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⑫丨一亩地年流转费4000元,茂县“三个一亩”模式高效用地

2023-07-14 16:32:05 -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袁城霖

一亩地一年流转费4000元。

7月12日,茂县赤不苏镇赤不苏村,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采访小分队来到这里,听到了“高价”土地流转费。在四川丘陵山区,土地每年流转费一般不到千元。这里的流转费为何能这么金贵?

赤不苏村位于茂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67公里。从县城出发,一路高山峡谷,鲜有种植庄稼,直到到达赤不苏村,河流右侧出现宽约三四百米的河坝,地里种满农作物,民居也在此集中。

赤不苏,在羌语里是“粮仓”或者“土壤肥沃”的意思。利用好这“金贵”的土地,赤不苏村引进业主,探索一种在当地叫作“三个一亩”的生产模式,把一亩地当作三亩地来种,种出“一亩稳定粮、一亩高产果、一亩增收菜”,达到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收入的目的。

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⑫丨一亩地年流转费4000元,茂县“三个一亩”模式高效用地

高效用地,苹果树下轮作套种

从高空俯瞰,赤不苏村河坝地带是一抹整齐的翠绿,一行行作物在峡谷中横向延伸。

走进田间,眼前一人多高、树干仅有手臂粗细的苹果树上挂着果子,两行苹果树之间用薄膜覆盖种植大豆,有些地方套种的是玉米。

这是夏季的“三个一亩”种植作物。

赤不苏村党委书记王成龙告诉记者,冬季在两行苹果树间种植卷心白、荞麦,春季种植莴笋、花菜、莲花白。简言之,“三个一亩”种植模式兼顾轮作和套种,依据季节采取“果树+粮食、果树+蔬菜”种植。

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⑫丨一亩地年流转费4000元,茂县“三个一亩”模式高效用地

把一亩地当作三亩地来种,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一个基础是赤不苏村引进业主批量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改变了以往单家独户粗放的生产方式,又保证了村民的收入。”赤不苏镇镇长罗晨洋介绍,引进的业主承诺,吸纳村民到地里务工,日薪100元。

赤不苏村村民陈俊此前种植一亩地的年收益大概1.3万元,今年他主动流转出一亩地。他告诉记者,加上近几个月务工,今年收入已有7000多元,估算一年光务工能拿1.5万元以上,“都是纯收入,还不用操心。”

业主进入,还带来了稳定的销路。罗晨洋总结现今的生产方式,前端是“三个一亩”种植模式,后端是订单农业,中间则是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⑫丨一亩地年流转费4000元,茂县“三个一亩”模式高效用地

在田间,王成龙谈到一个细节,原本地里种植的是李树,考虑到李树枝叶繁盛,会遮阳影响套种作物生长,因此替换为枝条相对稀疏的苹果树,并进行矮化处理。苹果树的行间距也有讲究,间距一般1.2米—1.5米,行距3.5米,“留出比较宽阔的行间距,便于小型农机进入作业。”王成龙说,地里使用了旋耕机、地膜覆盖机、玉米收割机,还借助山地轨道进行运输,避免修建生产便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记者注意到,与平原、丘区多数地方不同的是,赤不苏村苹果树下的杂草已有二三十厘米高,并没有进行除草。王成龙解释,这是故意为之,“有草覆盖,可以减少土地水分蒸发,这和大豆覆盖薄膜种植是一个道理。”

阳光充足正是赤不苏村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日照时间长,保证了水果等产品优良品质。

种养循环,让产品卖出好价钱

在赤不苏村的田间,每行苹果树上都捆有一根细胶管。“这是水肥一体化设施。”罗晨洋说。

放眼望去,田间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大白桶,作为给地浇灌水肥的中转站。

“肥”,来自周边的几个养殖场,它们加起来有生猪存栏5000余头、鸡存栏4万余只,粪便都用到了地里。

“种养循环、发展有机农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产品卖出更高价钱。另一方面还能在地不留闲的情况下,保证土壤肥力。”罗晨洋说,去年,地里种出的“瑞雪”苹果订单价6元/斤,小金黄玉米15元/斤。

凭借精细化和产业化生产方式,去年赤不苏村“三个一亩”种植模式亩产值2.5万元,相比以前翻番。罗晨洋算了笔账,一亩地一年用工45天,劳务支出4500元,再加上4000元流转费,以及种子、水肥和有机肥、设施、农机的固定支出,业主总成本不超过1.1万元,“业主有的赚,村民收益也稳定,双赢。”

阿坝70年·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⑫丨一亩地年流转费4000元,茂县“三个一亩”模式高效用地

尝到了甜头,赤不苏镇在全镇9个村推广这一种植模式,今年种植面积已扩大至约4000亩,范围从峡谷覆盖到高半山村,整体建设赤不苏河谷粮果现代农业园区。

“解决人均耕地少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罗晨洋介绍,全镇户籍人口6855人,耕地面积8716亩,人均仅1.27亩;另一方面,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青壮劳动力不足,“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记者了解到,“三个一亩”种植模式正在茂县推广,并引起阿坝州委、州政府的重视。阿坝州计划近期举行的“三家园”建设工作推进会,拟把赤不苏村和赤不苏河谷粮果现代农业园区纳入现场调研点位,让全州参会代表都来参观、借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