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以质为信,推动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的硬实惠

2024-06-14 15:21:31 -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石雨昕    每经编辑马子卿    

6月14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田世宏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企业的资金、融资需求不断增长。为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赋能质量强国建设。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以质为信,推动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的硬实惠

据悉,《通知》遵循质量和金融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质量要素的作用,按照“信息采集、信用评估、贷款服务、贷后管理”的质量融资增信实施全流程进行部署。《通知》包括4部分9条。第一部分明确了质量融资增信的内涵,指出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第二部分明确了质量融资增信的要素范围,提出了规范要素内容的要求。第三部分从推动信息共享、建立评价体系、优化办理服务、强化风险管理四个方面部署了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重点任务。第四部分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

什么是质量融资增信?开展这项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田世宏表示,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

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概括言之,就是“以质为信,推动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的硬实惠”,这项工作瞄准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当前在融资增信上的关注点,抓住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结合点,找准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增信渠道的突破点,是质量和金融协同联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推动质量信息的互通共享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便于金融机构动态、全面掌握企业的质量信息,帮助金融机构为企业精准“质量画像”,降低融资风险。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建立质量要素综合评价体系,深入挖掘和分析质量要素数据,引导信贷资源更多优化配置到优质企业上来。

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这项工作创新了融资增信的新模式,帮助广大企业尤其是优质中小微企业,突破原有的传统贷款方式,开辟了通过质量要素融资增信的新路径,提高了优质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通过突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的关键作用,以质量促进融资,以融资支持企业持续加大质量保障和质量提升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从融资增信的供给和需求的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市场监管总局、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共同携手推进这项创新工作,推动质量工作与金融工作的协同配合,互相促进,让质量要素信息架起连接广大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的桥梁,让优质企业找得到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对接得到优质企业,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满意度。

田世宏介绍,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地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今年前4个月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加2万亿元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支持企业融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采取哪些举措,提升金融机构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的积极性,支持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表示,开展质量融资增信,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支持金融机构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内的各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过66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3.3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2万亿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实际,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部门协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作闭环,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相关要求,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优化信贷评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创新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考虑到大部分企业是民营和小微企业,我们将继续推动落实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加大对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二是工具方面。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长期性工具基础上,人民银行还创设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阶段性工具,为银行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近期,人民银行新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质量效益型企业贷款也可以享受政策支持。

三是部门协同方面。支持企业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管理、行业主管、财政等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质量融资增信就是一种积极探索,通过共享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企业质量信息、探索将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范围、提供贷款贴息等,有利于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实现银企“双赢”。

四是效果评估方面。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对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效果进行评估,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人民银行各分行、各金融机构加强政策宣传、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金融监管总局:银行要依托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在授信额度等方面体现差异化安排

据悉,质量融资增信对于银行机构而言也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银行机构应当怎样运用质量要素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李晓文表示,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能够引导银行机构充分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的价值,将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融资授信的有形资产。具体来看,银行机构开展业务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评价体系。银行机构要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健全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将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纳入信贷评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合理分析评价企业质量水平、品牌价值和创新发展能力。要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数据积累、信息交叉验证、线上线下交互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模型。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银行机构要根据市场监管等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单和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经营优势,探索质量融资增信业务发展模式,强化业务全流程管理。

三是完善产品服务。银行机构要依托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为企业量身定制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授信额度、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体现差异化安排,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程度,支持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四是加强风险防控。银行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融资增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要落实好还款来源,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加强贷后管理,动态跟踪企业经营状况、风险水平和质量融资增信信息变化,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做好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防止资金淤积、空转或挪用。要加强与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动协同和信息共享,确保质量融资增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石雨昕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