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亚洲:中资银行在香港市场份额占比达36%,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2023-07-14 11:49: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伟泽香港报道

“我们对香港的承诺是永久的,无论其他商业机构作何变化,我们都将在香港增加投入,扩大发展。目前中资银行在香港市场份额占36%,建行等中资银行未来在香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资银行在香港金融体系中“压舱石”的作用会愈发明显。”建设银行(亚洲)副董事长及行长张骏在7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建行(亚洲)前身是于1912年在港成立的广东银行,也是香港第一间由华人创办的银行,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与美银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同年更名为建行(亚洲)。建行(亚洲)继承了服务香港的初心,深耕香港,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出贡献。

作为在港央企,建行(亚洲)积极为谋求市民福祉努力。张骏指出,香港虽然金融业高度发达,但金融服务不均衡。“在中环这样的金融中心,银行服务商遍布;但在相对偏远地区,普惠金融则是难以触达。作为在港央企,建行(亚洲)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让普惠金融的服务触达到每一个市民,保护相对弱势的客户群体。”张骏说道。建银亚洲是首批响应特区政府号召在天水围等偏远地区开设分行的银行之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香港市民。

张骏坦言,目前高企的美元利率对香港银行业带来挑战,高利率环境导致整体市场信贷需求不足。但他认为,这些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他透露,尽管上半年情况相对困难,但建行(亚洲)上半年的信贷规模仍保持温和正增长,建行(亚洲)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长期以来都发挥着连通境内外资本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作用。依托香港国际化平台,建行(亚洲)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香港打造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中国建设银行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于2017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建行(亚洲)被香港金管局指定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一级流动性提供行。建行(亚洲)同时也是港股通、债券通的结算行及外汇兑换行以及“互换通”首批境外参与机构。2023年一季度,通过建行(亚洲)参与债券通“北向通”跨境人民币债券交易量达1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居市场第四名。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张骏认为,目前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比例与中国在世界中所占GDP比重不对等,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有广阔的前景。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仅约为2.7%,但同期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为18.4%。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张骏指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资金量巨大,投资者对持有的离岸人民币保值增值需求巨大。因此,针对离岸人民币的金融产品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

6月5日实施的“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就为离岸人民币打开了新的投资去向。在此模式下,投资者可以互换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港币柜台证券及人民币柜台证券,投资者可直接用人民币购买港股。

对此,张骏表示,“双柜台模式”能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港股交易量带来正面影响,建行(亚洲)将积极响应“双柜台模式”,持续优化和提升双柜台交易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务。

1/3的海外资产贡献一半营收和利润

建行(亚洲)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李林峰透露,建行目前在海外的资产仅占不到1/3,但海外的营收和利润占比却都接近一半。下一步,建行(亚洲)将发挥区域总部作用,将海外审批中心、海外金融科技中心等海外管理的职能部门安置于香港,致力于助力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从2023年开始,建行(亚洲)的业务经营区域扩大至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RCEP成员国家,以及中东地区,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和中亚地区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李林峰指出,建行(亚洲)将持续为“一带一路”发展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国际银团及双边贷款等多元化产品。

除了融资需求,建行亚洲也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建行(亚洲)以“全球撮合家”平台为基础,构建金融服务新渠道,实现从传统“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需求撮合、商机推荐服务。

建行“全球撮合家”是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B2B跨境智能撮合平台,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为商家进行需求撮合、商机推荐服务。

2021年,依托“全球撮合家”平台,中国与马来西亚逾200家企业通过视频进行了上百场线上对接,两国多家知名企业在对接会上签署了新科技汽车、绿色钢铁、清洁能源等多项投资和贸易协议,签约总金额达12.86亿美元。

(作者:张伟泽编辑:朱丽娜,和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