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2023-06-14 15:00:24 - 北京晚报

▌赵长征著

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连周襄王都派遣使者参加,赏赐齐桓公胙肉。

齐桓公与诸侯订立盟约,规定了中原各国内政外交的基本行为规范,号召大家团结友好,和平共处,不要互相攻伐。齐桓公的霸业至此达到鼎盛。

从齐桓公称霸的事迹来看,我们会发现,他真正发动的较大规模战争并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武力的威慑和外交的谋略。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论语·宪问》),就是这个意思。他的这种慎用武力的行事风格,既减小了双方的损失,又达成了战略目标,非常符合后来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也符合儒家崇尚礼义的精神和仁爱、反战的理想,所以得到了儒家的称颂。

齐桓公和管仲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策略得当,善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战争理念相关的。

在春秋前期,诸侯之间的战争,规模和烈度都是有限的,一般也都只是以让对方屈服为目的,并不追求彻底消灭对方。当然,大国吞灭小国,也是常常有的。但是一般被吞并者都太弱小,很难组织起成规模的军队,进行像样的抵抗。像战国后期那样,各诸侯国举全国之力生死相拼,灭国屠城的惨烈战争,在齐桓公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这种有限战争的方式,也有它的缺陷。比如对楚国的讨伐,就只是炫耀武力进行威慑,而没有真正进行决战,彻底打击甚至消灭楚国的军队。这样虽然避免了己方遭受重大损失,但是对方楚国的实力也得以完整保存,在齐桓公死后,它很快就卷土重来了。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真正的霸主,立下了赫赫的功业。但是,在他死后,诸公子争立,齐国陷入内乱,齐国的霸业也就迅速消亡了。(18)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