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事者的利器,在“无欲”和“有欲”之间灵活切换
来源:逸柳投研笔记
读《道德经》之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断句还有其他的方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看起来差不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比如“无”看起来比“无欲”的范围更广一点;另外把那个“欲”跟后面的连起来的话,那么看起来这个“无”就不够彻底了,说好的“无”,为啥这个“无”带有这么明显的“欲”的目的性呢?
所以我更倾向于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断句方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经常放空大脑,保持内心的无欲无求,才能看到事物的奇妙之处;同时,我们也要懂得运用已有知识,清楚内心的诉求,这样有助于我们明了事物的有用性。
认识世界才能改变世界,做任何的产品都需要以认识世界为前提。认识过程最需要的就是克制自己的主观性,也就是得放空大脑,先把自己的欲望放一放,别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否则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
认知上的扭曲又必然会带来行为的扭曲。
但是,为什么我们也需要“有欲”的状态呢?也就是这句话中所说的“观其徼”,只有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才能够从有用性的角度思考事物带来的好处,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出事物的功效。
做到“有欲”,其中认知对象除了是事物的有用性,还有就是对于人的欲望的认知。
人都是物质的人,活着主要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可以说“欲望”驱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认识世界,也不是为了认知本身,而是希望这种认知能给我们的实践带来指导,促成成功的实践。
老子推崇“无欲”,但是其“无欲”主要是在认识世界的角度,在整段话中,并没有否定“欲望”,或者说是在建议我们接受“欲望”,只有在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无欲”,也才能思考“欲望”本身。
事实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懂得在“无欲”和“有欲”中进行灵活地切换,这是成事的利器。在认识和具体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无欲”,心无旁骛,才能认清事物,并将事情做好。
但是除了将事情做好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做,这便是一个效用的评估过程,要让“事情做好”能对我们有用。效用代表着事物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是对于人的欲望的满足。要能够识别对他人的有用性,就务必正式自己的欲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