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世界500强企业的使命

2024-10-24 11:26:41 - 国际金融报

新时代中国世界500强企业的使命

“近30年过去,世界500强榜单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半左右的企业从榜单中消失了,代之以一大批崭新的面孔。令人瞩目的是,大量中国企业取代了美日等国企业登上了世界500强的榜单。在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更要把创新发展当作当务之急,培育更多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公布,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早在1998年,面对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笔者就开始对《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大企业进行系列研究。《财富》世界500强年年发布,20多年过去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国际级大企业的发展道路经受了什么考验?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情况有什么变化?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和严峻考验,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在何方?在国家新战略中具有什么机遇?应当发挥什么新作用?这些问题有必要在回顾过去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新的探索中加以解答。

国际大企业的压舱石作用

1997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太地区尚未完全走出危机的影响,2008年又发生了影响世界经济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2020年又遭遇全球新冠疫情。世界经济动荡不休,甚至遭遇惊涛骇浪,风声鹤唳。但正是因为有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国际大企业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才使世界经济的大船不至于完全倾覆。

2023年全球GDP总量为104.8万亿美元,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为41.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9.1%,达全球10万家跨国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6.5%,堪称全球跨国公司的实力代表。而世界500强上榜数前三名的中、美、日三国的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和,分别占相应国家GDP的62.2%、50.3%和63.35%。2024年公布的500强之首沃尔玛的营业收入为6481.25亿美元,与世界各国的GDP排列在一起,可排到23位,相当于世界上第23大经济体。

1997年,中国上榜企业仅6家(含台湾地区企业1家,香港地区企业2家)。到2024年,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其中,内地和香港共128家企业上榜,台湾地区5家企业上榜,继续位居世界前列。近几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30%以上,这与中国上榜500强企业数的迅速增加及其发挥的作用紧密相关。

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大企业,基本上都以跨国经营、资本经营和集约经营为特征,进入21世纪后创新发展的特征愈加凸显。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又成为全球化的主力军。也可以说,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世界500强等国际大企业,只要世界500强等国际大企业一直存在,全球化就不可能逆转,只会深化和提升。由此可见,无论世界经济如何动荡,世界经济仍可渡过难关,继续前行。

上榜中企数量稳增但创新不足

1997年,中美日的世界500强企业数分别为6家、162家和126家。近30年来,中国的500强企业数稳定增加,美日500强企业数则不断下降。1997年,笔者曾建立模型预测,到21世纪初,我国上榜的500强大企业数将有8至10家,如果有足够的政策支持,上榜企业数有望再增加2至3家。

实践证明,笔者的预测是基本准确的。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同一时点,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与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差距也从望尘莫及逐步缩小到平起平坐。2019年起,中国上榜500强企业数量开始超过美国企业数量。2019年中美世界500强企业数分别为129家、121家;2020年中美全球500强企业数分别为133家、121家;2021年中美全球500强企业数分别为143家、122家;2022年中美全球500强企业数分别为145家、124家;2023年中美全球500强企业数分别为142家、136家;而今年中美全球500强企业数已变为133家、139家,这是自2019年以后,中国上榜的公司数量首次少于美国。

近30年过去,世界500强榜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半左右的企业从榜单中消失了,代之以一大批崭新的面孔。令人瞩目的是,大量中国企业取代了美日等国的企业登上了全球500强的榜单。《财富》中文网评价称,还没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数量能如此迅速地增长。

不过,从202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来看,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型增长陷入停滞甚至下滑,经营质量不及全球平均水平。

首先在全球价值链方面,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核心科技而更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后端。这导致中国上榜企业的总利润为5337亿美元,不到美国上榜企业利润12236亿美元的一半;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为39亿美元,也不到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88亿美元的一半;有40家上榜企业利润低于平均利润59亿美元,中国企业占比30%;有33家上榜企业利润为负,中国企业占比21%。

其次,在创新链方面,中国企业尚未完全围绕创新链布局新质生产力代表行业,这导致盈利结构单一和创新能力不足。例如,中国的四大银行(工建农中)均进入利润榜前十五位,表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然而,这一盈利结构也暴露了中国经济中金融领域资源的高度集中,可能对非金融领域的企业发展造成抑制。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在IT、生命健康、食品生产等多个与新兴行业密切相关的领域中表现活跃,显示出其产业多元化和创新能力的优势。仅苹果、Alphabet、微软和Meta Platforms就创造了2822亿美元的净利润。

最后,在产业链方面,虽然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产业集中在传统制造和重工业领域,特别是在为美国等国家提供必需的工业原材料和制成品方面。近些年,中国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不断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让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例如,包括首次登榜的奇瑞在内,今年就有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上榜挂帅带动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走向世界市场。

因此,对中国世界500强企业数迅速增加至世界前列,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更要把创新发展当作当务之急,培育更多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大企业应朝高质量发展转向

在近几年中,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逐步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大型企业应是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依托。

一是大型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应顶天立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就是要“挑大梁、走在前”,这样才能带领“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型企业要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型企业做久做强就要借助科技创新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借助产融结合推动主业布局、降本增效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主业竞争力;其次,大型企业做精做深就要细致研判国家战略导向、市场潜在需求、行业增长趋势,从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品用户体验和提升价值链含金量;再次,大型企业做优做实就要积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业态,以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商贸流通主体和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为目标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后,大型企业做宽做全就要树立良好的产业生态观念,敢于承担产业集群“群主”和产业生态链“链长”的职责,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智力、信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网络。

二是大型企业在“双重趋势”下要双向发力。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导致的“脱钩断链”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中国的大型企业需要在中国开放的大潮中更加灵活地调整其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首先,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建立基于互信的伙伴关系,寻求拓展多边合作伙伴网络;其次,要积极主导参与和发布关键科技领域的标准及规则,发挥“头雁带路”作用,为广大中小型出海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指导及其他法律援助从而“抱团取暖”;最后,要借助国际合作网络吸收外国高级科学人员要素、高级技术要素、高级品牌文化要素,并渗透本土企业价值,提升国际上企业知名度、认可度和话语权。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型企业要以国内市场大循环推动国际经济循环,从而实现大型企业在“双循环”中破局寻新机。首先,要依托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深耕本土市场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驱动产品迭代;其次,要稳中提质,利用高质量多层次的产业链耦合优势,聚焦于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并通过技术集成和协同强化技术突破能力来引领消费需求;最后,要重建高度依赖国际的供应链结构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

三是大型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须磨砺内功。一方面,需要完善以人力资源素质为代表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因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庞大的组织规模和结构必须依赖有效的内部管理才能顺利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网络,甚至采用兼并、合资等方式来吸收学习他人管理经验,变革组织中的“人”及相关“软环境”来探索适用于高质量发展下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模式。

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型企业努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既要推动自主的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客户服务的高附加值环节拓展,确立全球产业控制力和技术主导权,也要成体系地引入国外的高端产业和优势技术,提升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关联度,构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

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奋楫扬帆,需要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国际级大企业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名列前茅,这是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底气所在,更是中国企业的使命和担当。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成长为国际级大企业。

(作者李湛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者沈纬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今日热搜