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背后的两岸情,属于你也有关我

2024-08-14 19:49:46 -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已故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家书背后的两岸情,属于你也有关我

△《两岸家书》在两岸漫长的历史中,以“家”为锚点,留下关于“小家”的故事,让两岸青年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栏目组供图)

生活在手写书信已经远去、通信联络即刻便能实现的Z世代,是否能够理解埋藏在浅浅海峡两岸间的“乡愁”是怎样的时空故事?近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总出品,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的6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为这一牵系千万中国家庭的情感找到更具象化的表达,那些留在时间与空间的人和事,从薄薄的一纸家书走来。

“时代的印记深刻在心里,为了回家,那么多人都在努力”;

“在宏大叙事中以‘家’为锚点,留下关于‘人’的故事,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更明白了父辈为什么要‘回家’”;

“在当下呈现这样一部纪录片正当其时,我们需要用情感去唤醒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与认同”;

……

截至8月12日记者发稿时,该片在B站的总播放量已突破2300万,弹幕互动达1.7万条,其中中国台湾IP评论占10%。满屏的弹幕和热闹的评论区,写满当下年轻人对两岸故事的关切。随着一封封“两岸家书”被开启,两岸年轻一代随着这部纪录片,跟随人物在历史长河的回望中,找到情感共鸣。

神奇地址,两岸影视人牵手叙原乡

从立项到播出,《两岸家书》历经三年。其间,两岸摄制团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最终选取20个典型案例,制作成六集纪录片,构建中国台湾近代发展史的基本脉络。

纪录片联合总导演、中国台湾影视导演张钊维,和片中的多位主人公一样,也有着自己家族的“神奇地址”——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南门外十九都新埔乡鉴湖,“这是我三叔公整理家谱时手写的‘神奇地址’,虽然我们家在台湾的家谱现在还没有办法接上大陆这边的,家里也没有留下两岸家书,甚至到台湾之后跟大陆原乡也没有太多交流,但从开台祖一直到我父亲的坟墓上面都刻着‘鉴湖’两个字,到我是第七世,它就像是指南针,永远指向家的方向。”

或许是同乡的缘分使然,又或许是冥冥中原乡的召唤,张钊维和同为晋江人的该片大陆方面总导演洪雷合作了《两岸家书》,拿到这张地址后,洪雷第一时间联系了福建省晋江市社科联三级调研员黄良。

只用了几个小时,黄良这边就找到了线索:“我们是有历史的一个国家,族谱没人敢造假。根据族谱,鉴湖张氏的祖地是清河。福建的张姓其中一支是唐末僖宗年间避战乱从河南光州过固始县入闽,而他们这一支则是从清河迁入,鉴湖是堂号,后来又传到了晋江龙湖,之后有一支是在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去了台湾的台南,族谱写得很清楚,欢迎张钊维先生随时回家跟家里的族人们核对。”

神奇地址唤醒了原乡人的血脉,观众们也跟随《两岸家书》唤醒了个体的两岸记忆,有离散后的欣喜重逢,有遗憾终生的痛苦错失,也有着眼未来的殷殷期盼。

张钊维说:“两岸故事需要被打开,需要所有观众细细阅读,伤痕才能够得到疗愈和抚慰。我不知道这个疗愈的过程要多久,要用多少文字、多少影像,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现在该做的事情。”

甚念!怎奈申请不准,奈何!奈何!

纪录片第4集,将时间回拨到上世纪。1950年,一路溃退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补充兵力,在福建沿海四处抓壮丁,其中自然包括距离澎湖直线距离只有98海里的东山岛。仅一个两百来户人家的铜钵村,就有147名男丁被抓去台湾,一夜之间,91名已婚女性成了“活寡妇”。

林秀春就是其中之一。

抛到海滩上的这枚银元,是谢亚和留下的唯一物件。往后余生,再苦再难,林秀春都不舍得花掉它,触手的余温早已散去,但每次看到,耳边似乎都还会响起丈夫的声音:“等我回来。”

门前这道海峡,从此成了分隔无数夫妻、无法逾越的“银河”。林秀春们不知道丈夫身在何方、是死是活,唯有用一个人的肩膀担起两个人的责任,像东山海边的木麻黄一样,勇敢而坚韧地支撑着属于他们的家。

