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2024-07-14 22:10:29 - 水利部发布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水利部于2024年7月14日(星期日)上午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新闻通气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有关情况,并和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共同答记者问,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李晓琳主持会议。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李晓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水利部新闻通气会。

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水利部提前分析研判防汛关键期全国防汛形势,逐流域对防汛重点工作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

今天我们举行新闻通气会,主要是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邀请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就相关情况作介绍。出席新闻通气会的还有: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几位发布人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宝恩副部长作介绍。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王宝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特别是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大家在周末时间参加这次新闻通气会。

今年我国旱涝并发重发,汛旱情发生早、量级大、时间长、发展快等极端性特点更加凸显。入汛以来,珠江、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大江大河大湖连续发生20次编号洪水;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当前,太湖第2号洪水、淮河第1号洪水正在发展,长江第1、2号洪水仍处于演进过程,湖南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后续应急处置还在持续,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御工作须臾不能放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等领导同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流域水工程,强化指导支持,有力应对了严重汛情和旱情。特别是7月5日下午湖南华容县团洲垸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后,水利部主要负责同志5日深夜和6日上午两次主持紧急会商,研究应急处置方案,6日会商后下午即刻赶赴一线,现场指导制定决口封堵以及第二、三道防线防守和抢筑、危险区群众紧急转移等方案措施,体现了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是水利部门天职的责任担当。水利部第一时间派出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及水文监测队伍驰援地方,第一时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团洲垸内群众全部安全转移零伤亡,决口封堵于7月8日22时31分顺利完成,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再过2天,也就是从后天7月16日开始,我国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就是从7月16日到8月15日。从历史资料分析,“七下八上”期间,全国洪水多发频发,容易发生流域性洪水,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水、2020年长江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都发生在“七下八上”期间。据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形势严峻复杂。

水利部高度重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范应对工作,以“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检视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7月12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提前分析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国的防汛形势,逐流域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从7月16日0时起全国进入防汛关键期,水利系统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防御的意识、机制、节奏、措施全面与关键期要求相匹配。实行部长“周会商+局地暴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部领导逐日主持会商;水利部机关和直属单位与防汛工作相关的干部职工在此期间全部取消休假,坚守工作岗位,全面进入防汛关键期工作状态;加密监测预报、风险研判和靶向预警,强化信息报送、调度指挥、指导支持各项措施。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扛牢防汛抗旱天职,勇担当、善作为,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打赢防汛关键期各场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同时,我们通过媒体记者朋友们,释放鲜明的信号,提醒社会公众、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进入“七下八上”意味着今年防汛到了最关键的时期,要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充分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谢谢大家!

李晓琳

谢谢王宝恩副部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问答环节

问答1

人民政协报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已经发生了2次编号洪水,请问全国流域防洪有哪些风险?如何应对?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来回答。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姚文广

谢谢人民政协报记者的关心。“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形势,总体还是洪水多发频发重发,致灾性强。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的防汛形势:

第一个方面,从基本水情看。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决定了我们防汛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主汛期特别是降雨更为集中的防汛关键期。

第二个方面,从新形势新特点看。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突破历史纪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大家可能还历历在目,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接近常年的年降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突破了我国大陆气象观测记录历史极值;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北京、河北监测到的最大累计点雨量均超过1000毫米,接近常年年降水量的2倍。这就警示我们,任何一个流域、一条河流,都有可能发生极端洪涝灾害,从防汛角度都不能轻视。第三个方面,从防御能力分析。目前我国水旱灾害防御仍存在短板,难以满足高水平安全的需要。如洪水调控能力不足,江河干流堤防仍有部分未达标,蓄滞洪区建设管理薄弱;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一线测报设施抗风险能力较差;部分基层干部防汛经验不足等。

根据“七下八上”关键期汛情预测,要重点关注以下风险:一是七大江河流域都有可能发生洪水,洪水防御可能面临多线防汛,防御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局地暴雨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防范应对难度大。三是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点多量大,抗御洪水的能力较低,安全度汛压力大。四是今年水利工程项目多,部分项目需要跨汛期施工,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风险高。

