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2024-06-14 21:30:5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风口财经首席记者刘晓

备受关注的5月份金融数据正式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14日下午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8.4%的较高水平;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06万亿元左右;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1-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如何看待新增信贷数据表现?如何看待M2增速回落以及M1增速为负?数据发布后,风口财经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多位金融专家。受访专家认为,当前在主动“挤水分”的基调下,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数据表面上虽然增量不大,但在排除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

金融机构正逐步摒弃规模情结

风口财经: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如何看待新增信贷数据表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当前,在“挤水分、防空转”的政策导向下,金融机构正逐步摒弃规模情结,促进信贷供需更加匹配;禁止“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套利,企业信贷还款和不续作增多;叠加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仍不足(尤其是传统行业和个人领域),项目储备减少、早偿压力抬头,信贷投放强度向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回归。此外,部分企业加大发债力度替换贷款和年中票据融资面临集中到期压力,也对5月新增信贷造成扰动。但综合考虑“均衡投放”要求以及“5.21”央行信贷形势分析会精神,积极挖潜有效需求,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加强对防空转资金回收后的再盘活运用,5月新增信贷环比多增,同比虽有所减少但信贷质效更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5月新增信贷继续弱于季节性,主要受周期性、结构性及政策方面影响。一方面,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信贷需求偏弱拖累,而国内积极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与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国内信贷扩张逐步向常态回归,相应增速有所放缓。

从信贷结构看,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新增量低于近年五年均值,反映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整体不够强劲。企业短期贷款保持增长,但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新增低于近五年均值水平,票据融资增幅偏强,一方面受房地产及相关企业贷款低迷影响,一定程度反映企业增加贷款融资、扩大生产与投资意愿偏谨慎,企业短期交易不够活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5月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主要原因是企业和居民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少增也表明金融“挤水分”的影响在延续,同时,当前国内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仍有波折,融资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也不利于企业贷款需求释放;居民贷款需求不振则主要源于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以及居民消费信心不足。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6月13日,工人在卢龙县一家环保型装配式建筑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发

部分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

风口财经:从货币供应量看,5月末M2余额301.85万亿元,余额比上月末略有增加,增速较上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原因有哪些?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在M2中占大头的是企业和居民存款。随着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蓄水池”的作用明显,对存款的替代属性增强,部分活期存款向理财市场分流。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收益率优势明显,相应的理财产品也受到投资者青睐。截至5月末,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超过9.5万亿元,同比增加约1.8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5月以来,叫停存款“手工补息”的影响仍在发酵,除居民存款在价差优势下继续向非银存款转移外,部分对公存款也有脱媒倾向。伴随增量信用扩张从表内转向表外,对应的货币派生节奏趋缓,M2增长延续承压;5月政府债发行提速和集中税收缴款推升财政存款,也对M2有所拖累。

部分资金从存款分流到理财后,虽不再纳入M2统计,但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且当前“挤水分”的效应也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

金融“挤水分”影响M1增速

风口财经:数据显示,5月末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如何看待M1增速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5月末M1增速为-4.2%,较上月末大幅下行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快速下行且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为有历史记录以来首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金融“挤水分”影响,近两个月企业贷款数据同比大幅少增,这会直接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减少;二是当前楼市低迷以及市场主体经营和投资活跃度不足,也会对企业存款“活化”带来不利影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M1同比收缩,主要原因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地方融资平台举债规范化及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仍相对较高等。从趋势看,随着经济活跃度逐渐提升,存款结构将逐步回归常态。

另外,规范“手工补息”会造成金融数据短期扰动,但从中长期看,对于增强经营稳健性、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防范潜在风险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意义。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今年以来,在金融业“挤水分”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弱单一因素影响,不宜过度解读。总体而言,5月份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较为有力。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6月12日,工人在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核电设备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发

年内社融增速或先升后降

风口财经: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数据?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这其中,最主要的拖累项是人民币贷款。数据显示,前五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6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从5月单月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0.95万亿元,同比少增4100亿元。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依然缺乏足够的需求储备,加上季度GDP核算方式优化后,地方政府督导下虚增贷款的现象有所缓解。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新增贷款仍然接近万亿元水平并不算少。此外,地方化债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对5月贷款也有下拉作用,如果将这部分因素还原后,当月新增贷款实际上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

不过,要看到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财政政策应加快发力,货币政策方面应继续实施降准、降息,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有力激发有效融资需求,促进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不断优化。后续,伴随专项债继续放量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年内社融增速或呈现先升后降的震荡走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5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强于季节性。主要是政府债券融资反弹,抵消了银行贷款增幅放缓影响。5月新增社融强于季节性,反映国内实体经济整体融资需求平稳增长,经济扩张动能增强。但也要看到社融结构反映出民间融资需求整体偏弱。居民消费融资意愿偏谨慎,尤其是房地产部门等部门拖累较为明显。

新变化!多位专家解读:5月金融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5月8日,中建三局的工人在海南临空航空特货“超级运营人”项目施工。新华社发

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

风口财经:最新的金融数据传递哪些信号?未来趋势如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在主动“挤水分”的基调下,新增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数据表面上虽然增量不大,但在排除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

后续,伴随货币政策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效果释放,以及房地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大宗消费,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转,信贷增量相应加大。

但从更长视角看,伴随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有所转弱,监管将着力引导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信贷增长要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金融机构需积极谋变,挖潜有效需求,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提供对新动能领域的助力。同时,在着力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过程中,信贷总量和增速也会较前期有所回落,进而使得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考虑到当前经济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特别是地产、城投两个主要行业都处于调整阶段,信贷需求收缩,并且正在偿还存量贷款,这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信贷总量增速。而当前政策面的重点是盘活以上存量贷款,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可适度淡化对信贷、社融总量的关注,重点观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对重点领域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其中包括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等的增速。这是今年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的具体体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