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到中轴线的演变

2024-08-14 15:00:55 - 北京晚报

▌李建平著

从中心到中轴线的演变

从中心到中轴线的演变

李建平手绘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营建的历史十分悠久,文化思想厚重。其思想渊源与古代的农耕文化,如井田制有关。被不少人作为理想土地制度的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农田的主要划分方法。这种方块的土地形状又成为中国古代城池的理想形式。在古人眼中,最初和最直接的形状有两种:圆形和方形。圆形象征天,没有边际,像一口大锅扣在土地上;方形象征地,有四面八方。由此,古人认为,作为敬天的建筑,应该是圆的,而表示生活在土地上的城市,应该是方的。北京城就体现了这种思维和理念。

北京天坛祈年殿是敬天的最典型建筑,是圆的;北京天安门是人世间象征皇权的典型建筑,是方的。在方形的城池中,城池的规制和大小,不仅体现中心的大小,还体现封建等级的高低。由此追根溯源,2000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周王城就是古代帝王都城规划的理想蓝图。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样的城池规划布局就是古代帝王的理想都城,也就是天子居住的地方。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古代理想的都城是方形的。在方形的城市正中有一个中心是宫城。宫城就是帝王居住的场所,换句话说,就是以帝王为中心。方形的都城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三个城门,而且这些城门又是相互对应的。由宫城到城门的道路,是帝王与国人(市民或平民)出行的交通线,这些交通线就是古代都城最早的城市街道,人们称其为“城市纹理”或“城市肌理”。这些城市肌理为网格状,大的称街,小的称巷,北京城称胡同。

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不仅突出中心,还逐渐演变成城市中轴线突出的现象。根据封建帝王“唯我独尊”和“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思想,皇宫及皇城都被安排在城市的中心,而为了进一步突出这些代表王权或皇权的建筑,又以皇宫最主要建筑为核心。例如,北京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形成坐北朝南、层层递进的建筑布局,用一条皇帝专门出行的道路(御道)串联,这就是紫禁城中轴线。中轴线不仅反映了东方传统文化精神,也反映了“皇权至尊”的封建等级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都市规划布局中得到具体的展现和应用。

目前通过考古勘测,初步确定曹魏时期的邺北城是比较早形成中轴线的城市,其特点是在城市规划中突出了城市主要建筑布局,在城市正中间形成贯穿南北的城市中轴线。(3)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