针对以上短板弱项和风险,水利部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知道怎么做、事事有人去做,实现工作闭环。一是坚持预防为主,迅速进入防汛关键期工作状态,严格执行防汛关键期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机制,前瞻、及时、准确做好汛情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调度指挥。二是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所有具备防汛能力、担负防汛任务的水工程全部进入防汛状态,实现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堤防巡查防守,严格落实堤段巡查防守责任,特别要加强超警超保河段和薄弱堤段、险工险段、堤防背水侧坑塘等地方的巡查防守,尤其重视夜间巡查防守。对已经出现的险情点安排专人盯防,预置力量,增派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确保重要堤防不决口。四是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切实完善县、乡、村、组、户5级责任制和“叫应”机制,明确“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的责任人和措施,及时提请基层政府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保障人员安全。五是狠抓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责任,紧盯“三个重点环节”,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在建工程全部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落实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及保坝措施。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拦洪或自然滞洪后及时降低水位,避免因高水位运行导致管涌、渗水、滑坡等险情,同时水利部也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内涝问题。六是高度重视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一旦出现险情或危险预兆,果断转移群众,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问答2

人民网

全国雨水情的总体形势如何?马上要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了,请问对“七下八上”洪旱的趋势有何预测?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是气象预测的工作,请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回答。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钱峰

感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应该说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雨水情主要呈现以下4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降雨的阶段性明显、过程多强度大。4月1日入汛以来(截至7月14日8时),我们统计全国面平均降雨量303毫米,这个数字较常年同期偏多16%,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第3位;期间发生强降雨过程19次,这个数字较常年同期偏多3次。其中4—5月,降雨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累计面雨量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第1位;6月中下旬,雨带北抬,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太湖,累计面雨量分别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第1位、第2位;7月以来,雨带再次北抬到黄淮和江淮,其中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累计面雨量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第1位。

第二个特点,主要江河的洪水早发多发并发。4月,珠江流域发生6次编号洪水,这个时间较常年偏早了2个月,其中北江第1号洪水发生在4月7日,为全国主要江河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早的编号洪水;6月27日至昨天,也就是两周左右的时间,我国主要江河连发11次编号洪水。截至目前,全国大江大河一共发生了20次编号洪水,刚才王宝恩副部长也介绍了。这个数字列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第2位,仅次于2020年(21次),2020年的21次是全年的,所以我们认为今年这个数字还会增长,这20次里面长江流域2次、淮河流域5次、珠江流域11次、太湖流域2次,珠江流域编号洪水数量列历史第1位,第2位是2022年的8次。

第三个特点,中小河流超警数量多、洪水涨势猛。全国24省(区、市)共78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这个数字是常年同期的2.2倍,最大超警幅度0.01~8.25米,其中131条河流超保证水位、35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这个数字也非常罕见。比如6月16日福建汀江棉花滩水库12小时内入库流量由673立方米每秒达到9860立方米每秒;6月19日广西桂江上游支流灵渠13小时内水位涨幅达到4.96米;6月20日安徽黄山练江12小时内水位涨幅达到5.72米,还是比较罕见的。第四个特点,西南春旱、华北黄淮夏旱突出。受去冬今春降雨持续偏少影响,云南、四川等地部分地区冬春连旱持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6月以来,受降水持续偏少及高温天气叠加影响,河南、山西、山东、安徽、陕西、河北、江苏、甘肃等地旱情一度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北中北部、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部分地区土壤仍有缺墒情况。这是4个显著特点。

这里我再补充说明一点,这两年水利部积极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的建设,今年6月3—4日,水利部与北京市在门头沟联合召开现场会,在永定河官厅水库山峡区间要建设世界一流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7月12日也就是前天,北京出现大范围的短时强降雨,永定河这3部雷达外推1小时和2小时降雨预报与实况相比命中率分别达到82%和79%,这三部雷达组网监测降雨精度高,能够实时预测到短时强降雨并发出预报预警,能够为洪水预报提前1—2小时提供精细化网格降水预报数据,以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

