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筑梦,驱动未来”——大巴黎快线的规划历程与战略蓝图(上)
转自:上观新闻
引言
轨交线网与城市功能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诸多全球城市规划建设的普遍规律。而环线轨交能够促进沿线的区域交流,形成要素流通的闭环网络,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再配置和发展的再平衡,以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持续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国际城市均通过构建多层环线系统提升线网整体效率,支撑空间格局优化,为中心城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动能。
进入21世纪,巴黎在国际城市经济中不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2008年萨科齐政府提出“大巴黎计划”,以“大巴黎快线”作为核心举措,重点弥补巴黎中心城外围地区缺乏地铁联系的问题,缓解原有“小环+放射”线网结构对中心城带来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心城外围区域的交通流动性,促进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空间格局的重塑。规划的“大巴黎快线”距离巴黎市中心约15-20公里,以“一主多辅”的形式构成“8”字形或称双环形的全自动化轨道快线。线路总长度超过200公里,设计时速110公里。快线的内圈(M15主体)为实体环,距市中心15公里左右,长度约70公里。外圈为5条线路构成的组合环,长度约130公里。全线规划形成68个新站点,连接重要的商务、科教、产业中心,并带动沿线开发项目建设。
来源:笔者基于2013版巴黎大区总体规划及Apur-GrandParisExpress自绘
百年历程
巴黎自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是轨交和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百年,巴黎轨交线网从“小环+多射”时代,到当局多次对轨交“大环”的思考与探索,再到如今“大巴黎快线”从规划到实施,体现了二者密不可分的演进关系。
表:从巴黎地铁通车到大巴黎快线的百年历程一览表
1
早期线网发展与多中心萌芽
在大巴黎快线提出以前,巴黎大区在其城市发展进程中,通过近百年的“地铁+市域线”轨交线网规划,形成了“小环+射线”的线网结构和“多中心”城市结构。
发展突破小巴黎,交通制约外围发展
巴黎地铁是巴黎大区1最早的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1895年,最初的规划目标是连接巴黎市1内的六大国铁车站。1910年,小巴黎范围内由M2、M6构成的“小环”通车。到1950年,巴黎市内已拥有总里程约200公里的密集地铁,但此时的建成区已突破巴黎市行政区范围,其外围地区也已形成数个中心。
50年代期间,随着马歇尔计划为法国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巴黎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大发展,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建设增量也几乎集中于小巴黎1外。但这些外围地区仅有少量市郊国铁通行,地铁服务匮乏,导致其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不够紧密,进而成为了巴黎城市进一步扩展和发展的瓶颈。
来源:Theurbanist
来源:inventerlegrandparis
“射线”大发展,新城建设与多中心设想
60年代初,巴黎城市持续扩张,蔓延式发展的问题渐显。根据1965版巴黎区域总体规划2,当局决定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计划将多个外围中心发展为次级中心,并从零开始规划建设五座新城,按产业门类疏散中心城人口,与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补。70年代初期,新城完成基础建设,但由于其距离中心城过远(20-30公里),发展要素难以导入,使得规划目标难以实现。
来源:InventerLegrandParis
图5:五座新城和外围次级中心(1965版总规)
来源:1965版巴黎区域总体规划
1973年,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巴黎大区当局深刻反思了汽车郊区化所引发城市问题,转变了发展思路。1976年版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3明确提出将以轨道交通为引导,推动郊区化进程,并为此规划了“市域快线”(RER),旨在实现中心城、次级中心及新城之间的高速连接,以推动这些区域的持续发展。随着多条线路的相继建成通车,显著提升了次级中心、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在RER未覆盖的区域,市郊国铁也逐渐升级部分线路并开通市郊通勤铁路(Transiline)4,与RER共同促进了沿线的重要城镇发展成为次级中心。RER和Transiline的作为大运量、快速度的市域线,破除了长距离地理空间阻隔,有效激活沿线要素流动并带动新的发展增量。此后的十余年间,这些次级中心和五座新城伴随射线的建设兴起,逐渐承接了来自中心城的转型工业,并吸引了大量中低收入家庭迁入,至90年代初期,仅五座新城居住人口就较1975年时增长一倍。RER和Transiline经过20年的发展,“小环+大射”的市域线网结构基本形成,并在21世纪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完善。
来源:笔者自绘
2众望所归与多方博弈,大巴黎快线的诞生
市域轨交“射线”的兴建虽然促进了小巴黎外围次级中心和五座新城(下文或称“郊区”)的形成与发展。但自90年代起,巴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依赖工业的郊区,逐渐空心化而成为卧城,陷入经济与社会问题。此时,社会各界纷纷提出增设“大环线”来破解郊区问题,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巴黎快线”。
发展失衡,大环初现
90年代法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当局选择了去工业化并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小巴黎集聚服务业,其就业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强化,郊区的工业实体逐渐被转移,成为缺乏产业支撑的卧城,居住在郊区的大量中低收入产业工人被迫转投小巴黎的服务行业,通勤高度依赖市域射线轨交。这一时期,RER和Transiline作为“城郊职住快线”加剧了小巴黎对郊区人口和资源要素的虹吸,大部分郊区迅速衰落,小巴黎再次成为单一的强极核。与此同时,当局在西南扇面规划的萨克雷科学城初见成效,成为郊区的发展高地而异军突起。振兴郊区与做大做强巴黎的核心功能区不谋而合,触发了新的发展思路。
期间法国持续推行《权力分散法案》,以赋予地方政府在经济和建设方面的更大自主决策权,引导资源从小巴黎向外围地区合理疏解。1994版巴黎大区总规5正式提出强化小巴黎外围的次级中心,与中心城共同形成“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并促进其分工协作。1994版总规5编制前夕,巴黎规划局(APUR)、巴黎大区规划院(IAU)、巴黎大区基础设施局(DREIF)等部门也从专业角度提出新增轨交大环线来解决不同扇面间的联系弱问题,在其联合发布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轨交“大环”意象。随后,有关部门在的1994版总规5中设计了“大环”Orbitale以连接近郊的“经济中心区域”。但项目因融资失败而未实施,环线的需求便被拖到了新世纪。
来源:ResearchGate
图8:当时巴黎大区的“经济中心区域”
来源:Research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