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产业之基

2024-06-14 02:08:05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解锁流量密码

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产业之基

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产业之基

编者按

包粽子、编香囊等民俗活动人气爆棚,各类出游新趋势、新兴潮玩持续上新……端午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6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2亿元,全市文旅市场呈现安全有序、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并对千亿级商圈打造、高品质消费供给、国际化消费环境提质等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展望下半年,成都如何抢抓6·18大促、暑期等时点,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如何优化提质国际化消费环境?本期《锦观智库》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胥。

精彩观点

1

在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旅行体验的趋势下,现在的旅行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走马观花,而是倾向于挖掘那些未被大众广泛触及的“隐秘角落”。

2

暑假临近,要抓好“一大一小”两个群体,定位学生群体需求,打造兼具行走课堂、自然教育和文化传递的世园会研学产品;同时,定位老年人群体需求,将自然美学与大健康有机结合推出产品。

3

扩大城市消费只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前端工作,成都在这个方面已有比较多的探索。接下来,成都要做好后端工作,即运用消费提升城市在招商引资、吸纳人才和升级产业等方面的竞争力。

接住泼天流量,及时反馈消费者诉求

锦观智库: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量似黄金。流量是衡量文旅热度的最直观指标,但热度并不等于持久度,留下来才是效益的增长点。成都如何抢抓世园会、6·18大促、暑期等重要场景和时点,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叶胥:从淄博赶“烤”,到哈尔滨的“滨”至如归,再到天水麻辣烫的爆火……近年来,许多城市轮番出圈。面对泼天而来的流量,国内城市探索了一些经验。

一是抓住社交平台的小小“火花”,引燃为大大的城市口碑。最初对流量的引爆往往只是网络社交平台的一个小点,但数字时代的口碑传播具有传播效率高、传播互动性强等特点,城市本身积蓄已久的筹划和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借由高效率的传播和多平台的宣传,经由消费者积极的网络互动,演变成为城市“口碑”,助力流量增长。

二是主动迎接短时流量的快涌入,展现服务型政府的治理能力。各地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不断做好应对短时快流量所延伸出的问题,及时反馈消费者诉求。各个“讨好型城市”频频出圈,体现了服务型政府治理能力对留住流量经济的关键作用。这种从政府、商家到市民的整体改变,来源于当地政府发挥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最终因市场和市民自发参与而收到奇效。

三是打破截流的路径依赖,塑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把流量变成消费增量,除了活用现有的城市资源外,更要另辟蹊径开发消费新赛道。因为在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旅行体验的趋势下,现在的旅行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走马观花,而是倾向于挖掘那些未被大众广泛触及的“隐秘角落”。

成都如何抢抓世园会、6·18大促、暑期等场景和时点,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一要拓宽世园会这只流量漏斗。要立足于世园会的资源特点不断开发爆款产品,尤其是暑假临近,要抓好“一大一小”两个群体,定位学生群体需求,打造兼具行走课堂、自然教育和文化传递的世园会研学产品;同时,定位老年人群体需求,将自然美学与大健康有机结合推出产品。

二要破解愿消费这组流量密码。适应当前居民消费社交化和休闲化发展趋势,避免消费内容的空洞化和同质化,给予消费者不同于过去的消费体验,添加包括观赏元素、打卡元素、分享元素、时尚元素、潮玩元素等多元素进行创新。

三要拉长流量转向增量的链条。推出“世园会+互拼”旅游模式,加快鼓励世园会实施“游购互抵”联动,世园会门票可抵扣购物费用,购物小票可适当抵扣世园会门票;探索结对“游客互宠”活动,跟成都结对的城市游客可实施互免门票机制,鼓励两地居民相互旅游;推动“游览互拼”模式,基于游客在川游览景区数量,给予世园会的门票减免。

基于而不拘于特色,提升多元消费承载能力

锦观智库:近年来,不少城市结合自身条件,立足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打造丰富的消费业态和场景,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这些网红消费场景的共性何在?成都如何把握这些共性特征,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