关于“七下八上”的预测,大家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水旱灾害防御更是如此。今年3月、5月,我们滚动对今年主汛期雨水情及洪旱趋势进行预测。近日,基于当前海温、副高、冷空气活动等气候因子变化特征,结合气候模式最新预测和历史洪旱统计规律等,对今年“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雨水情和洪旱趋势进行了预测,总体仍维持我们前两次研判“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可能有台风北上,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其中:

在雨情方面,降雨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松花江、辽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长江上游和汉江等偏多2—5成,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南部、珠江流域北江东江韩江、福建闽江等偏少2—5成。

在汛情方面,七大流域长江上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上游支流嘉陵江、中游支流汉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黄河中下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支流渭河、汾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淮河流域沂河、沭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淮河干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滦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松花江、辽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太湖、钱塘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另外,鉴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水汽循环加剧和饱和水汽增加,有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的水汽含量将增加7%,极易造成极端暴雨天气,所以提醒要高度关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等多雨区局地暴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等灾害。

在旱情方面,考虑江南、华南东部北部及新疆北部等地降雨偏少,全国大部气温偏高,以及当前西北中东部和华北西部北部部分地区土壤缺墒等因素,我们预计广东东北部、福建大部、浙江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大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发生干旱。谢谢!

问答3

中国网

水库作为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安全度汛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防汛工作的重点。请问水利部在水库安全度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宝恩

水库是在运行管理司这里管理,请运管司司长张文洁回答。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张文洁

感谢中国网这位记者朋友关心我们水库工程。水库安全度汛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库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扎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全力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细化实化安全度汛措施。主汛期来临前,我们在全面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强化水库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依托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对每一座水库实施动态管理,逐库逐项落实水库安全度汛措施,确保落实到位、不留死角。二是压实安全责任,强化责任人履职尽责。汛前我们公布了744座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指导各地分级公布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全面落实小型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全覆盖持续强化培训;汛期每日电话抽查水库责任人履职情况,目前已累计抽查了6700座,确保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

三是坚持“预”字当先,紧盯防汛“三个重点环节”。水库监测设施是水库的耳目,对水库安全监测、诊断分析、预报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以来,我们集中开展了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目前7.7万余座小型水库已建成雨水情的测报设施,按照全覆盖的目标,已经完成了90%,正在实施建设8000多座,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3.6万余座小型水库已建成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按照“应设尽设”的目标完成了78%,今年正在实施建设还有1万多座,也是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水库方案预案对水库调度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十分重要,水利部组织逐库完善水库调度规程(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模拟演练,有针对性地落实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病险水库安全管理。“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37820座,存量鉴定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也全面步入了常态化。强化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对病险情况严重、除险加固经济不合理或者技术不可行的3772座水库,进行降等或报废处置。病险水库是防汛工作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十四五”以来,已经安排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748座,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存量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我们就实现了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四五”的目标任务。同时,由于大量水库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条件差、运行时间长,每年都会有新的病险水库的出现,我们叫新增病险水库,目前还有1845座新增病险水库尚未实施除险加固。我们对尚未实施完成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在常态化开展除险加固的同时,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的规定,全力保障病险水库度汛安全。五是落实常态化措施,持续抓好白蚁防治。白蚁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上亿年之久,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水利工程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白蚁危害。水利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系统全行业持续深入开展白蚁防治工作。2023年我们协调财政部下拨中央财政资金2.4亿元,完成了9131座水库的白蚁隐患应急整治,共布设监控诱杀桩(包)22.67万个、坝面施药12.06万处。并且对9.3万座水库开展白蚁危害普查,全面掌握了白蚁危害水库数量、危害区域、危害程度以及各地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水利部根据掌握的情况印发了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技术指南、定额标准,同时成立了白蚁防治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大力推进2024—2030年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各地的贯彻落实。健全防治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实现防治工作常态化。

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压实工作责任,切实落实水库安全度汛各项措施。同时,大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我们相信矩阵建成后,将对我国水库安全管理起到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白蚁防治综合工作体系,强化科技赋能,逐步实现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全面提升水库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确保水库安全运行。谢谢!

