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酱香拿铁的“中药版”酸梅汤只需1.34元一帖,但医生提醒:你喝对了吗
转自:上观新闻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许多大众熟悉的食材皆可入药。将中医药和饮食烹调结合起来,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强身健体。如今,“00后”也加入了养生大军,中医中药也日渐为大众所重视。近日,浙江省中医院的酸梅汤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因下单量暴增,1.34元一帖的酸梅汤在院内外共卖出6万余帖,让酸梅汤顺理成章成为本季与酱香拿铁对标的“爆品”。
其实,酸梅汤是每个夏季餐桌上的常见饮品,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究竟如何?酸梅汤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饮品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管营养师、无锡SK医院临床营养科执行主任谈韬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带来了“畅饮注意事项”。
药食两用,酸梅汤在现代营养学中也有价值
其实,不仅在浙江省,广东省的不少中医院内也长期提供酸梅汤。“酸梅汤虽然是老北京传统饮料,但其主要原料是乌梅,产自南方。浙江湖州更是高品质的乌梅主产区,杭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宠儿,占尽天时地利,网红酸梅汤自然更容易传播。”谈韬说,而粤港澳地区居民历来有调制和饮用各种凉茶的传统,“酸梅汤传入后,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往往会加入红枣、龙眼等多种食材来制作改良。长期饮用凉茶的习惯,也给酸梅汤的推广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上海历来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著称,不同饮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商场和路边各种各样的饮品店鳞次栉比,因此,酸梅汤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往往是普通餐饮店的饮品甚至免费赠饮。
谈韬解释,乌梅味酸,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陈皮味辛,理气健脾、芳香化浊;山楂味酸,开胃消食、活血化瘀。“将这些药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健脾、补气、生津、解暑。”同时,从现代营养学角度而言,乌梅、山楂这一类偏酸性的食物因为富含有机酸、膳食纤维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改善积食和调节血脂。
另外,这些食物富含花青素、槲皮素等类黄酮物质,有不错的抗氧化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酸梅汤有不错的药食两用功效,但每个人体质不同,也需结合适用人群和服用方法。尤其是脾胃功能不好、有消化道溃疡、易腹泻的人群就并不合适。”
“饮料版”酸梅汤不等于“中药版”酸梅汤
不过,不少市民有疑惑:酸梅汤固然好喝,但酸酸甜甜的口感感觉仍是饮料,用它替代奶茶,真的健康吗?谈韬解释,医院或中药房开具的酸梅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严格意义上属于中药,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相关疾病,原则上不会为了追求口感添加白砂糖、冰糖等调味,更不会加入食品添加剂。
“而普通餐饮店提供的酸梅汤,一般都是商品化的酸梅粉、酸梅膏等,通过兑水稀释后进行售卖。虽然这类酸梅汤饮品还是以乌梅、山楂、陈皮等原料进行熬制,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白砂糖、果葡糖浆以减少酸味。”谈韬说,此外,商家还会酌情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如调酸的柠檬酸、调色的焦糖色、增加甜味的阿斯巴甜、增稠稳定的海藻酸钠、防腐的苯甲酸钠、调香的食用香精等。“因此,如果作为中药饮用时,应遵医嘱;作为饮料饮用时,应切忌贪杯。”
谈韬说,对于“中药版”酸梅汤而言,不仅有明确的适用人群,也有相应的服用要求,建议在医生“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食用,而不是随意去中药房抓一副自行煎服。
对于普通餐饮店中售卖的酸梅汤或自行购买的酸梅粉或酸梅膏,饮用过程中,应注意摄入量。“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含糖饮料,自然不宜多喝。”谈韬说,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
第一,糖尿病、肥胖人群。一般酸梅汤的含糖量在10%以上,一杯酸梅汤(250ml)轻轻松松就可以摄入30克糖,对于需要控制血糖和体重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第二,胃酸过多、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乌梅、山楂等药食两用的食材中富含有机酸,容易刺激黏膜加重病情。
第三,学龄(前)儿童。儿童胃肠道黏膜比较脆弱,不适合多食用酸性食物。
第四,孕妇。含糖饮料不利于控制孕期体重的合理增长,此外,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能够兴奋子宫平滑肌,因此也不建议多喝。
栏目主编: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