叶胥:概括而言,这些场景都以“+消费”形式,打造消费新场景,逐步成为网红消费地标。

强调现代元素而不失本色。很多网红消费场景都倾向于在保留原始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商业元素,通过引入现代商业和文化活动,实现本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成都东郊记忆是一个将工业遗存改造为文化园区的成功案例,它在保留原有工业建筑和设施的同时,结合现代艺术和文化活动,打造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消费场景。

着眼标签化的业态融合。每一个爆火场景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关键词与消费场景融合,凸显一个明确的标签,再发展成自身的特色。比如,成都铁像寺水街“文化+场景”、春熙路商圈“时尚+场景”、天府绿道“生态+场景”,不仅成了成都的文化新地标,也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差异化定位面向多群体。新的消费场景都在追求更为精准的消费群体定位,力图在竞品中体现出自身特性。比如,在闹中取静、或在静中取幽、抑或是在幽中透闹。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联动效应,让消费新场景不只是年轻人的打卡地,还是中老年人的生活区,文殊坊的打造就在于再现老成都生活画卷。

接下来,成都要大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绿色低碳、银发经济等打造消费新场景,创新发展“音乐+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融合业态,提升多元消费承载能力。

第一,基于特色而不拘于特色。将成都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聚焦动漫周边、工艺美术、珠宝首饰、智能穿戴消费品等领域,以时尚设计为引领,通过开放引进和本土原创培育,以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为支撑,发展多样化的时尚产品、个性化定制和品牌体验。

第二,力求感观和内容的双创新。要从消费场景的外貌颜值、规划设计和展示展现上给予视听上的新变化,力求在第一眼的感观上与传统消费场景相区别,更要在消费内容上进行实质创新,找好不同业态的交互接口,企业运用大数据、智能交互、通信感知等新技术搭建5G全景应用生态体系,避免业态的简单堆砌。

第三,做到消费场景的应时切换。因为消费场景本身源于电影中的“场景”概念,电影场景强调场景切换和主题应景,消费新场景要避免“审美疲劳”,做好适应时节和时点的场景切换。用好数字手段和人工智能,打造可以智能切换的特色场景,依据不同时点进行内容主题的升级变化。

聚焦消费矩阵,完善产业布局拓展产业链条

锦观智库:从全球范围看,1990年代以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迅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它们的发展经验对成都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您认为成都可如何行动?

叶胥:国际经验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消费,而是要把消费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扩大城市消费只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前端,成都在这个方面已有比较多的探索。接下来,成都要做好后端的工作,即运用消费提升城市在招商引资、吸纳人才和升级产业等方面的竞争力。

以本地市场优势需求为先导,完善相关产业布局。立足当前成都本地旅游市场火热的现实,以需求为牵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瞄准露营装备、骑行装备、冰雪运动装备和水上运动装备的制造和设计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加强餐饮业新赛道布局,鼓励全球知名餐饮企业在蓉建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

提升城市消费的情绪价值,助力人才吸引力提升。居民生活服务、基本社区公共服务既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又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所要求的全面便捷高效的基本服务体系紧密相连,要以满足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补齐短板、精进服务,推动社区商业创新升级,支持新零售企业下沉社区,改造老旧社区商业形态,提升社区商业发展品质,打造15分钟便民社区商业形态。

聚集城市消费矩阵,拓展产业发展链条。鼓励相关企业、创业团队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发展产品设计,打造个性化品牌,促进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发展高级定制等中高端服务,优化产业发展链条。

具体来说,成都可采取以下措施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国际航班的通达性,确保国际旅客的便捷出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为外籍人士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二是优化商业环境。引进国际品牌和高端零售,打造国际化的购物街区和商业综合体;举办国际性展会和活动,如国际美食节、国际艺术展览等,吸引国际游客和消费者。

三是发展特色消费。结合成都的文化特色,如川菜、茶文化、熊猫文化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推广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蜀绣、川剧变脸等,提升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四是提升服务质量。培训服务人员,提高外语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国际消费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体验;推广智能服务系统,如智能导览、智能支付等,提升消费的便捷性和科技感。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展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吸引国际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促进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流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陈仕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