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饱含历史信息的空间,都是活着的史书

2024-06-14 05:55:50 -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转自:贵州日报

每一个饱含历史信息的空间,都是活着的史书

人物简介刘兆丰,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本土营造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历史遗产保护工作者。作品包括孔学堂、图云关抗日救护总队纪念馆、贵州省图书馆新馆等。

记者:您从事建筑设计和规划工作多年,建筑文化的探索在您的人生履历中有着重要意义。您认为历史建筑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概念?

刘兆丰:历史建筑广义地说就是那些有价值的老建筑,这个“老”既可以是古建筑,也可以是近现代建筑和1949年后具有既往年代特征和某种价值的当代建筑,比如贵阳的邮电大楼和海关大楼。狭义的历史建筑,是指那些已经挂牌为历史建筑的老建筑。和历史建筑相似的,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文物建筑,都是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类型,也都具有相似的价值判断方式,但后者更注重建筑本体的历史意义,更强调它的文物价值。历史建筑的“建筑”这个词,也包含构筑物,如老桥、工业设施等。

记者:历史建筑的这些特点,似乎在传达着人们在历史时空中滋生的思想观念、秉持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信息。历史建筑与历史的整体性有怎样的关联?

刘兆丰:广义的历史建筑,既有文物建筑的历史概念,更有一种普遍的、累积的历史风貌概念,是城乡大地、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整体风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伟大的文明必须实实在在呈现在大地上,没有大量性的历史建筑的保留展现,你就很难说你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一个文明的深远伟大,是通过他的建筑、城市和乡村在大地上涌现出来的。一个具有厚重历史的民族需要一代代活在历史与当下交织的空间和环境中,随时感受历史的沉淀和延续的活力。走进世界上那些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或地区,首先感动你的是众多历史建筑,遍及城市和乡村。这些建筑可以是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标志,但更多的是住宅、商铺,咖啡馆、餐厅,属于日常的生活世界。我们绝不能只侧重保护有限的不可移动文物,而失去完整历史时间链上大量的作为文化主体的历史建筑,那就会失去这个悠久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表征。它标志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识。对历史建筑的毁弃,会成为无知的文化罪人。

记者:照这样说,文物建筑强调文物价值,历史建筑强调更广泛的历史风貌和功能的连绵不绝。在您看来,历史建筑如何做好保护和活化利用?

刘兆丰:文物建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艺术或科学价值,因此它强调价值的完整呈现。比如说建筑外观、结构体系、构件装饰、室内空间、历史环境等,都需要加以相应的保护,通过它人们可以获得完整的历史信息。同时强调功能利用和开放,国家专门为此制定了文物建筑的开放导则。

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也相似,但更多体现为历史的普遍性价值,更为强调在保护下的多样化利用,生生不息的活力。历史建筑往往是有延续的使用功能的,如果需要发展或改变功能,是可以在保护其主体风貌、典型构件的前提下调整空间,甚至包括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适应新要求、体现时代发展的。比如把一个老住宅改变成咖啡屋,可以调整室内空间,在建筑次要的局部做一点变动。比如把简陋的窗格改成简洁的玻窗,或把一栋厂房分层分格成为艺术工作室等。也就是利用上更加复合和灵活,允许一定的生长性。当然这些需要很专业的精心设计和通过相应审查审批,特别是尽量做到具有可逆性。总之,不管是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建筑,它们都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两者是相通的。历史价值高的优秀历史建筑可以进一步成为文物建筑。

记者:构筑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也传递着它的历史文化信息。您认为在当今如何体现它的价值?

刘兆丰:构筑物属于广义的建筑。许多老的构筑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重要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有的仍然延续着历史的功能,比如贵州大量的还可以通行的古桥老桥,就是我们珍贵的历史财富。有的原有功能已消失,如不再输水的渡槽、荒废的寨墙等等,但它的历史意义使它具有纪念性和审美价值。它们和老井、古树、老场坝等历史环境要素以及老建筑一起,组成丰富多元的历史场景,融入我们的生活与生命,塑造着我们的精神气质,支撑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每一个饱含具体历史信息的空间,就是我们活着的史书,它是文明的保存者、文明的叙述者、文明的传承者,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对其加以永续保护。我们之前的失误实在是太多太多,现在是必须唤醒我们的历史意识和责任的时候了。历史也是移动的时间概念。若干年后,今天就成了历史。此刻我们做出的建造,也应该成为未来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取决于我们的历史意识和各方共同努力的意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