问答4

中国水利报

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关注长江第1号、第2号洪水,请问水利部门是如何发挥流域水工程调度作用的?如何实现“防住为王”?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主要是调度方面的事情,请长江委副主任吴道喜回答。

实录 | 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

吴道喜

感谢水利报社记者的提问,6月18日入梅至7月3日,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其南部发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洞庭湖水系累计面雨量是多年同期的2.4倍,鄱阳湖水系是多年同期的1.7倍。降雨过程无间歇,降雨落区高度重叠。两湖来水持续偏高,洞庭湖“四水”合成流量较历史同期偏多4成多,鄱阳湖“五河”合成流量较历史同期偏多1倍多。集中性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两湖水位快速上涨,最高洪水位居历史第7至第9位,6月17日至7月4日(洪峰水位出现时间)的18天内,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汉口、九江、大通和两湖出口七里山、湖口等站水位涨幅5.2—7.8米,最大日涨幅0.6—0.8米,水位上涨速度接近1998年流域性大洪水。

在应对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过程中,长江委按照李国英部长提出的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控制性水工程要求,坚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取得显著成效。联合调度控制性水库群累计拦洪约165亿立方米,拦洪错峰后降低中下游干流莲花塘站、汉口站、九江站、大通站最高水位分别达1.7米、1.0米、0.6米、0.4米左右,大大减轻了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沿江、沿湖的防洪压力。举例来说,没有水库调度,莲花塘站水位将达35.65米,接近1998年最高洪水位35.80米。通过调度避免了干流洞庭湖出口附近河段及洞庭湖区水位超保证水位,避免了城陵矶附近地区蓄滞洪区的分洪运用,水位降低后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区、鄱阳湖区450余个洲滩民垸没有达到运用条件。初步估计,通过调度水工程,减少蓄滞洪区分洪和洲滩民垸运用的灾害损失约520亿元,减淹耕地约260万亩,避免转移约200万人,防洪减灾效益显著。

长江委调度三峡水库与上游干支流水库、中下游水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水库群联合防洪作用。

在三峡水库调度方面,根据中下游两湖来水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发三道调度令,将三峡水库平均入库流量24000立方米每秒拦蓄后按14000立方米每秒下泄,累计拦洪74亿立方米,占流域水库群总拦洪量的45%,充分发挥了三峡水库“大国重器”防洪作用,有效避免长江上游涨水过程与洞庭湖、鄱阳湖洪峰遭遇(也就是常说的碰头)。在上游干支流水库调度方面,调度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水库群拦洪23亿立方米,将金沙江来水由近100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6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下泄;长江委会同贵州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调度乌江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水库拦洪10亿立方米,避免乌江中下游彭水县城水位超警戒,减少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上游水库群配合三峡水库共拦蓄洪水35亿立方米。

在中下游水库调度方面,长江委会同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省水利厅调度各省境内的水库,减轻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尾闾、富水、青弋水阳江等支流的防洪压力。其中,湖南省调度洞庭湖流域控制性水库拦洪37亿立方米,沅江五强溪水库将洪峰301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削减至19700立方米每秒下泄,削峰率35%,资水柘溪水库将洪峰174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削减至6000立方米每秒下泄,削峰率65%,避免常德、益阳等地级城市堤防超保证水位,保证了沅江和资水尾闾的防洪安全;江西省调度柘林水库拦洪16亿立方米,削峰率55%,避免下游永修县城被淹,大幅降低修水尾闾的防洪压力;湖北省调度富水水库拦洪4.7亿立方米,避免下游阳新县城被淹;安徽省调度水阳江港口湾水库拦洪,避免新河庄站发生超保证洪水。

有效应对1号洪水后,7月5日下午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堤防发生决口,长江委调度三峡等上中游水库群共拦洪23亿立方米,为洞庭湖洪水让出退洪通道,加快洞庭湖洪水下泄,增加湖南洞庭湖出口七里山水位降幅0.3米,使七里山站水位提前1天退出警戒,降低了团洲垸决口后“第二道防线”——钱团间堤的挡水高度和决口封堵的施工难度。

