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形成医学教育的“复旦经验”,复旦大学中山、华山两家临床医学院揭牌

2024-06-14 10:39:22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探索形成医学教育的“复旦经验”,复旦大学中山、华山两家临床医学院揭牌

昨天(13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纳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简称“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研讨会,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同步揭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冬出席会议。

探索形成医学教育的“复旦经验”,复旦大学中山、华山两家临床医学院揭牌

我国医学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多方协同,取得了重要成绩,确定了医学教育“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道术、仁术、技术、学术、艺术”的人才培养新标准和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教育体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三方共建托管”取得突出成绩。五年来,复旦大学汇聚三方合力,形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办学活力,强化了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大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体现出新医科的发展方向,在医、教、研方面共同提高,探索形成医学教育的“复旦经验”。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努力探索一流综合性大学办一流医学教育的新路,复旦大学紧密对接国家急需和前瞻布局,用好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不断完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教授表示,“三方共建托管”五年来,复旦上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保证医学教育的完整性;狠抓内涵建设,持续推动医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紧盯“国之大者”“城之要者”,为国家为上海持续做出新贡献。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复旦上医全面提升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面向未来致力于培养“干细胞式”的医学人才,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化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改革,从2023级起推行基于“5+3”模式的八年制新培养方案,同时落地实施临床医学院改革,通过强化临床教学主体职能、筑牢临床师资队伍根基等举措,进一步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建设一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历史上,复旦上医曾有过中山、华山等临床医学院。此次改革是在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的时代特点和复旦特色。未来复旦大学中山、华山两家临床医学院将强化临床教学主体职能,筑牢临床师资队伍根基,构建临床医学“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体系,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等老领导代表,顾玉东、闻玉梅、王正敏、段树民、樊嘉、黄荷凤等两院院士代表,以及16所兄弟高校和医学院代表出席研讨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