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珍贵》代序|李泓冰:“微”时代,文字的力量

2024-08-14 12:50:32 - 澎湃新闻评论

    编者按:2024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澎湃夜读集Ⅲ《人间珍贵》也上新了,这是暨《人间指南》《人间尺牍》之后,我们推出的第三本夜读精选集,学林出版社出版。本文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李泓冰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人间珍贵》代序|李泓冰:“微”时代,文字的力量

文丨 李泓冰

这部《人间珍贵》,适合在地铁、高铁或飞机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读,会莞尔一笑,也会别有会心。看似都是一些无关宏大叙事的“闲”文,说说鱼刺卡喉的就医经历、下班赶地铁的心境,等等,“微”则微矣,作者和编者,显然并不奢求有“大义”存焉。

但是,读着读着,却冒出一番很“大”的念想,从这一篇篇“微”言中,真能读出大时代。

这个感慨,起于两层心思。

第一层,铅字依然是有力量的。

常常有人嘲谑,AI都迅速迭代了,谁还读书呢?坐拥比前人要海量得多的信息,不必追书了吧。你我虽凡人,但每一个人每天早上一睁眼从枕边捞到手机,打开的瞬间,世界奔来眼前,信息纷至沓来。要论数据字节,只要从早到晚粘着手机不放,你和我一天所掌握的信息,远超古代帝王终其一生得到的信息量。他们拿到一沓子大臣择选过的奏章,便以为“天下我有”了,可当下我们批阅的网上“奏章”,前见古人,后见来者,广被四海,思接千载,可我们骄傲了吗?

我们也确实骄傲不起来。因为这些网上“奏章”,极有可能是昙花一现,远不如从前的“起居注”那般安放史册。真正有记忆的,至少是眼下,还得是书本报章上的铅字。

感叹铅字依然有力量,并不纯然是老生常谈,有亲身经历为证。我们曾以为,互联网是雁过留痕的,信息是恣肆汪洋的,记忆是没有时空边界的,何况还有据说可以留存永久到寂寞的区块链呢!

然而,我曾对互联网的“记忆力”大失所望:它的阿兹海默症,比我来得要早太多。

我在1999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了两次“行走黄河”的采访,从黄河源走到入海口,边走边采边写。1999年,互联网初起,我们的采访成果,除了在报纸上刊发了十来篇,大部分丰富得多的图文报道,是在网上推出的,我们更曾在途中两次和网友热烈对话,请网友就黄河的断流、污染、移民、悬河等任意点题,而我们则努力去现场解谜……自我感觉,我们是最早触网的一批记者。于是,2019年第二次重走黄河时,策划的就是重访20年前写过的同样点位的人和故事,可是,当我胸有成竹地去百度20年前的相关网络报道时,惊讶地发现,除了廖廖几篇,网上相关专题几乎彻底消失了。原来,因为服务器的更迭,因为成本原因,大量数据并没有跟着搬家——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呜呼!这就是我当年的心境,当年走过的大河的那一步一步、一笔一划,仿佛从来没有问世过。幸好,报纸上的报道还有;幸好,有专业的同行,努力将当年的大部分文字“找”了回来,让第二次“行走黄河”的比对式采访得以进行。但是,当年那些丰富生动的网上新闻图片,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失去了图像的对比,也就失去了黄河边时空变迁实景比对的可能。

这让我明白,互联网的记忆靠不住。倒是像这部书关于大时代的小记叙,会存之久远。那些齐整鲜活的铅字,靠谱。

这是我读了这部《人间珍贵》,油然而生的第一层心思。

第二层,是这部书的独特,它拥有移动互联时代的平民史价值。

这当然是一部“闲书”,或未必成为“网红”,但它是历史的“补白”,平民的“闲话”,想到它会像数千年前的青铜铭文、龟甲壳上的占卜一样,可以千秋万代留下来,让后代的碳基人,依然可以窥见我们这一代人的小心思、微生活,它的价值感顿时就高大上起来。

我看殷墟的龟甲卜辞,最感兴味的,不是那些动问战争凶吉的卜卦,而是商王武丁对妇好的念兹在兹,那种夫妻之间的琐碎互动:妇好的病好了没有啊?妇好出征何时回来啊?妇好这次生娃能不能平安?妇好啥时候能生啊?虽然刻画的是武丁宠妻的小心思,但妇好看到这些卜辞时,明媚的双眸、弯弯的唇角,以及她的嫣然一笑,也跃然眼前。这样的文字,还原的是商代有温度的跳脱无羁,灵动飞扬;这样的文字,才能让今人穿越到3000年前,遥想妇好怎样豪爽地割过炙肉、饮过美酒,甚至吐槽过武丁的婆婆妈妈……

嘿,眼前的这本书,某种意义上,就是当代武丁与妇好们的“吐槽”啊。

你看,为什么有人要常年把手机调成静音?“人多时怕吵到别人,一个人时怕吵到自己”,网感、时态一下子兼而有之;还有那台露宿街头的缝纫机,把“落伍”的老人老物件,写出了历史的厚重;还有讲述家庭小群的“拉黑”、打个网球就伤筋动骨的“中年感”,以及丝瓜地里的大侠,等等。试想,等到人类进入“未来简史”的时代,那些超级人类甚或是硅基人类,要研读我们所在的这段历史时,光是高头讲章的宏大叙事,是远远不够的,光是互联网不靠谱的记忆,更是单薄如斯。如果没有类似《人间珍贵》这样有人气、有温度、有场景、有细节的平民吐槽,我们的当代史一定是不完整的。

这么一想,我就很佩服写作、编辑这本书的这群“闲人”或是“贤人”了。

算了,不杞人忧天了,后人怎么研读今人的历史,轮不到我们操心。在方寸屏幕漫天闪烁的当下,读一读这样的“微”故事,让我们颇不孤单、不凌厉,有种妥妥的踏实感,挺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