7月6日左右,长江委水文局提前预报长江上游将发生“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洪水来临前,长江委下发4个调度令,逐步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33000立方米每秒,为三峡水库拦蓄2号洪水做好准备。7月11日18时,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长江委按照避免三峡水库库区土地遭受洪水临时淹没、尽量避免城陵矶河段水位再次超警戒为调度目标,优化调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并根据来水变化情况逐步将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加大至37000立方米每秒,实现对2号洪水拦洪削峰和尽量控制三峡水库水位上涨速度,三峡水库对洪水的削峰率32%,避免长江中下游宜昌至武汉约700公里河段超警戒水位。根据预报,三峡水库15日将再迎来一次洪峰流量4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的洪水过程,三峡水库库区防洪安全存在较大风险。长江委将通过联合调度金沙江梯级水库、大渡河瀑布沟水库、嘉陵江亭子口水库等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预计可减小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降低三峡水库最高调洪水位2米左右。

长江委将继续密切监测雨水情,加强天气形势的研判,强化滚动预测预报,加强调度会商,统筹考虑上游和下游、当前和长远,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发挥好防洪作用。应对2号洪水及其后洪水过程后,预计三峡水库最高水位将达168米左右,水位较常年大幅度偏高。根据今天的最新预报,未来10天长江上游仍有连续性强降雨过程,强度以大到暴雨为主。为应对长江上游后续可能发生的大洪水,保障荆江河段防洪安全,计划抓住7月中下旬有限的强降雨间歇期,在确保中下游防洪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中下游河道的泄流能力,加快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让三峡水库腾出足够的防洪库容,做好迎战“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可能出现的大洪水的准备。

总而言之,长江委将根据雨水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调度目标,调整三峡水库的出库流量,充分发挥水库群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确保防洪安全。

问答5

农民日报

今年北方地区出现严重旱情,受旱面积曾高达八千多万亩,目前,旱情已基本解除,请问,在此期间水利部是如何应对的?谢谢!

王宝恩

这个问题请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来回答。

姚文广

谢谢农民日报的记者。面对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严重夏旱,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逐一梳理骨干水库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逐一梳理引调水工程供水能力,逐一梳理相关区域用水需求,指导旱区科学精准有效开展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是精准范围。就是明确哪个地方缺水。密切监测全国降雨、江河来水、水库蓄水、土壤墒情等情况,滚动分析各区域供水用水形势,提前预判华北南部、黄淮及西北东部地区可能发生夏旱,针对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陕西和甘肃8省及时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指导相关地区提早落实各项抗旱措施。

二是精准对象。就是明确需求对象是谁。本次夏旱主要影响待播耕地适期夏播和已出苗作物生长,这一区域耕地大多具备灌溉条件、灌溉设施较为完整,我们明确抗旱工作对象就是尽最大努力保障玉米、大豆夏播和出苗期用水;同时,保障旱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三是精准时段。就是明确作物播种和出苗时令需水关键期。将水源调度、灌区开灌、轮灌顺序精准对接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播种、出苗需水关键期;针对缺墒待播、未出苗、刚出苗等不同情况,避开高温时段,浇好造墒水、蒙头水、保苗水,确保有限水源发挥最大效益。四是精准措施。就是方法要对、效果要好。采取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抗旱措施。

首先,广辟抗旱水源。组织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控制性水库和南水北调等引调水工程全面进入抗旱调度模式。调度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7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4400立方米每秒,6月以来山东、河南合计引水量24.7亿立方米,比同期多了5.6亿立方米;调度海河流域岳城水库向下游河北、河南相关灌区提供灌溉用水0.93亿立方米;调度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力支持沿线地区抗旱保供水,累计抗旱应急调水约13.3亿立方米;调度淮河蚌埠闸及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等工程,为灌溉提供了坚强的水源保障。

其次,加强灌区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指导旱区水利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协作,结合土壤墒情、作物种植结构等,精准掌握灌区已播作物需水和待播耕地缺墒情况,根据可调配的水量及预期来水量,精细调度、优化配置抗旱水源,加强配水、用水秩序管理,强化节约用水,确保灌区能引尽引、能灌尽灌。旱区514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水量超过25亿立方米,保障了5700多万亩玉米、大豆等作物播种、出苗用水。

