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基金代销机构谋变:新趋势和新变化

2024-08-14 20:05: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庞华玮广州报道

近日,东方财富的半年报披露了旗下天天基金的营业情况,作为基金代销“三巨头”之一,天天基金的营业收入下滑三成,但净利润和基金销售额实现了逆势增长。

不过,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营收净利润双降可能成为今年上半年基金销售行业的普遍现象。

为应对基金代销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代销平台正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比如采取降费让利、优化服务来应对新挑战。

营收下降成趋势?

天天基金最新业绩显示,上半年,天天基金共上线15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的19413只(按照独立基金代码统计)基金产品,实现基金销售额8513.8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4996.64亿元,同比微幅下滑0.88%。截至报告期末,天天基金累计基金销售额10.86万亿元。 

头部基金代销机构谋变:新趋势和新变化

从上述数据来看,天天基金的基金销售额仍在增长,但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却小幅萎缩,也即是说上半年,天天基金的货币基金销售增长较多,市场避险情绪较明显。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天天基金的权益基金销售占比较大。但近年来股市行情不佳,而债券型基金因为业绩表现较好吸引了较多投资者参与,所以预计天天基金的基金销售中,债券型基金销售增长,权益基金销售则可能出现较大下滑。 

从业绩表现看,天天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7亿元,同比下滑29.64%,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增长23.08%。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天天基金的营业收入继续大幅下滑,不过,天天基金的净利润止跌回升,2022年上半年末净利润为1.02亿元,2023年上半年末腰斩至0.52亿元,2024年上半年末止跌回升至0.64亿元,同比增长23.08%。

对此,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认为,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权益基金的销售较难,对天天基金的基金代销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祎表示,天天基金的营业收入下滑跟公募基金降低费率有关,基金降费后基金销售公司的分成收入也随之下降。

此外,王祎认为,天天基金的净利润上涨或与降本增效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指出,营收净利润双降可能将成为基金销售行业的普遍现象和未来趋势。包括基金代销“三巨头”都面临着压力,特别是存量规模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较高的代销机构。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荣浩表示,“伴随行业供给端逐渐饱和、基金费率下降等趋势,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预测代销机构或将面临营收净利双降的趋势。”

王祎认为,近年来公募基金销售规模增长放缓,不同类型基金规模分化,债券型、货币型和QDII基金规模增长,而混合型、股票型基金规模缩水。费率改革可能继续对基金代销机构的营收和净利润产生影响,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都可能继续下滑,竞争加剧并且监管严格可能加速行业洗牌。

“三巨头”面临压力

目前,公募基金销售“三巨头”,仅天天基金最新业绩数据出炉,“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互联网巨头”蚂蚁基金的数据尚未发布。

中基协披露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截至2023年年末。当时,天天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到4029亿元,市场排名第三名,较2023年三季度末环比减少247亿元。

头部基金代销机构谋变:新趋势和新变化

从“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以下简称“非货规模”)看,天天基金在2023年末达到5496亿元,较2023年三季度末的5755亿元,环比减少259亿元。

这说明,天天基金代销规模下降的部分主要是“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降幅近6%。

截至2023年末,非货规模上,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环比2023年三季度末变化相对较小,蚂蚁基金保有规模小幅度增长1.45%,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则分别下滑1.57%、4.50%。

而“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来看,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保有规模则环比2023年三季度末明显下降,降幅均超过5%,其中蚂蚁基金降幅逾9%,招商银行降幅逾8%。

事实上,基金代销“三巨头”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受冲击明显更大。

对此,王祎解释,“基金销售情况受市场环境、政策因素和基金公司策略等多重因素影响。”

其中,市场状况对基金销售有显著影响,近年来股票市场持续表现较差,股票型基金销售持续低迷,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债券型基金销售情况相对较好。另外,政策预期会影响投资者情绪,从而影响基金销售。此外,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布局也会影响销售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2023年末,基金代销“三巨头”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下滑已反映出市场的避险情绪,投资者对于风险资产的偏好降低。

荣浩认为,“在权益市场低迷的态势下,基金代销机构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缩水,导致代销机构经营数据不如往年。”

荣浩指出,近几年基金销售变化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其一,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崛起,其凭借流量和低价等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其二,借助ETF风口,券商优势渐显,其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长明显;其三,基金销售格局加速演变,渠道竞争加剧。

头部代销机构创新“求变”

近3年来,市场震荡,基金发行难度明显加大,尤其是主动权益基金。目前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代销平台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近期不少代销机构采取降费让利、优化服务来应对新挑战。

比如,近期招商银行宣布,该行将全面推行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一折起的优惠政策,涵盖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以及认申购等费率类型。据了解,招商银行累计代销公募基金超过12000只,其中零申购费率或申购费率一折产品占比超过九成。

此前,交通银行也宣布,2024年下半年,其代销的开放式基金继续开展申购、定投费率一折优惠活动。

降费之风不仅限于银行。今年,蚂蚁基金上线了“省钱中心”功能,不仅在基金申购页面突出展示预计节省金额,也在整体持仓页,提示用户持有基金以来不同年份以及累计节省的金额。

蚂蚁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依据其申购费一折测算,2024年上半年预估为用户节省超18亿元交易手续费。

此外,服务也在优化升级。自去年年末,蚂蚁基金推出“蚂蚁理财金选”4.0升级版,在完善偏债和偏股基金板块赛道的同时,新增了金选指数基金板块。今年二季度蚂蚁集团旗下的“AI金融助理”支小宝2.0版对外测试。

而近期京东金融APP推出“稳健亏必返”活动,精选一些持有期纯债基金,如果投资者在买入后的首个持有期亏损,可申请销售服务费退款。在“618”期间,京东金融举办“指数基金0元购”,指数基金免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低至0折。

同花顺App今年初也推出了理财零折卡,用户在平台上免费领取后,可在有效期内抵扣绝大多数基金的申购费,且不设金额上限。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基金代销行业进入大浪淘沙时代。

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公募行业共有417家销售机构,近4年仅有2家机构拿到基金销售牌照。

与此同时,持牌的代销机构加速出清,公募基金纷纷终止与一些保有量较少、代销费用高的销售机构合作。2024年以来,已经有几十家基金公司宣布终止和部分代销机构的合作。

“面对挑战,代销机构应当加强合规意识、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提升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强用户黏性,丰富产品线,如增加债基等产品线来分散风险。”王祎说,“竞争加剧并且监管严格可能加速行业洗牌,基金代销机构需要适应市场变化,优化销售行为和管理能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