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文明新风吹开“幸福花”

2024-09-14 11:32:19 - 民政部网站

转自:民政微语

日前,陕西省宝鸡市大龄青年张军锋与王丽丽通过“金鹊桥”交友平台,相识、相知、相爱,携手迈进婚姻殿堂。这一平台,是宝鸡市在婚俗改革中专门为青年朋友谈婚论嫁而设置的,是移风易俗工作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宝鸡市把移风易俗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相结合,聚焦婚丧嫁娶、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老百姓最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加强婚俗改革、宣传引导和村民自治,做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

走进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巩家泉村,只见老戏楼装修一新,变成“新风堂”,巨型LED屏、音响、桌椅板凳等一应俱全。村党总支书记李军平说:“村上谁家‘过事’,都在新风堂举行,所有设备全部免费,一桌饭只花200多元。就在前些日子,村里新人鲁峤和潘燕子刚办完结婚仪式,省下3万多元。”

陕西宝鸡:文明新风吹开“幸福花”

宝鸡市以金台区被确认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陈仓区被确认为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作为移风易俗突破口,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让青年的婚姻大事回归到两情相悦与责任担当的正轨上,探索为爱情“减负”、为幸福“加码”的新模式。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宝鸡市建立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响应“四位一体”机制,将操办红白事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建立报备制度。同时,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让给群众,组建由老党员、道德模范、“两代表一委员”和志愿者等组成的1300余支宣讲小分队,自编自导自演《面皮》《婚事减半》《彩礼趣聊》等文艺节目,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文明新风要弘扬,幸福和睦才久长,莫让彩礼成阻挡……”原本一场亲家间的见面,因为彩礼问题争执不下,最后以喜剧收场,“爱情不应靠财量,美好生活共开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个小品接地气,讲的是咱身边的事,让咱明白了很多道理!”在看完宣讲小分队编排的小品《彩礼风波》后,陇县新城社区居民刘惠琴若有所思地说。

如今,每一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村干部为新人宣讲“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送上移风易俗章程、父母送上“家风家训”已成为惯例。

宝鸡市把移风易俗与乡村治理相结合,依托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积分超市,常态化评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蔡瑞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现水玲,中国好人王旭东、李晨阳等一批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

用“硬杠杠”管住“穷大方”,宝鸡市11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有章程、有制度、有标准,让群众婚丧嫁娶“过事”消费降低了近三成。扶风县午井镇午井村村民田兵礼说:“前阵子家里老人过世,有红白理事会操办的‘硬杠杠’,没有打肿脸充胖子耍‘穷大方’,节省了1万多元。”

在制度方面,宝鸡市印发《加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实施办法》,以“小村规”彰显“大治理”。高新区对原村规民约修改完善,加入“勤俭节约、厚养薄葬、抵制高额彩礼”等内容,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千阳县雪白殿村村规民约规定:婚丧嫁娶人情宴,不攀不比宜从简;送礼凑份大家烦,礼金不超一百元。村民吴红军对份子钱感受颇深:“大家随礼都100元,既‘有面子’,又不欠‘人情债’。”

让“小积分”激发“大能量”,宝鸡市建成积分超市687个,倡导红白事新办简办,可以凭积分定期兑换商品。在凤县凤州镇邓家台村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里,各类生活用品明码标“分”,村民的积分与村集体经济分红、评树“文明家庭”等挂钩。“这个‘积分超市’,让文明有‘镜子’照、有‘尺子’量、有‘标杆’比,既实用又划算。”村民王俊彦说。

如今,宝鸡市通过移风易俗出现了“三少三多”现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人少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人多了;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少了,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多了;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文明时尚的多了。

来源:《光明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