思维能力训练,强化关键能力。如规范主观题作答的四个可视化思维路径,即设问逻辑可视化、知识逻辑可视化、情境逻辑可视化、答案逻辑可视化。特别注意要掌握好对设问和情境关键信息提取和优化的思维方式。

三是多研真题,细磨答案,把握高考答题规律。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参考题,要明晰真题考查的目标,研究真题情境设置与答案的内在关联,把握答题规律,提升解题能力与思维品质;要根据地域选择真题(如广东、湖北等省份近3年的真题可首选参考),不海量刷题,要有针对性地研题,注重质的提升。

四是整理易混易错题,落实错题再练。易混易错题是必备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盲点,更是学习的堵点。通过错题再练,解决学习的盲点和堵点,进一步理顺思维过程,能有效对必备知识进行全面查漏补缺。

五是领悟答题技巧,关注评分细则。答题时的试题情境是最重要的载体,要将情境材料进行分层概括(找主谓宾),把握材料主旨大意。组织答案的时候要依托情境,树立原文利用意识;关注评分细则,积累高三以来每次大考(特别是统考)评分细则里那些可替代的术语;在考场上要大胆写,不留空白卷,实在不会写的,要敢于摘抄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地理 整理必备知识关注社会发展

●南宁市三十六中地理教师 肖智艳

一是整理必备知识,回归本源。冲刺阶段进行的知识自主整理,不宜面面俱到,要对照课标要求回归教材,关注新增内容。从高频考点的主干知识中,选择比较薄弱的知识进行图谱式梳理,完善知识框架体系。为应对新高考的变化,同学们要学会跨学科综合思维,将地理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一定量的训练后,加强对试题和考点的感悟,回归学科本源。

二是研究真题,悟命题规律。现在正处于高考模式改革转型期,新、难试题并存。临近高考,同学们要将曾经做过的地理真题整理出来,详析答案,复盘答题思路,查漏答分点,纠偏逻辑链等,从而寻规律、探方法、明立意、体思维、促提升。通过重新审视、整合、对比同类题型,感悟命题规律,增强应试能力。

三是关注社会发展,厚植家国情怀。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选材大多紧扣新时代脉搏,素材既有来源于生产、生活的产业发展、人口负增长、社会热点、文化艺术等领域,也有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凸显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后期复习时切忌去记忆热点所涉及的知识,要理解热点在地理学科中的理论和实践,在考试答题时才能更好地聚焦核心价值观。 

(黄颖 佟镝综合整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