二十多年过去,突然有一天,一张夹在侨批里一同寄来的纸条,打破了小渔村的平静。

海外侨胞寄回家乡的信件和汇款,通常被称为侨批。东山自古是著名的侨乡,有近三万华侨旅居新加坡等地,从清代起,他们就通过分设于新加坡和东山的批信局递送信件和汇款。但这张纸条的来源并非大家习以为常的海外,而是,台湾。

从纸条开始,侨批邮路就成为当年被抓的壮丁联系家乡亲人的秘密通道。然而,眼看陆续有人收到对岸来信,林秀春却迟迟等不来谢亚和的消息。

直到1985年,两人分别整整35年之后:

“菊云吾女:甚念!想必家中一切安好,本想回乡探望,怎奈申请不准,奈何!奈何!为今只能寄上一帧相片,以慰思念之意,盼吾女能谅解为父之心。期盼有生之年能有再见之日,为父只能在遥远的一方祝福你们。盼一切安好。”

见面又是两年后了。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允许老百姓前往大陆探亲,谢亚和是第一批返乡探亲的被抓壮丁之一。青年时分别,再见已是古稀,腿脚不便的林秀春几乎是爬着见到了丈夫,以及,丈夫身边的那个女人。

岁月改变了一切,唯独改不了她的深情。和村里许多善良淳朴的女性一样,林秀春用一句含着泪的“不怪你,是历史造成的”,接受了丈夫已经在台湾另娶的事实,接受了之后每每只能短暂相聚就又要分别的日子。

林秀春和谢亚和的经历,就是那个特殊年代东山无数家庭命运的缩影。《两岸家书》拍摄期间,整个东山岛亲历过抓丁浩劫的“活寡妇”尚有3位在世,到今年5月,《两岸家书》制作完成准备上线时,最后一位“活寡妇”林沈美菊老人,离开了人世。

属于两岸民众共同的记忆场

“打造一部给年轻人的台湾影像史。这也是属于两岸民众共同的记忆场。”这是《两岸家书》创作团队最初的设想。在总导演洪雷看来,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记忆载体可以多种多样,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物体、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待过的场所,共同构成多元的记忆之场。

创作过程中,除了书信,创作团队还运用生活场景、文献、方言、动画,以及不同年代音乐,既有客观历史,也有主观理解,共同构建属于特定时代的记忆场。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以真实镜头记录可感、可爱、烟火气的台湾,生动展现横跨两岸的优美自然风光……《两岸家书》将历史影像与现实影像穿插,把台湾近现代三四百年的历史和发展脉络,以及台湾同胞的生活经历,讲给更多当下年轻人。

片中偏写意风格的动画场景,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动画的表现方式弱化了抽离感和距离感,让人物的情境和情绪表达更具代入感。“我们刻意模糊人物和场景的轮廓,希望观众能更聚焦人物的情感。”在洪雷看来,跨越时空,人物真实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是可以还原的。

平实中带着些许古雅韵味的解说词,是《两岸家书》的另一大记忆点。“希望叙事是从故事中自然而然流露的。”洪雷坦言,写解说词的过程中,他和张钊维甚至投入了一些主观情感,显得不那么冷静,只为讲述情感真挚的两岸故事。为纪录片主旁白配音的,是在高雄冈山眷村长大的台湾男演员张晨光,娓娓道来的语气和沙哑沧桑的嗓音,让旁白充满厚重感和真实感,不仅让情感更浓烈,也强化了叙事的温度。

从拓垦时期的《思想起》,到日据时期的《雨夜花》,再到上海小调与邓丽君的歌曲,以及20世纪80年代罗大佑的歌曲,片中音乐恰到好处地点缀在片中各集,与时代情势和人物故事相呼应,营造浓浓的氛围感。

“两岸家书”已寄出,每封家书都是一段故事、一段历史。如果更多年轻人能在一封封家书中感受背后的情感力量,以及跨越时间长河的至真至情,理解两岸关系的深刻内涵,那么《两岸家书》便是创作者送给这个时代的珍贵礼物。

记者:修菁

文字编辑:修菁

新媒体编辑:马鑫雨(实习)

审核:周佳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