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用好“云课堂”,让更多的人都能学有所获

2024-09-14 18:56:39 - 中国江苏网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乐樵苏

开学季启幕,不少网友也迎来了自己的“新学期”——随着部分高校名师公开课“上线”,求知若渴的“云学生”们悉数报到。许多网友感慨,“云课堂”的快乐又回来了。

众所周知,高校名师公开课,内容实、干货足、思想含量高,能较好满足求学者对于各种专业知识的渴望。但受限于空间与时间,这样的线下课往往一座难求,特别是对于校外的普罗大众而言更是可望不可及。但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普惠逐渐接近现实,越来越多的“大先生们”尝试突破学术藩篱,通过短视频、直播这些“传送门”,为更多院墙之外的求学者们“传道授业解惑”。

于是,我们看到,中科院院士汪景琇在线解答青少年提问,史学大家许倬云“触网”论万古江河,北大教授戴锦华与网友畅谈电影艺术之美……这些以往只能在高校课堂、学术论坛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正以实用、有趣的泛知识形式,跃出“象牙塔”,步入“百姓家”。

透过表象向内观望,“云课堂”为何能风靡当下?优质的知识内核是重要因素之一。正如一些网友所言,从前要通过大量阅读和自学方能提升知识储备,有时不可避免还会绕一些弯路。现如今,名师大家在线“点拨”,并将知识内容“高度浓缩”后向大众输出,拓展出了一条高效、系统的学习新路径。

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已然成为当代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如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快速更迭,大众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也不断提升。“云课堂”备受追捧,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大众扩大自我知识半径,追求更有价值人生的一种内在体现。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求学者不再受学历、年龄、地域等限制,在“云课堂”中得以沉心静气当“学生”,获得平等知识服务的同时,也不断养成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

当然,“云课堂”的普及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可否认,在浩渺的信息海洋中想要淘到“知识真经”,仅靠用户漫无边际地搜索,确实费时费力。如今,网络平台通过推荐算法,创新“知识找人”的技术方式,为知识的高效分发、精准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

正如培根所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如今,“云课堂”所带来的知识流动,不仅拓展了个体受众的认知宽度,更增加了全社会的知识总量和深度。譬如,科普类“云课堂”有助于提高大众科学素养,从而为社会创新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传统文化的“云课堂”,则有助于涵养文化自信,从而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等等。

我们期待,更多流动的“云课堂”持续“上线”,让知识普惠大众的同时,不断助力提升社会整体的科学、人文素养。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