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履职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

2024-06-14 07:07:51 - 检察日报

协同履职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

2023年以来,湖北省麻城市检察院积极探索,与市人大、政协分别建立“检察+代表”“检察+委员”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形成公益诉讼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工作合力。通过协同履职破解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调查处理难等问题,为公益诉讼优质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主动对接,夯实工作基础。主动与市人大、政协联系,分别出台《麻城市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麻城市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办法》,扎实部署落实举措。积极向代表委员报告上级院部署的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对人大、政协移送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及相关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建立台账、统一登记、集中管理,定期交由检察办案组分析研判,分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领域和行业,摸排案件线索,开展专项监督活动。

聚焦建议议案,精准监督治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级院部署和群众关切,聚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食品安全、耕地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小区消防安全隐患、革命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积极开展建议转化工作。如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部分小区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积极调查核实,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并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回头看”。通过检察监督与代表委员监督同频共振,有关部门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6处,新建电动车充电棚16座,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深度调研,助推社会治理。梳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寻找监督点,通过深度调研找准问题背后的堵点和难点,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助推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如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加强农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深入走访调研,以麻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木子店老米酒”为切入口,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特产品商标行业专项治理。办理的麻城市检察院督促保护木子店老米酒地理标志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2024年湖北省检察院发布的12个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事例。

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强化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互动,将衔接转化机制与公益诉讼调查取证、跟进监督、公开听证等已有机制深度融合,形成监督合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公开听证12次,参与公益诉讼整改“回头看”15次。如在办理某公司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先后3次向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反馈案件办理进度,并邀请其参加“回头看”跟进监督和办案效果评估,为该案成功办理提供有力保障。该案入选2023年最高检发布的耕地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双向互动,实现多赢共赢。定期邀请代表委员来院召开衔接转化工作座谈会,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听取代表委员对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的意见建议。该机制建立以来,共接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6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件,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8件。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中梳理的问题、对策和建议,及时报送人大、政协领导,人大、政协分别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形式提出和反映,为代表委员提出高质量建议和提案提供案例参考和实践依据。2023年以来,共梳理出公益诉讼办案中需要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燃气工程安全、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等相关建议10份,向市人大、政协报送,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提供参考,受到好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