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河畔 丝路雄关

2024-10-24 03:51:09 - 兵团日报

将军河畔  丝路雄关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

10月20日,二师铁门关市民赵娟再次来到铁门关城楼上,一边观赏四周的景色,一边感叹:“整个城市都被花草树木包围着,这里的环境太美了!”

2011年大学毕业后,赵娟来到二师铁门关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干燥多风”“浮沉黄沙”是赵娟对铁门关市的第一印象。

“刚来遇到浮沙天气,还以为是起雾了。”赵娟回忆说。

13年时间,赵娟从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为扎根在二师的一名基层工作者,她见证了铁门关市的变化。

如今的二师铁门关市,楼房林立、商业繁华、绿树成荫,现代化城市初具规模。

看着城市变得越来越好,赵娟心里感慨万分:“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我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兵团人。”

这座位于天山之南、大漠边缘的生态宜居的军垦新城,名字源于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的“铁门关”,由“一区二镇”组成,即城市核心发展区、二十八团博古其镇和三十团双丰镇,自北向南分为焉耆、库尔勒、塔里木和且若四大垦区。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中段的必经之地,是扼守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

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铁门关市正式挂牌成立。这里承载了几代军垦人的奋斗、光荣和梦想,是山东渤海教导旅血脉的延续。

提及铁门关,不得不提起王震将军主持勘探设计的那条蜿蜒流淌、滋养几代兵团人的十八团渠——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利奇迹,它的修建,是兵团精神的生动写照。

1950年,在王震将军的亲自规划下,从大墩子到龙口的3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十八团的1300多名官兵一字排开,肩负钢枪,用手中的坎土曼、铁锹、十字镐、柳条筐等,开拓了兴修水利的战场。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施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机械轰鸣,只有肩挑背扛;没有住处,就挖地窝子、搭帐篷,野外露营;没有水,就用大车和马到几十里外的大墩子驮水喝。尽管条件艰苦,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多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先后对这条引水大渠进行3次大规模改扩建,现已形成63公里的主干渠,年引水量约1.63亿立方米,灌溉着沿线的44万亩良田。

70年来,一代代兵团儿女扎根南疆的风头水尾,成为永不换防的兵团人:从人拉肩扛到机车轰鸣,从寸草不生到良田沃野,从盐碱荒滩到戈壁明珠……

走过70载,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团场面貌焕然一新,各族职工群众在相互帮助、发展中,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民俗习惯,这些都是铁门关市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近日,记者走进二师二十九团文体广电和群团中心,二十九团博古其张氏剪纸传人张祖英正在给各族群众教授剪纸课,随着一把把剪刀的起落,创作出了一幅幅剪纸作品。

“将剪纸艺术与新疆人文故事相融合,通过剪纸传播正能量的‘新疆故事’,让各族群众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非常有意义!”张祖英说,她经常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各类活动,为各族群众讲授剪纸技艺,为传承、发扬好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站在二师铁门关市城楼上,向下望去,包括文化长廊、军垦文化雕塑、军垦丰碑、观景台等在内的7000平方米的丝绸之路文化园,及其配套附属设施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

二师铁门关市丝路雄关文旅融合建设项目(三标段)负责人于杰介绍:“丝绸之路文化园充分融入了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和丝路文化等元素,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丝路雄关景区文化景观设施,成为铁门关市新的文化坐标。”

铁门关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兵团精神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建设奇迹,每一个故事,如同血脉中的歌,流淌在每一个兵团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在铁门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兵团人将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