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护栏”,实际是针对中国的围栏

2024-09-14 08:39:56 - 长安街知事

转自:长安街知事

9月13日下午,北京香山论坛举行平行分组会议,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主持第一分组会议“东盟与亚太地区安全架构”。来自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5位学者就南海问题、东盟主导的区域安全架构面临的挑战,以及东盟如何发挥更大作用表达了看法。

所谓“护栏”,实际是针对中国的围栏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左)主持第一平行分组会议,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联合创始人优素福·瓦南迪(左2)、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所长蔡承国(左3),菲律宾新时代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小卡洛斯·塔本达(右3)、马来西亚国防与安全研究所当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赛义德(右2)、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右)。摄/刘晓琰

“菲律宾不该选择一个遥远的超级大国”

菲律宾新时代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小卡洛斯·塔本达表示,当前南海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不应单纯从领土划分的视角来看待,也应从社会、经济、科学、生态以及两国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

“南海不应该成为超级大国竞争的场所,菲律宾也不应该选择一个遥远的超级大国。”塔本达说,我们需要共同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并不识别国界,菲律宾以及其他国家都应在确定海洋边界时顾及其他国家的利益。各国必须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而不是继续争执。

他指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必须加强合作,分享科学数据,允许渔民开展正常的捕鱼活动。各国执法部门应合作,而不是对立。东盟在此应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对话。

他说,南海不是地缘政治和冲突的竞技场。我们需要在资源共享上达成共识,强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同样也是菲律宾文化的一部分。

会上,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提问,如何看待包括美国在内的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这是否会影响中菲关系,使南海问题更复杂?

塔本达表示,菲律宾与其他东盟国家有着显著不同。菲律宾曾是美国殖民地,美国对菲的影响非常深。尽管如此,菲律宾仍是一个亚洲国家,拥有与其他亚洲国家相似的文化背景,这非常重要。

“我们应从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角度出发,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此外,中国与东盟之间也需要继续合作,这符合整个地区的共同利益。”他说。

美国所谓“护栏”,实际是针对中国的围栏

“美国主导的、基于双边联盟关系的亚太同盟伙伴体系,特点是以中国为假想敌,具有排他性、非包容性、对抗性和不可持续性。”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说。

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吴士存表示,美国主导了南海的“军事化”,体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在菲律宾,美国已经拥有9个军事基地,并通过前沿部署加大在南海的存在。去年,美国航母打击群7次进入南海,停留时间平均超过7天,显示出其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逐渐增强。仅去年一年,美国在南海的军机活动就超过1000架次,军事演习在南海及周边地区近百次。

吴士存认为,美国指责中国在南海进行“军事化”,但实际上,主导南海“军事化”的正是美国。其提出的所谓“护栏”机制,实际上是为了让中国在美国设定的框架内行动。

至于中美未来是否会在南海地区擦枪走火,吴士存认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南海问题牵制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并试图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这也解释了美国在南海部署军事设施、使用周边基地的意图。

他提出,东盟想要构建统一的亚太安全机制,出路在于中国和东盟共同尝试在南海行为共同准则(COC)框架下建立南海地区新的安全机制。这就需要地区国家搁置争议、共谋安全,去美国主导的“军事化”、去域外国家介入。这将是中国倡导的解决南海争议的“双轨思路”落实的重要步骤,也是建设以海上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基于地区共识的地区安全新秩序的不二选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