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

2024-07-14 05:25:36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

“说到底,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学习中国画还是要从白描入手。线条这关你过了,白描的关你也过了,画画的基础就算是打下了。”盛夏的沈阳,城中能见的水域已是荷花满池,周末的午后,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画家董植葵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围坐在自家画室的长桌前,一边吃着冰镇西瓜、一边分享近来各自的心得。

“我在工厂工作那阵儿,哪有钱买画纸,专门捡工程师和技术员用剩的描图纸碎片,涂上熬好的浆糊黏在一起,也成了一张张练习白描的绘图纸。那时的日子,可是真苦哇……”兴浓时,那些遥远的记忆跳到眼前,变得触手可及。

工厂锻工、机关会计、京剧票友、没骨画名家……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比别人更努力罢了。

打铁之余,不忘心中所爱

画家董植葵1954年生人,退休前在市财政局工作,和数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可熟悉董植葵的人都知道,他的国画才更地道。

和许多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热爱绘画的人相似,董植葵在很小的时候便流露出了对绘画的热爱,看着妈妈画在炕琴上的林黛玉和栖霞寺,董植葵一心想学画。可缺衣少食的年月,拜师学画不仅是件奢侈的事儿,特殊的时代背景,又成为横亘在董植葵学画路上的另一座“大山”。

中学时,董植葵就读的学校有个美术小组,指导教师名叫张英郁,话虽不多,可画起画来很有神采。后来,董植葵听说,张英郁是鲁美四老钟质夫的弟子,到中学教美术也是不得已的命运捉弄。

中学毕业后,董植葵进了工厂,成为一名锻工。锻造车间不时飞溅出的火星子,时常把工作服烫出一个又一个孔洞,棉絮张牙舞爪地向外咧着。即便这样,学画仍是董植葵始终没断的念想。“张老师起初并不打算收我为徒,在那个时期,绘画是‘社会的毒草’。”第一次登门拜师,董植葵吃了闭门羹。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张英郁的老伴很喜欢董植葵,张家有三个女儿唯独没有男丁,“我没事就去老师家帮忙挑水、劈柴,干男孩子的活。每次去,师母总是用家兔肉给我改善伙食。”

日复一日,董植葵17岁那年,终于用真诚打动了张英郁。拜了师,白天董植葵在工厂做锻工,下班后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老师家学画,风雨无阻,不曾间断。

艺为上、文为先,白描是基础

系统学画那几年,张英郁一直让董植葵练习白描,而且一练就是四年。董植葵想学色彩,虽嘴上未说,却在行动中流露出急切与厌倦。“张老师看出来了,没有直接责骂我,而是给我讲了冯谖和孟尝君的故事。”聪慧的董植葵听出了张英郁的画外音,不再用其他方式宣泄心中的不满,重新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继续画白描,每周至少画两百张白描。

“有一天,张老师看了我的白描后说,过关了,线条里的抑扬顿挫、笔墨间的情趣,找到了。”在沈阳市首届工人画展中,董植葵的画作成为唯一入选的工人作品。“艺为上,文为先,张老师总说,中国画是一种文人画,没有很好的文化基础,是画不好中国画的,而且要想画好中国画,白描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通过毛笔练笔墨、练造型、练气力,白描过关了,笔墨也就过关了。”有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后,董植葵又在张英郁的提点下练起书法。在等待炉火烧红的间隙,在开始“咣当咣当”打铁之前,穿着“破棉袄”、扎着电线改装腰带的董植葵,将从工程部捡回的废纸片黏在一起,在炉子旁练习写字。

还有那本珍藏多年的《红楼梦》,董植葵早已记不清到底研读了多少遍,只知道从一开始理不清复杂的人物关系,到书中的诗词全部烂熟于心。京剧也是在那个时候走进董植葵的生活,他将中国画和京剧唱词融会在了一起……

张弛有度,没骨画形神兼备

如果不是那年高考,董植葵也许会一直留在工厂,可是金子总是要发光发亮的。1978年,成为大学生的董植葵离开了工厂。

身份和工作像滚滚向前的车轮,一变再变,可董植葵对中国画的热爱却丝毫未减。大学毕业后,经分配来到财政局工作的董植葵开始学习没骨画,并在恩师张英郁的引荐下,多次得到钟质夫先生、郭西河先生的指导,“师恩大于天!”

“没骨画是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一种画法,它既要有工笔画的准确完整,还要有写意画的自由与洒脱。中国最早的美术理论里有谢赫六法一说,其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作画要生动、有气韵,如果一幅画没有灵气,即使画得再精细、再像,也只是一个没有神采的标本,失去中国画应有的味道。‘像’永远都不是品评中国画的标准。”董植葵不时跟与他学画的学生展示,他多年前的画就缺少一些灵动之气,“你看同样是荷花,以前我会先勾边、再施重色。”在当今中国画坛上,董植葵的没骨画,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仔细品读董植葵的画作,总是会被那些不经意出现的鸟、虫还有一些农作物所吸引,尤其是小虫,颇有白石先生笔下的那种意趣。原来,董植葵曾在农业处工作了十年,对乡村生活有感情,捉弄小虫,更是山村长大的男孩童年里的一大乐趣。

董植葵乐于将生活中的细节融进笔墨,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把它提炼成绘画语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羁绊,超然于物象与自我形骸之外,达到内心的豁然贯通。

董植葵也坦言,没骨画虽好,可是并非适合于每个人。财政局的工作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分毫不差的,董植葵的性格里有着诙谐幽默的一面,一松一弛,得以相得益彰,“太板、太松都不行。”

文化积淀,决定一座城的品位

2012年,董植葵获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也有了对绘画之外的事的一些思考。“一个城市想要上品位,没有文化积淀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乃至一座城市,你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你就能走多远。”董植葵认为,一座城好似一个人,文化积淀是在长期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欣赏。“美是可以从文化的积累体现出来的,文化铸魂,润物无声,不光是对于人,对于城市也同样适用。”

沈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一宫两陵”等历史遗迹都是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美好,不断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一睹芳容。“我们的城市现在已经非常现代化了,青年大街沿线非常漂亮,沈阳在外形上已经合格了,接下来就要通过提升城市的精神内核、文化内核,让城市继续变美……”董植葵说。

在没退休之前,董植葵曾到沈阳京剧院,以花脸扮相做了一次京剧历史沿革的知识讲座,看似大胆的举动,不仅基于钻研了数百本戏本的积累,更处处透着画家对城市文化内核的自信。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