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实与标准之间寻找差异,这个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如何做的?
转自:审计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中,对于审计发现问题有这样的表述:标准,即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问题的依据;事实,即客观存在和发生的情况。事实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构成审计发现的问题。在标准和事实之间来回穿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差异,其实并不容易,这一点审计署农业水利审计局的审计人深有体会。
某部门2021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是由农业水利局牵头执行的项目,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在行政事业审计司、农业农村审计司的统筹下,抽调四个企业审计局和京津冀特派办的部分人员,联合开展审计。虽然是联合作战,但在短时间里想要审深审透,这样的力量依旧显得不足。想到项目的紧迫度,项目主审王阳忍不住皱紧了眉头,但她还是谨记局领导的嘱托:“要打胜仗,不打乱仗。”
明确标准,做实研究
想要高效地完成任务,就要先明确标准,充分了解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政策、法规,关键要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每年党和国家都会出台相关政策,项目的进展也在持续变化,这就不允许他们“吃老本”。审计组坚持研审结合、以研促审,在项目开始前就将新老政策都研究透,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在日常对相关部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发展状况、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结合审计工作方案明确的范围和内容,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利用关联数据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特征、突出问题、重大风险等。审计组结合研究结果提出该部门2021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标准件建议,发至各审计小组,其中涵盖了常见的审计问题、法规向导。农业水利局还研究了近几年对该部门审计的情况,标注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样的审计标准件,可以让各小组在审计过程中更加聚焦,让相关板块的内容更加丰盈。农业水利局一处处长尹珂说:“各小组在审计过程中,都会有共性的问题,标准件相当于把它们打包好,尽量整合,形成一个相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部门职能和项目进展等情况,要充分做好审前调查。由于下属企业众多,2018年以来,农业水利局对监督职责范围内的各部门制定了一个五年审计规划,按照各部门的职责、下属单位情况、所管理的资金,形成三张表格,对每年要审计的部门和单位都做到提前准备,在项目开始之前就收集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各审计小组通过视频会议、前往审计现场等方式开展审前调查,当企业三局审计小组遇到对某工程的建设进度、推进情况不了解的问题时,农业水利局帮助协调被审计部门的相关司局进行座谈,力求短时间内尽可能掌握完整的信息。
抽丝剥茧,寻找差异
要查实问题,就要带着标准进项目,带着问题进项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运用研究型审计思维,寻找存在差异之处。
审计工作有时需要从面到点。首次承担预算执行审计任务的企业五局对分工范围内相关单位了解较少,为了把各个下属企业审深审透,审计小组以研究为钥匙,整体把握,层层聚焦,先对照《中央部门所属企业情况审计实施要点》对企业进行全面摸底,用一周时间查看大量的资料,迅速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中央部门对所属企业监管情况、改革推进情况、企业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情况等。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入,从全面了解到抽丝剥茧,审计小组逐渐将目光聚焦到一些重点审计领域,最终发现了企业可能存在的通过调节利润不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违规开展经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风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
有时审计也要从点到面。被审计单位的资金体量大,财务和业务数据量也巨大,如何从中发现问题十分考验审计人的功力。农业水利局一处副处长顾振纬所在的审计小组来到了下属某出版社。出版行业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虽然在查看库存盘点记录时发现了疑点,但其中涉及的业务他们并不明晰。现场审计的时间只剩两周,但这个疑点不能放过。发现的疑点好比是“点”,要查清的问题就像是“面”,研究就是一根针,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点串联起来,找到面在哪里。为了尽快了解行业情况,他们向出版行业的专家请教业务问题,研究业务流程,恶补专业知识,再通过对比数据中发现的疑点,将问题查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疑点的核查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为进一步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企业三局审计组首先对某工程预算批复文件中有关房屋建筑工程部分预算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规划、设计图纸,明确营地建设范围,核实相关建设合同,确定合同金额、结算金额;通过实地走访,核实建设完工情况,并与工程预算进行比对,最终确定该工程存在工程设计建设未按规定招标,营地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充分沟通,落实整改
一人不成众,独木难成林。这次项目中的每一个审计小组都拼尽了全力,四个审计小组发回了四份厚厚的审计报告,审计组汇总的报告初稿达到了88页。如何汇总问题,归纳提炼完成报告,让审计报告更加聚焦?成了摆在审计组面前的又一道难关。
充分的沟通,对于审计组来说是贯穿项目始终的一个关键词。农业水利局作为牵头单位,每一位审计人身上都有一些较真的劲儿。从项目开始前与各小组沟通分工,到审计过程中实时了解各小组进展,再到出报告阶段从早到晚的电话不停。出报告前的几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他们对报告里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仔细研究,然后进行分类汇总。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应该统一标准尺度,怎么统一定性表达,哪些法规最适合,怎样的审计建议是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审计组还要将每一个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反复沟通确认,可以说是“锱铢必较”。主审王阳在项目期间一直受到腰痛的困扰,坚持到项目结束后通过手术才得以治疗。同事们提到这事也笑着说:“真是主审都累弯了腰。”
从更高的站位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规律、趋势、特征以及重要性程度,研究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为被审计单位把脉问症、对症下药,来实现治已病、防未病,才是这次审计的真正目的。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较真,88页的报告初稿最终被压缩成38页重点突出、语言精练的审计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审计报告、专题报告或问题清单等形式进行反映。农业水利局提交了该部门2021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财政资源统筹专题报告等7份审计报告,四个企业审计局提交了四个机构2021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所属企业专题报告和财政资源统筹专题报告,可谓是一审多果。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也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并积极整改。通过审计,推动出台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1项,加强部门预算、所属企事业管理制度4项,该部门所属单位出台本单位加强预算资产管理等制度办法22项。
在农业水利局的审计人看来,这次的项目实践对未来如何开展部门垂管的项目审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今后的审计项目中,他们希望继续前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