第三,守住饮水安全底线。组织全面摸排旱情影响农村饮水情况,根据饮水困难人口和大牲畜等的分布、水源情况和供水工程规模类别等,科学确定供水保障方式、细化保障措施,落实到每一处工程、每个用水户,重点关注难以通过工程措施保障的地区和低收入、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及时通过管网延伸、开辟临时水源、兴建抗旱水源、分时供水、拉水送水和节水储水等措施,有力保障了旱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和规模化养殖及大牲畜用水安全。

第四,强化指导支持。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河南、山西、安徽等省旱区一线现场协助指导抗旱工作,商财政部紧急下达中央水利救灾资金4.17亿元,支持旱区抗旱减灾。

经过各级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华北、黄淮地区的夏玉米、大豆等作物总体上实现了适期播种,保障了出苗用水,出苗作物长势良好;因旱饮水困难群众、大牲畜用水均有保障。目前旱情基本解除。

问答6

人民日报

防汛关键期是主汛期最重要阶段,受极端天气影响,洪涝灾害多发频发,防汛任务艰巨、防御情况复杂,水利部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有何考虑?

王宝恩

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广趋频趋强态势,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水利部始终坚决扛牢防汛抗旱天职,尤其在防汛关键期,我们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主要靠“三大体系”。在这里我给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三大体系”。

第一个体系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主要包括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三大件”,一般通过上蓄、中滞、下排等措施,有效治洪,减轻洪涝灾害风险和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5万多座,5级及以上堤防约33万公里,开辟国家蓄滞洪区98处,形成了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库等为核心的主要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大江大河基本上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近年来,实施了长江流域姚家平、黄河流域东庄、珠江流域大藤峡等控制性工程,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吴淞江治理,以及国家蓄滞洪区等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大规模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十年来,新增库容1632亿立方米,新增5级以上堤防约6万公里。特别是近两年来,大力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重要堤防的达标建设,太湖环湖大堤已全面全线达标,今年辽河干堤也将全线达标。去年国家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资金,其中安排了水利项目达到7800多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以后将极大地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以及防灾减灾救灾能力。7月9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工程建成后可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拦洪蓄洪、调配水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第二个体系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加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水旱灾害防御“预”字当先、关口前移、防线外推的需求,实现延长预见期和提高预报精准度有效统一的需要,这也是实现防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的重要支撑。水利部按照“应设尽设、应测尽测、应在线尽在线”的原则,积极推进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大型水库、重大引调水工程防洪影响区的测雨雷达组网建设,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提高各类水文测站的现代化测报能力。结合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率先以流域为单元在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建成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刚才信息中心的钱峰副主任给大家介绍了,前天7月12日北京有一次强降雨,我们准确地预报到这次降雨的过程和量级,今年在这里建设了世界最先进的测雨雷达,水利部开了现场会,把全国各省水利厅的负责同志都请来学习交流。全国各类水文测站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目前的12万多处,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区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南、北方主要河流的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

第三个体系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水利部门在总结历年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工作目标为牵引,贯通雨水情、汛情旱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管理水平。进一步构建完善思路清晰、分工明确、易于操作的“三位一体”(即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的工作体系。在责任落实方面,立足单元最小、全面覆盖、严密有效,逐项明确水库大坝、堤防、蓄滞洪区、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等防汛责任,让每个责任主体都知道“为何防”“谁来防”“防什么”“怎么防”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决策支持方面,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各级水利部门健全水利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基层水利部门要明确决策支持工作的专业人员;全面摸清基础数据、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优化洪水预报模型、加强洪水风险图的应用,夯实技术支撑基础;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建构“四预”决策支持系统,为调度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在调度指挥方面,立足权威统一、运转高效、分级负责,精准发布江河洪水、山洪、干旱、险情等预警信息,加强水库、水电站、水闸、蓄滞洪区等工程的联合调度,强化水库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城市内涝防御等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调度指挥指令畅通、执行到位。

通过以上“三大体系”的建设,扎扎实实提升了我国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高水平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

李晓琳

谢谢王宝恩副部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通气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